
有關酒的小說、散文,雖不如詩、詞、歌、曲、聯、句那樣浩繁璀璨,但也是車載船裝,數不勝數。以酒為內涵的散文不少,把酒作為小說的話題或作為經緯,濃墨重彩描寫貫穿小說的更是比比皆是。這些散文、小說成為名著名篇,并被改編成戲文、曲藝。被千百萬人傳讀、觀賞,可謂家喻戶曉,不但在中國酒文化史上,就是在中國的文化史上都占有極其重要的篇幅。
酒是人類物質文明的產物,與人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隨著酒的出現,從氏族社會的酋長,到階級社會的“天子”、諸候,從達官貴人到平頭老百姓、社會的各階層,無論飲酒與否,都對酒有一定的了解和涉及。隨著酒的普遍釀造與飲用,酒的利弊也隨之凸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針對酒的各種見解見識(文賦)就應運而生,這可能是有關酒的散文的初現;有關酒的奇聞軼事,筆記小說也漸漸從口頭文學變為文字文學流傳,也就是有關酒的小說的形成。
一、反映酒文化的散文,首先是提到酒的發現創造發明。如晉代江統《酒浩》,取材于《戰國策·魏策二》、漢代許慎《說文》、曹丕《與群臣詔》等。
關于酒的散文,最早的一篇當屬《尚書·酒誥》,它是周公對康叔的誥詞。第一點教誡群臣以殷紂為戒,不應沉湎于酒,導致亡國。云:“天降威,我民用大亂喪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人邦用喪,亦罔非酒惟幸。”還有東漢崔駟的《酒箴》等,也持如此觀點。第二點則是宣傳酒文化。把酒的作用及飲用應得當規定得很明確,三種情況下可以飲用酒。一是祭祀、循禮“越庶圖,飲惟祀,德將無醉。”二是勤勞、敬長“其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長。”三是經商、足食“運服賈,用孝養厥父母;厥父母慶,自洗腆,改用酒。”連貫起米就是祭拜祖先宗廟按照禮儀飲酒:通過自己的勤勞耕作,孝養安置好父母后的飲酒;豐衣足食后,可以趕著牛車去經商,改變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越來越豐足也可以飲酒。
東漢蔡邕《酒樽銘》提出:“酒以成禮,弗繼以淫。德將無醉,過則荒沉。”告誡飲酒應有度。王粲的《酒賦》則大肆宣講酒,為酒唱贊歌:“彰文德于廟堂,協武義于三軍,致子弟之孝養,糾骨肉之睦親。成朋友之歡好,贊交往之主賓。”鄒陽的《酒賦》則描寫了西漢梁孝王與臣下飲宴歡樂的場面:“召皤皤之臣,聚肅肅之賓……曳長裾、飛廣袖、奮長纓……不吳(娛)不狂。”快樂而又不失禮節。
漢末魏初時期,曹操父子、建安七子的出現,把酒與散文推向了一個高潮。曹操除了會造酒(《上九釀酒法表》)也善飲,為了政治的需要還號召禁酒。結果與“建安七子”中名氣最大的人物孔融發生了“碰撞”。孔融的《難曹公表制禁酒書》二篇,竭盡譏嘲之口氣,寫下趣味之文章。曹丕、曹植更有酒的抑揚頓挫、朗朗上口的詔書、文賦流傳。曹魏時代充滿文人借酒抒豪情的文化氛圍與生活氣息,在有關酒的散文中,具有文以氣為主和超脫的筆調等特征。
魏末晉初司馬嚴刑峻法,文人趨于避禍,不求仕進;隱于林下者多:“竹林七賢”是其代表人物,劉伶的《酒德頌》則是反禮法崇尚酒的代表作。
東晉末,政治風氣,禮會思想趨近平和,人們羨慕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陶淵明先生作為代表以自傳式的形式寫出了《五柳先生傳》。他的這篇散文影響深遠。隋唐易代時出現了王績仿其文名寫的《五斗先生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出了《醉吟先生傳》,文章更有生活情趣與韻味;直到清朝,顧承還仿效寫出了《醉飲先生傳》記載自己的隱居生活。
白劉伶《酒德頌》后,出現了大量歌頌酒德,贊頌酒功的散文。晉代戴逵《酒贊》,袁山松《酒賦》,劉惔《酒箴》、唐代白居易《酒功贊》等等。
訴說自己飲酒經驗之談的文章有陳朝陳宣的《與兄子秀書》,蘇軾《濁醪有妙理賦》,把自己飲酒的體驗和對酒的情感真實地寫出有個性的散文。
晉代起,文人把飲酒作文與欣賞山水連在一起,名聞遐邇的東晉王曦之《蘭亭集序》更是影響深遠,堪為飲酒散文名篇中的名篇。唐初工勃《春口孫學士宅宴序》:“非琴酒不能泄其情”。借酒發泄人生不得志的不平。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起興于人生價值,“飛羽觴而醉月”寫出了飲酒境界,具有不俗的審美情趣。
還有柳宗元游記類飲酒散文《序飲》,類似如王曦之的蘭亭修禊。做到“會山水之樂,成君子之心”。無幸遠謫的幽默心情一掃而光。
宋代的歐陽修有意識把飲酒于山水間,寄托自己的曠達情懷和與民同樂的思想傾向融為一體,并發揮得淋漓盡致。《醉翁亭記》寫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治,文章意味無窮。
明代關于酒的散文,注重以合乎人性的自然、飲酒情趣者多,如袁中郎《飲酒說》。
清代的酒散文,更富于人情味;曹寅的《二杯銘》;蒲松齡的《酒人賦》,借物抒懷的張澍《酒壺賦>是其代表作。
還有一些寫同類酒優越性的散文,以及酒與經濟相關的散文。介紹了不同酒類的特征,又提出了一些能適應政理人性的觀點,也值得一讀。
現代酒的散文,從梁實秋的《話酒》起,因時代不同,風格也不一樣,更貼近于生活,更貼近現實,充滿生活情趣,意味盎然。
總之,歷代關于酒的散文,也是我國酒文化的一一大寶藏,充實著中國文化思想的寶庫。
二、中國的小說較之散文更具有開闊無羈的疆域,作者更能放開思想任意走馬。因為有了酒,小說題材更加新穎,話題更加豐富,人物描寫更加豐滿,情節敘述更加生動。更增添了小說的趣味和可讀性。若把人物比作小說的骨骼的話,邡么酒就是小說的經絡 撇開外國小說不論,凡中國的小說,尤其是四大名著,篇篇都寫到了酒,大部份章節都溢出酒香,并由酒引出了更多更精彩的故事。
小說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反映人們社會生活為已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酒自然就是小說里要涉及到的物品與話題。在小說中,作者往往借酒來刻畫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的思想情趣,推動情節的延續發展,達到讓小說人物豐滿、故事生動的目的,
酒的飲用,最開始因物資的匱乏,只能少量釀造,以供祭祀或王公貴族飲用。所以,釀造業偏重于為上層建筑服務。小說描寫的也就多是達官貴人、王孫公子。《穆天子傳》所描寫的穆天子宴飲于西王母瑤池的故事,就是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反映了上層飲酒為樂的生活。故事敘述周穆乇乘八匹駿馬,渡黃河,過太行,經漳水,過雁門關,沿河套到達昆侖臺,然后再西行三千里與西王母暢飲于瑤池。不但暢飲,還約定“比及三年”還再來。故事寫得絢麗多彩,氣勢恢宏。這個故事應該是有關酒的小說的開篇:《列子》、《拾遺記》中都對這一故事有記載,而記載得較祥細的應該是從戰國墓里發現的大量竹簡了。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小說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西京雜記》、《世說新語》等,是文人反映自己圈子里的生活情趣,描寫的多是文人縱酒放誕的故事。寫劉伶、阮籍、王敦的一些篇章就是如此。雖然捕寫都極為簡略,但刻畫不乏生動。劉伶醉酒后,赤條條居于室,從容面對譏笑之人:“天地為棟宇,居室為裈衣,諸君如何進我裈中?”厚顏又無禮。寥寥幾筆就把這位放誕的“酒仙”的狂放性格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來了。
阮籍因饞校尉府的三百石酒,傲慢而不想為官的他,竟然找到晉文王要求補一個步兵校尉的缺。當這三百石酒喝光后,他競又辭官不干了。無須著墨渲染,通過敘述這一故事就不難看出酒的作用有多大了。
這時期,還有石崇宴客,令美人行酒,客不飲斬殺美人的兇殘酒宴故事;有司馬相如、卓文君的鹔鹴裘換酒喝、當壚賣酒的佳話;都寫得很凄美、生動,通過酒揭示了人性,人格的多面性。
唐代牛僧孺的《玄怪錄·古元之》,故事講魏尚書令占弼族子元之因飲酒而歿,已經盛殮入棺。三日后,古弼思念情深,開棺想再看一眼。一看就看出了故事:沒有料到元之竟然生還,并述說了他醉死后在和神國的所見所聞。在牛僧孺的筆下,借古元之之口,描繪展示了一幅令人向往、企盼的和平、安祥、富足而義悠閑的極樂世界。小說情節曲折,文筆流暢,引人人勝。酒始終貫穿這一小說。古元之醉而死而游而返,醉人醉語描述的是一個述人浪漫的烏托邦式的境地。
很多小說還具有詩情畫意。開元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三人一次到酒樓聚飲。鄰座有梨園伶官十余人會宴,席間唱曲,無非都是三人之作品,三人暗暗計數看誰的作品被演唱得多。用三位的詩作與酒貫穿這篇傳奇,描寫和諧自然、文氣風雅,讓人耳目一新。人物活靈活現躍然紙上。讀者恍如身臨其境一般。讀來讓人暢快陶醉,忍俊不禁。較好地記述反映了唐代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再現了當時社會生活場景。
到了明清時期,酒的普遍釀造與飲用,關于酒的話題、故事更多、更豐富、更精彩了。小說家借用酒來推動情節的展開,刻畫人物的性格,渲染藝術氛圍。把酒作為藝術表現的一種形式,濃墨重彩加以涂抹書寫,套用現代詞,酒成了小說中的一個“鏈”,不可缺少的“鏈”。明清小說可以說是發揮得淋漓盡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這部描寫政治斗爭、軍事斗爭的名著中,寫酒的場面比比皆是。一開篇“桃園三結義”就有酒。當然,最有影響力的當數:周瑜計賺蔣干、溫酒斬華雄、青梅煮酒論英雄、張飛瓦口隘詐醉等。這些故事讀來過日難忘,膾炙人口。
施耐庵的《水滸傳》是一幅極為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除了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漢外,還有許多陪襯人物都作了生動的描寫與交代。特別是酒店、酒樓、飲酒幾乎章章都寫到。故事情節中的精彩片段當數:智取生辰岡、魯智深醉打山門、武松景陽崗打虎、醉打蔣門神等。從這部小說中,可以看到酒可以改變人物命運性格,促成社會事物的改變,全書描寫的飲酒的場面、人物個性都栩栩如生,鮮明生動、真實逼真。
曹雪芹的《紅樓夢》,把筆觸深入官宦世家,深墻大院,描寫的飲酒場面多是溫文爾雅、文質彬彬,對著酒歡歌、吟詩、行令、作畫、續聯等,是一種遵循禮教循規蹈矩的飲宴捕述。通過刻畫這些人物的逆順、歸叛、家世的中落、世風的腐敗、家境的懸殊,道出了清王朝的“日落西山”夕陽殘酒的局勢。
至于吳承恩的《西游記》、馮夢龍、凌漾初的三言二拍(《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以及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李汝珍的《鏡花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等等,都無一例外地借助酒把故事推向深處,把人物刻畫深刻,促進了小說的豐富繁榮。
近代有關酒的小說,最有影響力的,當從魯迅先生《孔乙已》起,作品多如牛毛,數不勝數。更好地刻畫、揭實了現代生活,集中還原了社會生活中酒與人之間的各種真實交往的真情場景。
綜上所述,由此可見。酒在小說中占有重要而突出的篇幅,這正是酒文化的具體表述與體現。也印證酒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的占有份量并成為不可缺少的物資生活品,有意或無意的促動和豐富著人們的精神、物質生活。并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酒文化,尤在小說領域表現得充分突出。
勿庸贅述,精彩盡在散文小說里,請到散文、小說里去尋取酒的醇香所帶來的精彩,愿君未曾嘗酒而賞文就已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