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為儒學的創始人,也是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出生在春秋末期的魯國,那時候的釀酒業已經很發達了,現在出土的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就是證明。
據說孔子有兩大愛好:一是夏天坐著牛車到河里去游泳、玩耍,體驗“逝者如斯”的感覺。二是喜歡喝酒,喝了酒添了興頭,去攀登泰山,去爬岱頂,站在山巔之上,看腳下群山蒼茫,看天邊風起云涌,領略“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境界。
孔子雖然喜酒,但他能控制自己,做到有節有度。他在《論語·鄉黨》中載有:“唯酒無量,不及量。”意即喝酒的人可以不限量,但不要喝醉了,適可而止。《論語·子罕》中載有:“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在外侍奉國君和大臣,在家孝敬父兄,有喪事努力去操辦,喝酒不被酒醉到,這些事對我有什么困難呢?從上例可以看出,孔圣人喝酒時是守規矩的,是非常重視酒德的,這給我們今天喝酒的人樹立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