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生于155年,是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也是在中國歷史上歷來最有爭議的一個人物。他曾歷任騎都尉,也曾“散家財,合義兵”,組織起一支五千人的軍隊討伐董卓。后岡迎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任東漢丞相。他曾平定消滅軍閥割據,努力恢復社會秩序。在公元213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于鄴城建立魏王宮銅雀臺,使其享有天子之制,獲得“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的至高權力。
年畫《捉放曹》
曹操不儀具有軍事政治上的杰出才華,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和《孟德新書》等書,還以詩酒之名而傳世。三曹父子是中國文化史上熠熠的明星,領一代之風騷。公元220年,曹操于洛陽逝世,享年66歲,謚號“武王”,死后葬于高陵。曹操一生未稱帝,他病死后,曹丕繼位不久就稱帝,追謚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史稱魏武帝。
曹操有著雄才偉略,年輕時就以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著稱。最杰出的人物,往往不拘小節,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也正因如此一般不被社會所認可,所以社會上很多人開始時并沒有發現曹操的才能,只有當時梁國著名的人物橋玄等人認為他不平凡,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存君乎!”南陽何颙也曾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以知人著稱的許劭,也曾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能臣,亂世之英雄。”
有關曹操飲酒的故事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他與劉備一起“煮酒論英雄”,也有孔雀臺上把酒慨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他還曾把家鄉的釀酒配方獻給漢獻帝,也曾與孔融爭議禁酒法令的施行,被孔融反駁怎么不禁絕女人。曹操的一生沒有離開過酒,小說中關于他喜酒愛酒,借酒殺人的故事也很多,但很多都無從考證。劉備失勢而投奔曹操,曹操并沒有小看,反而慧目艮識英,認為劉備是個英雄,與之一同煮酒論英雄,并先后表奏他為豫州牧、左將軍。曹操攻占徐州不久,淮南袁術準備逃往青州往依袁紹,曹操派劉備帶兵前去截擊。建安五年正月,董承與劉備等人謀誅曹操的事情泄密,董承等人被曹操殺掉。劉備看事敗,遂突然襲殺了徐州的刺史車胄,占據了徐州。
曹操為了免于將來同袁紹作戰時前后受敵,決定先消滅在徐州立足未穩的劉備。當時諸將都怕實力強大的袁紹乘機來攻許都,曹操對此胸有成竹,說:“劉備,人杰也,今不擊,必有后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于是進軍,迅速地擊破了勢單力孤的劉備,劉備只好逃奔袁紹。可見劉備在煮酒論英雄時假意失手掩飾自己,曹操還是心知肚明的,只不過一生愛惜人才,從中也可以看到曹操爽直的一面,劉備虛偽的一面。
曹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