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朝時期,酒已經不再成為統治階級專享,不再神秘和特權化,各個基層都可享用,因此,兩漢時期酒文化繁盛。
秦漢年間出現“酒政文化”,統治者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屢次禁酒,提倡戒酒,以減少五谷的消耗,最終屢禁不止。漢代時期對酒的認識進一步加寬,酒的用途廣為擴大,東漢名醫張仲景用酒療病,水平相當高。調和人倫、獻諛神靈和祭祀祖先是漢代基本酒文化功能,以樂為本是漢人酒文化的精神內核。秦漢以后,酒文化中“禮”的色彩也愈來愈濃,酒禮嚴格。而東漢末年,酒文化從以樂為本向以悲為懷的轉變。
兩漢時期,飲酒逐漸與各種節日聯系起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酒日,酒曲的種類也更多了。漢代之酒道,飲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入在席地中間,里面放著挹酒的勺,飲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體較矮胖。
公元前221年,秦國一統天下,中國酒文化史也隨之揭開了新的一貞。秦漢時期,大體承繼了東周遺風·是青銅酒器和漆酒器并重發展.北方更著重青銅酒器.如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銅酒器,鑲金錯銀,嵌人綠松石等,極盡奢華;南方則更著重漆酒器,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大批漆器。彩繪鮮艷;y飄逸灑脫.富有神秘感,堪稱漆酒器中的極品。除青銅酒器和漆酒器外.還有少量金銀、玉、瓷、玻璃、象牙等酒器,陶酒器仍有存在,多為大型貯酒器,如劉勝墓中出土的大陶酒海。
到了西漢末年和魏晉時期.青銅酒器逐漸衰微,漆酒圖器日益興盛。從酒器的裝飾藝術風格來看,青銅酒器對東周遺風繼承較多,但也已向活潑實用方向發展尤其紋飾制作偏向于紀實和具象性,神秘感減弱。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連年戰爭,社會財富積累較少。在當時老莊思想的影響下,面對國家的腐敗政治無能為力的眾儒生們則逃離現實,飲酒清談,常為“散發裸身之飲”他們并不過多地講究酒器的華麗與否,只要有酒即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薄葬之風盛行,就連王室皇戚也不敢過分違背潮流。因此,考古發掘中很少有名貴精美的酒器出土。
但從僅有的一些灑器來看,魏晉南北朝時期基本以瓷酒器為主,器形包括壺、尊、杯、注子、溫碗等,如經科學發掘出土的雞首壺、青瓷蓮花尊、飛鴿瓷杯等皆具明顯的時代特征?偟脑煨惋L格漸趨生活化,如1975年冬在河北贊皇縣發掘的北朝東魏里李希宗墓中出土的套酒器.包括盛灑、溫酒和飲灑三種功能的酒器,均做工精良、小巧玲瓏,明顯為家庭實用型酒器。
漢代的飲酒之風甚盛,至今仍能看到許多漢磚上記錄的許多酒事圖,令現代人感受;兩千年前的美酒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