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興盛是唐朝文化繁榮的表現形式,通過唐詩可以解讀唐朝的歷史,這一點歷史學家陳寅恪是近代史學者當中做得最好的。在詩歌文化繁榮的背后,我們總能夠看到酒的影子,這樣就形成了唐朝獨特的酒文化。文學最癲狂的狀態便是詩,飲品最癲狂的便是酒,而唐朝恰好形成了亦詩亦酒的獨特文化。其他朝代雖然也有詩酒相融的現象,但是很難形成一種群體,皆形成不了象唐朝這樣的“詩酒文化”。
隋唐時期經濟繁榮發展,釀酒業受到政府鼓勵,掀起了又一波繁榮之潮,因此被稱作崇尚美酒的時代。尤其是唐朝的文人騷客們把飲酒聚會、吟詩作賦融為一體,或在酒宴中結朋交友、或從酒中尋找詩歌創作靈感。酒在隋唐詩歌中的分量,折射出當時詩人與酒的情結。自號“一醉一回顛”的賀知章,人稱“酒仙”、“醉圣”的李白,還有自稱“性豪業嗜酒”的杜甫,以及自封“醉尹”的白居易,都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詠酒詩。這些詠酒詩或閑適安逸、或喜悅歡欣、或悲苦幽怨、或慷慨激昂。美酒與詩賦的緊密交融,形成了“有詩必有酒”的獨特文化。
“詩酒文化”的興起,還與寒門地位的提高,“門閥士族”的衰落有關。隋文帝設科舉制度,對于南北朝遺留下來的門閥士族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隋末的戰爭涌出隴西新貴,又一次打擊了門閥士族,而武則天的政策則是連同門閥士族和隴西新貴一并打擊,那種幾個大家族聯合便可以震動江山社稷的事情,從此以后,絕無可能。門閥士族壟斷文化的現象也被無情地擊碎了。所以,唐朝詩如雨后春筍,蓬勃生長;亦如絢麗春花,迸綻盛開。可以說李唐王朝的詩酒文化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隋文帝免除酒稅、隋唐兩代打擊門閥士族打破文化的壟斷、科舉考試寒門的興起。而其中最重要的還是酒的解禁。
在釀酒工藝上,唐代的釀酒水平較前代有了大幅提高,人們開始學會用酒酪加熱處理和使用石灰來降低酸度,生產的黃酒和琥珀酒都接近了現代黃酒的色澤,盡管酒的度數仍偏低,口感上甜度過高,濁酒產量大,酒滓漂浮,但總體說來,酒質還是有了提高,酒品更為豐盛,一些地域名酒層出不窮,體現了當時釀酒界的最高水平,唐代學者李肇便在《唐國史補》中,列舉了當時唐代各地最著名的十三種名酒,其中,郢州富水、烏程若下、劍南燒春、潯陽湓水等酒都榜上有名。在這一時期除了發酵酒,還有果酒及配置酒,在配置酒的釀造方面則以米酒為酒基,串入動植物藥材或香料制成,主要有蛇酒、生姜酒、地黃酒、杜仲酒、枸杞酒、虎骨酒等,許多配制酒的方法工藝到現在仍有所沿用。
上一篇:名山瓊水之間釀出的國酒文化
下一篇:兩宋時期百花齊放的自釀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