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酒,自古以來的習慣。看到《天龍八部》里喬幫主每次在飯館都是十斤白酒、兩斤牛肉、一只肥雞,就知道中國人是有多愛喝酒。看到韋應物的“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風塵。”酒知道白酒在中國人眼中多有“氣質”。
從功能本質上說,白酒是一個一不能充饑,二不能解渴,三不能保暖,衣食住行全不靠的滿足精神需求的民族傳統產業。從今天人們對它的需求來看,它更多的應當屬于精神層面的“文化產業”。當這一邏輯成立時,統治白酒品牌戰略和市場營銷的,必將是一場場不斷演繹歷史和創造個性的“文化秀”。
人們對白酒的氣質一般描述是:厚重、穩重、莊重、大氣、豪氣、喜慶、和諧、面子、道具等等。但是,沒有一個詞能形成統一的觀念,似乎各有各的道理。就是說,白酒的氣質或性格太復雜,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有人說,中國人的氣質都在白酒中,白酒的氣質就是中國人的氣質。白酒時兒出入廟堂,正襟危坐、氣宇軒昂;時兒獨成一隅,豪氣沖天、放浪不羈;時兒市井小巷,一團和氣、憨態可掬。酒場百態,氣象萬千,幾乎包容了中國社會的種種人性倫理現象,成為中國社會文化的一面反光鏡。
相對其他酒種,“白酒文化”是一種包容性很強的文化,它閱盡人間萬象,把中國人的氣質折射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亦喜亦悲,亦雅亦俗、亦正亦邪、亦真亦幻……合而不同,兼容并蓄。目前,中國還沒有一種酒能像白酒一樣承載如此豐富的文化內涵。
事實上,白酒的氣質和中國人的氣質幾乎是一脈相承的。這種“氣質”就是--氣質。“包容”不是在舊中國才有的淺層文化形態,更多的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后, “新文化運動”下產生的多元文化。今天的中國正在崛起,中國正在吸納各種不同的文化元素,以包容的姿態和胸懷融入世界,中國的人與社會都在發生巨變,21 世紀中國人的氣質,正被賦予新的靈魂和形象。
白酒的“包容文化”有一種多元博大的思想境界在里面,它在時尚和傳統中尋找平衡,在開放和堅守中張揚個性,它為一個團隊創造和諧自由的環境,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和行為,具有極強的親和力、凝聚力、感召力。白酒“包容文化”的積極意義是--以人為本,多元并存,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它講理解、講多元、講自由、講平等,以一種積極的姿態對待社會和人生,懂得“戰勝對手最好的辦法是接納他!”
中國人有多愛酒?喝酒每年喝掉一個西湖!沒錯,這就是千年傳承下來的愛酒“習慣”,沒有什么樣的傷心事,是一瓢酒無法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