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亳州是曹操與華佗的故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酒香四溢的寶地。古井酒廠便坐落于此,由酒廠生產出的老“八大名酒”古井貢酒,歷來殊榮無數、在白酒行業頗具威望。
東漢末年,亳州出了位杰出人物曹操,他憑借文韜武略統一了中國北方,形成漢魏的百年的經濟繁榮和昌盛的建安文學局面。喜愛"對酒當歌"的曹操,曾于建 安元年(196年)將"九醞春酒法"敬獻漢獻帝,從而使這一寶貴的釀酒之法得以留存。他在獻給漢獻帝的<上器物表>中云:"臣故縣令南陽郭 芝,有九醞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臘月二日清曲,正月凍解,用好米,漉去曲滓,便釀法飲。曰譬諸蟲,雖久多完。三日一釀,滿九斛米止。臣得法釀 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飲。若以九醞苦難飲,增為十釀,差甘易飲,不病。今謹上獻。"其后,"九醞春酒"遂為宮廷用酒。延康元年(220年七月),甘美 所九醞春酒令飲者"咸懷醉飽。南北朝時,亳州釀酒技術更趨成熟,尤以減店一帶釀制的減酒最為上乘。至五代,稀世高隱陳摶在亳州故里用浼河水加粘谷釀制的浼 流酒又稱希夷熬酒,性情溫和,具有活血舒絡之奇效,為亳州著名特產。
宋朝,糟坊酒肆遍及亳州城鄉,僅酒課一項,每年10余萬貫,列全國第四位。時任亳州 太守’自稱"醉翁"的一代文豪歐陽修,飲了亳州佳釀感慨萬千,寫下了"白醪酒嫩迎秋熟,紅棗林繁喜歲豐。寄語瀛洲未歸客,醉翁今已作仙翁”的千古佳句。至明 代,亳州減速店已成為釀酒中心,多產烈性酒,酒質醇美可口。暢銷中原大地。糟坊林立,尤以懷氏公興糟坊所釀最負盛名,當地百姓中至今流傳著渦水鱖魚黃水 鯉,胡芹減酒宴貴賓"的說法。萬歷元年(1573年)歸德府(今商丘)的寧家仁閣老在寧神宗的慶典上,特把"減酒"進貢朝廷,備受青睞。一時"減酒"名震京師。明朝亳州詩人李先芳曾盛贊亳酒之美:"爭看玉女散天花,醉倒山翁白鼻。“迨至清朝,亳州釀酒業更為繁盛。全城釀酒作坊達上百家,多數生產高梁大曲酒(俗稱乾酒),少數生產小藥酒。小藥酒以藥曲蒸就,盛夏飲用,可以祛暑。乾 隆時,亳州酒類繁多,主要品種有狀元紅、琥珀光、流酒、燒酒、雙投酒、竹葉青、豆酒、白酒、老酒等,光緒年間還有福珍酒、竹葉表、佛手露等染色酒。
民國14年(1925年),亳州城糟坊尚有54家,以蔣天源糟坊最大,該糟坊產白酒和染色酒10多種;天源永糟坊日產量達1000千克,除傳統產品外,還生產 有玫瑰露。葡萄綠。黃金波。白玫瑰。大麥沖。猴帶帽。五加皮。老虎油等品種,其中老虎油藥酒系列用優質曲酒加入10多種中藥,經二次蒸餾后,配入冰糖而 成,風味獨特,濃郁掛杯,多為官紳巨賈飲用。解放后,"煙到專區酒到縣",煙酒實行國家"專賣",遂將私營酒坊全部砍掉。
亳州是中國釀酒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古井貢酒”不僅是亳州及我國中原地區釀酒業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國傳統釀酒業的活文物。了解古井乃至全國酒文化,亳州是你必須要去的一站。
上一篇:中國傳統酒文化與養生之道
下一篇:世上啤酒王國——捷克啤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