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預調酒的興起,業界褒貶不一,各方觀點針鋒相對。有人認為預調酒的起勢是一種倒退,畢竟相對于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來說,它更像一個沒有底線的酒精飲料,多變而絢爛多彩,這似乎與傳統意義上人們對于酒的理解大相徑庭;但更多人認為,預調酒是由消費市場引爆的一場狂歡,它讓酒的形態變得更加隨意、更加時尚、更加與年輕人群的需求相結合,即使它沒有白酒的厚重、黃酒的傳統、葡萄酒的歷史、啤酒的銷量,但它就是這么任性地受到消費市場的追捧。如果我們站在產品的角度,似乎可以挑出預調酒很多毛病;但是如果站在市場的角度,那么請讓這場屬于消費市場的狂歡進行下去!
引爆消費市場的一場自下而上的狂歡
與我們苦苦尋找中國酒業的出路,思考這樣那樣的辦法不同,預調酒就像一個另類似的異軍突起。2013年僅僅只有10個億不到的市場規模,而在2014年,這個數字達到了30個億,很多人預測今年這個數字有可能突破百億。要知道,葡萄酒在中國達到百億的規模差不多用了十年的時間!
與其他酒種不同,預調酒的興起,其實是一種市場選擇的結果。在2013,甚至2014年下半年之前,人們對于預調酒并沒有整體的認知,而產品也更多停留在夜場中,其影響力和規模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但隨著一系列青春影視劇的上映,這種局面迅速改變,比如《愛情公寓》系列、比如《致青春》系列,都在傳遞預調酒的休閑文化;而與當下最火熱的《奔跑吧兄弟》綜藝節目聯手,銳澳首當其沖,既符合了年輕人積極向上的形象,也彰顯了他們的與眾不同。正是這些文化層面的因素無形中打造出了預調酒生存的空間,消費者開始尋求和嘗試預調酒。而這一改變,讓整個中國酒類市場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各路資本紛紛躋身進來,既包括五糧液、古井這樣的白酒巨頭,也有匯源、黑牛等飲料巨擘等。可以明確,與其他酒種辛苦耕耘市場不同,預調酒完全是一場由下而上的市場狂歡,是先有消費需求,再有產品和品牌。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如果把白酒視為“高富帥”,把葡萄酒看作“白富美”,那么,預調酒的火爆,就是一場有悖于傳統酒水消費方式的“席絲的逆襲”!
基于市場因素的產品最終要回歸到市場!對于預調酒,我們不必像老學究一樣去探尋產品的不足和渠道的短板,因為它本身就來自于一種“青春文化”,或者說是“叛逆文化”。誰說喝酒要一本正經,我們追求的是自由自在!由預調酒引爆的消費市場的這場狂歡,建立在這樣一種文化氛圍下,勢必還會在未來繼續下去!
支撐預調酒火下去的N個理由
我們判斷,未來3~5年,預調酒仍將會繼續火下去,而支撐理由是多方面的。
首先,上文我們提到過,預調酒是消費市場引動生產的一個典型案例,也就是說,預調酒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從現代營銷學角度來看,市場選擇的產品是極富生命力的,它的消費群體穩定而龐大,不會有些風吹草動就改弦易轍。從這個角度來看,預調酒堅定的市場消費基礎是支撐其火下去的最根本原因。
其次,預調酒存在的基礎是當代的“青春文化”,或者說是“快餐文化”,尤其是年輕消費人群,他們崇尚快節奏,喜歡標新立異,反感一本正經,預調酒存在的文化基礎與其暗合,這也使之具有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我們可以說這種文化存在著一定問題,但是建立在這種文化之上的預調酒,卻絕對有著大批的忠實擁躉。
再次,各路資本紛紛進入,短線操作的風險減弱,主體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支撐著預調酒產業的發展,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被一致看好并具有光明未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出現這種資本圈子的奇觀。無論是白酒巨頭還是國際酒業巨頭,抑或是飲料巨頭,他們的投資絕對不是“拍腦殼兒”想出來的,而是經過周密的論證,對產業的發展軌跡和前景做出了肯定的判斷,而且一旦躋身這個產業,絕對不是賺錢就走的。如果你對預調酒產業發展前景還缺乏信心,那么就看看這些資本層面的選擇吧!
最后,預調酒走出夜場,進入到傳統酒水銷售渠道,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如果預調酒還僅僅停留在夜場,銷量再大也會因為渠道的封閉性而無法引爆市場,但進入到商超和煙酒店渠道,則使得它與大眾消費更加緊密的接觸,深刻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就真正進入到了可持續性發展的層面。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預調酒從產品屬性上更多爭奪的是飲料和啤酒的市場,而從這兩個產業來看,品牌打造的重要性甚至要優于市場布局。也就是說,預調酒應該借助這個時機,通過品牌打造樹立競爭壁壘,從而確立行業領先地位。在這一點上,銳澳邁出了第一步,也占領了最大的市場份額。而大發展滯后,預調酒會否形成飲料和品酒那樣的品牌“壟斷”,非常值得我們關注。而這,也是留給預調酒最好的機會!
正視缺陷,尋找可持續發展的基因
當然,預調酒雖然花枝招展,但也隱藏著不少問題。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問題,從而找到可持續發展的基因。
基于產品屬性方面的缺陷是預調酒最容易被人詬病的地方。我們知道,在中國,“三精一水”的概念是非常讓人反感的。預調酒雖然多以朗姆酒、白蘭地、伏特加等做酒基,但也加入了食用香精等,因此被很多人認為不是純正的酒。事實上,預調酒屬于配置酒的范疇,它的產品進入門檻的確很低,很容易被模仿,無法形成技術壁壘。從長遠發展來看,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好在記者從中國酒業協會獲悉,國家正在準備出臺預調酒的國家標準,計劃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推出。國家標準是具有強制性約束能力,這將會為可能出現的混亂提供了執法整肅的依據。
與傳統酒水渠道的對接還要更加深入。我們提到了預調酒在商超中的高速發展,目前來看更加得益于他的品類優勢,因為商超要保證貨全,預調酒這個品類必須要在商超中出現,所以更多是一種被動適應。今后,預調酒必須加大對傳統酒水渠道的運作力度,增加主動性,同時借助商超的展示平臺功能,吸引更多的終端消費,這才是預調酒發展的長遠之策。
當前階段,預調酒大發展,市場也比較混亂。雖然這是每個產業發展都面臨著的問題,但由于預調酒進入門檻低,所以尤為嚴重。要改變這種局面最主要的辦法就是盡快確立品牌優勢。比如冰銳運作中國市場很早,已經初步確立了品牌優勢;而銳澳雖然是后起之秀,但隨著它在各個平臺的品牌傳播,其認知度和銷量已經超越了冰銳;其后,我們可能數出數十個品牌,但卻很難找到行業第三。預調酒的產品屬性決定了它更加適用于大傳播、大銷量、大品牌的模式,而這也是改善市場格局的一種策略。
整體來看,預調酒的興起是市場選擇的必然,也是酒業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現象。無論你是否認可預調酒,都必須接受它急速擴張的市場和巨大的受眾。對于預調酒的運作,我們不能照搬老思路,必須要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去對待。因此,正視預調酒存在的問題,找到這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因,使其不至于偏離方向,是接下來幾年重點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