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造工藝先進,科學降度。酒度適中,具有茅臺酒的典型風格,醬香突出,酒體醇厚,豐滿協調,回味悠長,加冰加水不渾濁。
五星茅臺屬于醬香型酒,醬香型酒采用高溫制曲,二次投料,堆積發酵的生產工藝,一般一年為一個生產周期。取酒后經過勾兌、陳貯而成。其酒味呈醬香、窖底香、醇甜香而具獨特風格。酒體完美,香氣幽雅,酒味豐滿、醇厚。
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
曲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貢獻。它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制曲是釀酒的第一道工序,由于曲中有益微生物數量和品種較多,香味物質也較多,因此,它是關系到酒的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環節,F在釀造茅臺酒的高溫大曲制造工藝,是歷代釀造茅臺酒的人們,在繼承古代制曲釀造方法的基礎上,不斷實踐、歸納、總結、發展形成的。
茅臺酒采用優質小麥制造高溫大曲,與其它酒所用大曲比,有三個獨特之處,一是生產季節性強,要求“伏天踩曲”。即選擇在炎熱的夏天——每年端午節前后開始踩曲,重陽節結束。這是因為這段時期內氣溫高、濕度大,空氣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多、且活躍。實踐證明,這段時間生產的曲醬香好。二是制曲需用優質小麥,不加任何輔料。因小麥粘著力強,營養豐富,適宜于菌種的生長,也符合前人總結釀酒經驗中指出的“得自然之曲,乃稱第一品”的要求。三是制曲溫度高在60℃以上,俗稱高濕大曲。茅臺酒傳統的高溫制曲工藝,十分科學。在第一次(1959年4月至1960年8月)輕工業部組織的試點總結會上,與會者就充分肯定了茅臺酒傳統的高濕制曲工藝。
茅臺酒制曲工藝流程是,在伏天期間,選用顆粒飽滿、無蟲蛀、無霉爛的優質小麥,磨成既不滑手,又不造手的粉狀,加入一定的母曲粉和水拌勻,入模踩成曲塊,將其側立涼干,然后放入鋪有稻草而又通風性較差的曲房進行“培養”。曲塊在培養過程中,由于微生物大量繁殖,曲溫逐漸上升。待曲溫升到一定的高度時,即進行第一次翻曲。數天后,曲溫達到一定的高度時,又進行第二次翻曲。幾十天后,曲即基本成熟。成熟的曲呈金黃色,帶有特殊的曲香味。隨即拆曲出房,放入通風性良好的曲倉貯存,半年后,即可將這些曲塊粉碎成細粉,加入酒醅釀酒。
茅臺酒的高溫大曲制造工藝,是茅臺酒的獨特傳統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上述三個獨特的地方外,在踩曲過程中,小麥磨細的程度,拌勻時的水分比例,母曲投放的比例,以及在曲塊轉入曲房發酵過程中,曲倉溫度的高低、濕度的大小,通風時間的長短,和曲塊堆放層數,翻曲時間的掌握,曲塊的貯存時間等等,都具茅臺酒的傳統工藝,古老、原始,全部手工操作,其勞動強度大,工作條件艱苦。國營茅臺酒廠成立后,大力推廣科學技術,使茅臺酒釀造過程中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減輕了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環境。但茅臺酒的釀造工藝流程和操作規程,基本上還是保留了古老、傳統的作法。其工藝流程是:
在重陽后,選用優質的純高梁投料。
根據茅臺酒工藝的特點,一年一個生產周期,投兩次料,即第一次下沙投料,第二次造沙投料(投料量與下沙相同)。
下沙投料。先將高梁破碎后,用高溫熱水潤料(茅臺人稱發糧),糧食潤透后,加一定數量的母糟拌勻進行混蒸。高梁蒸熟后出瓶攤在涼堂嘉經灑涼水、攤冰、加尾酒、曲粉,摻拌均勻,即進行堆積發酵。堆積發酵成熟后,就下窖發酵。
以上即為下沙操作。造沙操作是將高梁破碎后,經潤料,加入等量的上述下沙的酒醅進行混蒸,其后的工藝流程同下沙一樣。
兩次投料后,即進入蒸餾取酒階段(從這時期,不再加入新原料),將造沙酒醅從窖坑里取出蒸餾,量質取酒,得第一輪次原酒入庫貯存。然后將酒醅從瓶中取出,經攤涼、加曲粉,拌勻堆積發酵,再入窖發酵一個月,又取出蒸餾,即取得第二次原酒入庫貯存。以后的幾個輪次操作均同上述兩次一樣,分別接取3、4、5、6、7次原酒入庫貯存。
經8次發酵,7次接取原酒后,其酒醅即可甩掉作飼料,或再綜合利用。
根據茅臺酒的風格特點,茅臺酒釀烤出來以后,必須經過“長期陳釀”這一道工序。因為,剛釀烤出來的酒,都有爆辣、沖鼻、刺激性大的缺點。即產出新酒,經過一定的陳釀期后,新酒變成了陳酒,新酒所具有的缺點就基本上消除了。這是因為新酒在陳釀過程中,經過氧化還原等一系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有效地排除了酒的低沸點物質,如醛類、硫化物等。除去了新酒的不愉快氣味,乙醛縮合,辛辣味減少,增加了酒的芳香。隨著酒的貯存時間的延長,增加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的結合,減少了刺激,增加了香味。
茅臺酒陳釀的工藝流程是:
新酒入庫以后,經檢驗品嘗鑒定香型后,裝入容量為幾百公斤的大酒壇內,酒壇上貼標簽,注明該壇酒的生產時間,哪一班、哪一輪次釀制,屬哪一類香型。存入一年后,將此酒“盤勾”。盤勾兩年后,共經過三年的陳釀期,酒已基本老熟,進入了小型勾兌和大型勾兌“的“精心勾兌”階段。精心勾兌后的茅臺酒,還要在酒庫里繼續陳釀。一年以后,通過檢查,如果符合或超過茅臺酒的質量標準,即可送包裝車間包裝出廠。
“勾兌”這一生產工藝在白酒界還是比較新的領域,真正被人們所重視還是近期內的事,但它同“長期陳釀”一樣,在歷史上就成為茅臺酒獨特工藝的組成部分,是茅臺酒保持質量,保持風格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個生產環節。
從作用和原理上講,白酒中占主要成分的就是醇類物質,還含有酸、酯、醛、酮、酚等微量成分。它們之間的量比關系決定著產品的風格。酒中的微量成分失調,可明顯影響其風格。但是,由于各輪次、各瓶酒的質量不盡相同,各種香型不同的酒,不是一經生產出來就具備了它所需要的微量成分及其一定的比例,有可能是某種微量成分較多,而另一種微量成分較少。要把各具不同微量成分和不同量比的酒達到適宜的比例,使其風格完善,色香味俱佳,就必須用“精心勾兌”這一生產工藝。而茅臺酒“精心勾兌”最獨特的地方是在整個勾兌過程中,用本廠所釀制的不同香型,不同輪次,不同酒度,不同年齡的茅臺酒相互勾兌,相互取長補短,達到完美。
其勾兌的具體工序是:
茅臺酒陳釀期滿三年以后,先勾基礎酒,再調香、調味,先是小型勾兌,再大型勾兌。小型勾兌后,將樣品擂勻,放置一個月,與標準酒樣對照,如質量役發生變化,即按小型勾兌的比例進行大型勾兌。然后將大型勾兌后的酒密封貯存,一年后,將此酒樣送廠評委檢驗,如果此酒達到或超過出廠酒的標準,即可包裝出廠。
茅臺鎮土壤主要受海撥高度和巖石風化后成土母質的影響,廣泛發育著紫色土層酸堿適度,特別是土體中砂質和礫石含量很高,具有良好的滲水性,因而無論地面水和地下水都通過兩岸的紅層流入赤水河中,既溶解了紅層中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又經過層層過濾,濾出了純凈無毒,香甜可口的清洌泉水。
茅臺鎮海撥僅在400米左右,氣候冬暖夏熱,風微雨少,形成一個相對封閉,有利于釀酒微生物生長的小環境,加之釀酒活動在茅臺地區自漢代千百年傳承不息,使得空氣中活躍著大量的微生物群,這些微生物在茅臺酒開放式發酵過程中被充分網羅到曲醅中,至少有100種微生物對茅臺酒主體香——醬香的形成有直接影響。
茅臺酒的生產工藝古老而獨特,它是當地的歷代酒師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巧妙地運用釀酒的基本原理,結合當地特殊的自然條件創造出來的。它既繼承了古代釀造工藝的精華,也閃爍著當今現代科技的光澤。
赤水河水質非常優良、無色透明、微甜爽口、酸堿適度,鈣鎂離子含量、硬度均符合優質飲用水標準。每年端午節至重陽節,因雨季來臨河水呈赤紅色,而重陽節至豎年端午節之間河水則清澈透明,而茅臺酒完全按照這一節律的變化進行釀制,重陽節到端午節之間,正是茅臺酒下沙、蒸煮而大量用水的時節;而端午節到重陽節之間,又是茅臺歇蒸、下窖而基本不用水的時節。
茅臺酒是世界上唯一不加任何添加、調味、凈化物質及水份的純天然發酵食品,獨一無二地采用開放式的發酵工藝,充分網絡空氣中的微生物參與長達一年的發酵過程,使得香氣成份多種多樣,酒體香而不艷,低而不淡,豐滿醇厚,堪稱人類應用微生物的典范,其次,季節性生產,嚴格按照節氣,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再經三年陳釀,加上原料進廠,勾兌存放的時間至少5年以上才能出廠,使得很多高沸點香味物質得以保存,低沸點物質被揮發,酒體變得醇和、綿軟。
茅臺酒全年分兩次投料,其它名白酒則一年四季都可以投料,同一批原料要經過九次蒸煮(烤酒)加曲、堆積、發酵、入池發酵、七次取酒,歷時整整一年。
茅臺酒的四高四低: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入池、高溫接酒;低糖化本曲、低水份入池、低出酒率、低酒精濃度。
蒸餾原理:一般易揮發的先蒸出來,不易揮發的后出來,茅臺酒蒸餾時按酒溫度高達40度以上,區別與其他白酒的低溫按酒后其他白酒逐漸將接酒溫度升為25度左右。最大限度地排除有害物質,如醛類及硫化物,因此對人的刺激小、不上頭、不刺喉、不燒心。酸度高,大都以乙酸為主,酸度在1.5—3克/升,而其它的白酒0.5—1.7克/升,根據中醫理論酸主脾胃、保肝、能軟化血管。
有名濃香型白酒一般一年,清香型不到一年,茅臺需5年。新酒入庫,先鑒定香型,裝入酒壇封好后貼上標簽,一年后,將酒進行盤勾,盤勾后再經過兩年陳釀,達到基本老熟,便可進入小型勾兌與大型勾兌的精心勾兌總階段。精心勾兌后茅臺酒還要在酒庫里繼續除釀一年,通過檢查符合茅臺酒質量標準,方可包裝出廠。
酒壇吐醉,陳釀期間,每個酒壇都會冒出一些水珠,夏天更甚陳釀貯存的過程,酒液自身的氧化還原和脂化還原等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可以在有效保存許多高沸點香味物質的同時,排除酒的低沸點物質,除去新酒的不愉快氣味,使乙醛縮合辛辣味減少,酒體變得柔和、綿軟、芳香增加。
釀酒文化
茅臺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已有800多年的歷史。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獎狀。建國后,茅臺酒又多次獲獎,遠銷世界各地,被譽為世界名酒、“祖國之光”。
釀制茅臺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質好,用這種入口微甜、無溶解雜質的水經過蒸餾釀出的酒特別甘美。故清代詩人曾有“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東下”的詠句贊美赤水河。
茅臺鎮還具有極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它位于貴州高原最低點的盆地,海拔僅440米,遠離高原氣流,終日云霧密集。夏日持續35~39℃的高溫期長達5個月,一年有大半時間籠罩在悶熱、潮濕的雨霧之中。這種特殊氣候、水質、土壤條件,對于酒料的發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時也部分地對茅臺酒中香氣成分的微生物產生、精化、增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梢哉f,如果離開這里的特殊氣候條件,酒中的有些香氣成分就根本無法產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這就是為什么長期以來,茅臺鎮周圍地區或全國部分醬香型酒的廠家極力仿制茅臺酒,而不得成功的道理。茅臺酒的傳統制作方法,只有在茅臺鎮這塊方圓不大的地方去做,才能造出這精美絕倫的好酒。
茅臺酒的酒窖建設也頗有講究。從窖址選地、窖區走向、空間高度,到窖內溫濕度控制、透氣性能,以及酒甕的形式、容量、甕口泥封的技術等,都極為嚴格。這些都是關系到成品酒的再熟化、香氣純度再提高的關鍵。酒窖里每天要有人檢查,開關透氣孔,控制溫濕度。據說連看守酒窖的人也必須衣著潔凈,人品端正,不得在窖內污言穢語,起哄打鬧,否則將影響酒的質量。當然,人的一般衣著言行與酒的質量無必然聯系,這只不過反映了人們對茅臺酒的敬重、崇尚之情和鼓勵做好人、制好酒的良好愿望罷了。
茅臺酒的釀制技術被稱作“千古一絕”。茅臺酒有不同于其他酒的整個生產工藝,生產周期7個月。蒸出的酒入庫貯存4年以上,再與貯存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陳釀酒混合勾兌,最后經過化驗、品嘗,再裝瓶出廠銷售。
裝茅臺酒用的酒瓶,最初是用本地生產的缸甕,從清朝咸豐年間起,改用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質壇形酒瓶,按現在說有裝0.5公斤、1公斤和1.5公斤的型號。后曾一度改為微扁長方形酒瓶。1915年以后,改用圓柱形、體小嘴長的黃色陶質釉瓶。建國后,才改為白色陶瓷瓶和現在人們見到的乳白色避光玻璃瓶,古色古香,樸實大方。
藏酒文化
司馬遷《史記·大宛列傳》曾載:“宛左右以蒲桃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十年不敗”,可見中國藏酒歷史悠久。元朝胡義熙的《藏酒注》還描述藏酒飲用之時,入口清冽清香直人肺腑。明清時期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繁榮,官、私藏酒更是風靡。目前,經考古發掘出的世界上最久的古酒,是30年前出土的中山國一位諸侯王陵墓中的兩種古酒,這些酒自釀造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依然酒香濃郁、清澈透明。
到了現代,因為茅臺酒的重要地位,加之國宴又設此酒,很多人家中藏有茅臺酒,但因他們并非全數飲酒,眾多的茅臺酒被保存下來未能飲用,以致興旺了如今茅臺酒收藏市場。1999年10月底,中國歷史博物館為一瓶50年的茅臺酒舉行了隆重的收藏儀式,此前該館大門從未向白酒打開過。2004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國酒茅臺十大青銅器酒”。事實上,茅臺酒的價值已經不止是單一飲用,其文化的綿延,更讓茅臺酒成為收藏界的新寵。
中國的茅臺酒收藏大致興起于2000年左右,2004年10月29日晚,在上海世貿商城的“東方福善夜——東方模特大賽頒獎晚會暨上海時裝周”閉幕式上,一瓶“葵花牌”茅臺酒以10萬元拍賣成交。2007年5月20日,世界名酒珍品拍賣會在深圳大中華喜來登酒店舉行,起拍價為8.8萬元人民幣的1997年“紀念香港回歸“茅臺酒,最終以遠高于起拍價的18萬元的價格被買家拍得。2007年12月19日,在貴陽大劇院的國酒茅臺慈善拍賣會上,一瓶1957年產的茅臺酒以138萬元人民幣拍出,1997年“紀念香港回歸”茅臺酒以25萬元人民幣拍出,1 966年產茅臺酒以80萬元人民幣拍出。2010年5月26日,北京國酒茅臺文化研究會拍賣會上,一瓶1963年產的茅臺以109萬成交。2010年6月10日,在歌德拍賣舉辦于北京昆侖飯店的中國名酒專場拍賣會上,一瓶1959年產的“五星牌”茅臺酒以103.04萬元成交。2010年6月21日,長風拍賣公司在北京舉辦了“貴水瓊漿——國酒茅臺陳釀”專場拍賣會,兩瓶250克的小瓶包裝的“葵花牌”茅臺酒以63.84方元的高價被拍出。2011年4月10日,一瓶“漢帝”茅臺酒在貴陽被拍出了890萬元。創造了茅臺酒拍賣成交價的最高紀錄。至此國內外各大拍賣公司基本全部舉辦了茅臺酒專場拍賣會.并以近10億元的年度成交額展現了中國酒文化的無窮魅力。
可以肯定的是,茅臺酒適合任何人收藏,只要你具備了正確的眼光和端正的心態,單從升值率來說,其升值速度與空間遠超市場其他拍品(特殊的字畫和瓷雜類拍品除外),且投資資金占用率較小。眾多80后和90后都在嘗試茅臺酒收藏,一方面投資的回報率可能會超過股票或銀行金融投資,更可以以此來了解和傳承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綠色茅臺
茅臺酒是目前中國白酒行業為數不多的幾個已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的產品之一,擁有得天獨厚的綠色的釀造環境,以及與眾不同的綠色的傳統釀造工藝。以此為基礎,不但對其內在品質,而且對外在包裝質量等方方面面,我們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須從原材料開始,每一個環節都確保無公害、無污染、無毒,堅持不懈地、嚴格地向國際環保食品的標準看齊。 如今,茅臺集團已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證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這就使得茅臺酒及其系列產品更加符合廣大消費者“綠色、環保、健康、自然”的消費趨勢和要求。
人文茅臺
茅臺地區有2000多年的釀酒歷史,早在司馬遷《史記》中就有記載,明清之際,作為重要航運碼頭,又呈現出“秦商聚茅臺,蜀鹽走貴州”的盛況。1915年,茅臺酒一舉奪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留下一段“怒擲酒瓶震國威”的傳奇,從此躋身世界名酒行業;新中國成立后,更因它在我國政治、外交生活中發揮了特殊作用而佳話不斷, 當之無愧地被譽為“國酒”?梢哉f,每一個細小的“側面”都有著動人的歷史故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積淀與人文價值。建國50周年之際,茅臺酒因其淳厚的歷史及文化內涵,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永久收藏。成為中華“文化酒”的杰出代表。
科技茅臺
茅臺酒屬于傳統產品,但茅臺集團歷來重視科技進步。已擁有成立數十年的白酒科研所、技術中心,以及中國白酒界一流的(包括諸多國家、省評酒委員會委員)科研隊伍。未來的茅臺酒,工藝的科技含量要進一步加大,勾兌技術等要進一步提高。無論是產品本身,還是包裝材料、防偽等,都應該廣泛采用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使產品無論內在外在都成為濃縮高科技的結晶,做到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統一。讓人一拿起、一打開就感到高科技的魅力撲面而來,有著美的享受。
蝶引佳泉釀美酒
很久久以前,茅臺只是一個荒涼的小山村。村子束頭有一問簡陋的茅屋,里面住著一位姓陳的年輕生意人,性格粗獷,為人正直,心胸坦蕩,經常周濟窮人,鄉親們稱他是陳大哥。
一天,陳大哥從外地回家途中,在村口遇上驟雨,只見一只奇麗的蝴蝶被暴雨沖陷在泥淖里。奄奄一息。陳大哥頓起惻隱之心,跑上前去將蝴蝶輕輕捧起,擦去身上的泥漿,小心翼翼地放在一個暴雨沖刷不到的樹洞里。幾天后陳大哥外出收賬,剛出村頭,只見一對蝴蝶遠遠飛來,圍著他翩翩起舞。陳大哥先是十分詫異,隨即發現其中一只是前幾天救過的那只。霎時間,一只蝴蝶飛開了,那只奇異的仍在他面前起落盤旋。一會兒,飛去的那只又飛回來繞著他上下翻飛。陳大可心中納悶,這蝴蝶是不是要告訴我什么?
“蝴蝶啊,你如果是要告訴我什么,你們就一起向前飛,我會跟著你們的。如果你們是來感謝我,我也知道了,你們就向天上飛去吧!痹捯魟偮洌瑑芍缓驼钩嵯蚯奥w去,引導陳人哥走向一條人跡罕至的小道。小道盡頭,淡淡的幽香隨風飄來,一股清泉從石洞涌出,匯成一灣小溪,擋住了他的去路。清泉周圍芳草如茵,鳥聲婉轉,微風吹過,垂柳搖曳,輕佛水面,就像姑娘們在泉邊飄洗秀美的散發。洞口那股清泉泛起的水花,好像無數顆流轉的珍珠,陳大哥被眼前這澄澈的清泉迷住了。他慢慢蹲下身子,掏出手帕,將手擦了擦,捧起泉水,端到口邊,便有一股芳香沁人心脾。他伸舌頭一嘗,清甜潤喉,只覺得全身脈胳皆通,舒暢異常。
陳大哥是生意人,又是個遍嘗醇酒的行家,他靈機一動,便想到如用這泉水釀酒,一定是世間佳品,不如收起這小本生意,改以釀酒為業。這時,兩只蝴蝶已不知去向,他才大大悟出兩只蝴蝶引他來這里的真正用意。
后來,陳大哥就在這泉邊設酒房釀酒。果然,用這泉水釀出來的酒醇香馥郁,
綿甜爽口,遠近聞名。過往客商喝后無不交口稱贊。茅臺村出好酒的消息,就越傳越遠了。很多本不經過茅臺的商旅,為了領略陳家美酒,不惜繞道幾十里也要來茅臺村。來往的人多了,茅臺村也就隨之繁榮起來了。
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客人和酒商的需要,陳大哥就在泉邊新建了一問燒房,擴大生產。在燒房兩邊的山墻上,特意讓工匠塑造了兩只栩栩如生的蝴蝶,以此感謝他們的指引之情。
新建的燒房緊靠泉邊的幾棵大楊柳樹,人們就把這里稱做楊柳灣。最早的茅臺酒就誕生在楊柳灣。
黃龍醉飲毀佳泉
自從蝶指佳泉,陳大哥在楊柳灣建立起燒房釀酒,使茅臺這一荒涼的小村變得繁榮起來后,光陰荏冉,轉眼又過了幾個春秋。
有一年夏天,茅臺村下了一場百年未遇的大雨,一連三天三夜,暴雨過后,從遠遠的上游駛來一葉扁舟,船家輕搖小槳,起落于奔騰的洪水中,沿河兩岸的人們無不為船家嫻熟的技巧和驚人的膽魄暗暗叫好。傾刻問小船在河東岸?肯聛恚藗儾趴辞迥谴乙粡堻S亮的臉堂,身著黃色衣衫,只見他將小船系在岸邊的樹上,徑向村中走去。那船家在村口向一村民間道:“大哥,我在河中行舟,聞到一股從岸上飄來的醉人的香氣,請問此地可有奇花異草,香氣如此沁人心脾?”村民答道:“客官,此地沒有奇花異草,你所說的沁人心脾的芳香,乃是來自本地楊柳灣陳老板所釀制的美酒,此酒真是雨過開瓶十里香啊!客官如有興致,何不順路前往楊柳灣酒店品嘗?”
黃臉船家向村民作揖告別,順著路向楊柳灣走去。
“美酒,美酒!真賽得過天上的王母瓊漿。掌柜的,快給我再來幾碗!”在楊柳灣酒店,黃臉船家,連喝了九碗之后,還在叫酒店的掌柜再送酒來。陳掌柜相勸道:“客官,不是在下的不讓你喝,本店所產之酒,均系佳泉所釀,味道醇和,但喝多了,仍要醉人,平常量大者,最多也不過三五碗就醉倒如泥,而今,客官的豪飲已大大超過常人,更不用說酒后你還要在洪水中劃漿行舟”。黃臉船家拿出一錠白花花的銀子說道:“掌柜的,喝這點酒算啥?不說你這小小的溪溝,就是那波浪齊天的大洋大海,我也要乘風破浪,戲耍其問,你莫不是怕我開不起你的酒錢怎的?只管打酒來便是,少操閑心”。陳掌柜說:“既是客官執意如此,那就聽從尊意了!
黃臉船家在柜外一口氣喝了九壇又九碗美酒,漸漸地,兩眼朦朧,站立不穩,黃臉轉紅,有如泉砂色,飄飄然,大有醉意。“渴呀!渴呀!喝呀!”他嘴里喊著,踉踉蹌蹌地跑出酒店……。
剎那問,平地起了一陣狂風,吹得人睜不開眼?耧L過后,酒店已不見黃臉船家,只有一條碩大的紅龍,橫臥在地,龍頭伸向石洞口在狂飲泉水。少時,又見那紅龍將巨尾一甩,一躬身,騰起身子,挾起一股巨石流砂,向河邊飛去。緊接著,楊柳灣響起一陣震天巨響,響聲過后,飛石揚沙,山崩地裂。這一切過去之后,溪邊芳草枯萎,樹折花殘,淙淙泉水,從此斷流。
那紅龍飛到河邊,似乎醉意正濃,便橫臥下來,酣然入睡。而河水卻陡然漲起,淹沒大地。
幾天過后,洪水消退了,那紅龍還在熟睡中。時光一天天流失,那巨龍的骨肉,逐漸化成了紅色的泥土,輔陳在赤水河畔。而龍血則化為條條小溪,夾著紅色泥沙,流進河里,清澈透明的赤水河,從此變成了赭石色。自從黃龍醉飲楊柳灣,山巖崩倒水斷流之石,楊柳灣已失去當年那迷的風采,變成一片曠野。而陳掌柜的燒房也因佳泉的斷流而釀不出美酒,生意蕭條。竟至倒閉。茅臺村不產美酒,客商也就改行他道了。繁榮的茅臺村,又回到了那荒涼冷落的模樣。
仙女臨河賜酒香
有一年除夕,氣候宜人的茅臺村破便下了一場鵝毛人雪,一時間,北風呼嘯,雪花紛飛,氣溫驟降。村里村外!見不到一個行人,人們都躲到家里圍著火爐子取暖去了。傍晚,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嫗步履蹣跚地走進村口,這老嫗衣衫襤褸,面容憔悴,提著一只破竹籃,一看便知是行乞的。她進村后,朝著街口的一戶人家走去,伸出抖顫的右手敲門。開門的是個憨厚的后生,這小子見這陌生的老人氣息奄奄地靠著門框,便急忙扶進屋里,讓她在火爐邊取暖,又立即到廚房里忙起來。等那老嫗步履蹣跚過來時,主人已為她端上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還有一杯家釀的甜米酒。老嫗毫不客氣地吃喝起來……晚上,年輕的主人將家里僅有的一張床鋪收拾停當,服待老嫗睡覺,自已則守著爐了過夜。夜深了屋外寒風怒號,雪越下越大,聽著老人均勻的鼾聲,年輕人寬慰地笑子。倦意襲來,他也進入了夢鄉。大夢中,他見一位美麗的姑娘,身著五彩羽衣,乘風飄飄而來,端莊地站在他面前。姑娘舉著一只銀光閃閃的三角酒杯,引導他來到赤水河邊。姑娘將酒杯高高地舉起,手腕一傾斜,只見一杯晶瑩的酒液灑入河里。接著輕舒彩袖,往河上一劃小伙子頓時聞到一陣陣濃郁的醇香。姑娘此時才笑盈盈地告訴他:“好心人,要記住,年年九月九,下河挑水釀美酒。飲用洗浴,健康長壽。灌溉農田,五谷豐收!闭f完,踏著彩云,冉冉升空而去。
小伙子驚醒來,天已在亮,戶外的風聲已停息,陽光耀眼。他出門一看,積雪盡消,往年渾濁翻滾的赤水河,已變得清澈透明,緩緩向前流去。他驚奇地回到屋里想把老人叫醒,告訴她眼前發生的變化,一看床止的被子整整齊齊,老嫗已不知去向,只有酒香向他襲來,一如夢中。小伙子頓時明白了,他迫不及待地將遇仙女之事告訴鄉親們。從此以后,鄉親們奮力勞作,糧食年年豐收,大家的生活越過越好。每年到九月初九,渾濁的赤河水馬上變得清澈純凈,鄉民們按照仙女的囑咐,從河里挑水釀酒。終于釀出了芳香的茅臺酒。從此前來喝酒買酒的人越來越多,茅臺村又繁榮起來了。
漢代
漢武帝時期南越國所進貢枸醬是為其雛,也是醬香型白酒的前身。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椎結,耕田,有邑聚。”此時夜郎地區已以耕作為主要生產方式,糧食的貯備為釀酒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史記·西南夷列傳》中又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大行王恢擊東越,東越殺王郢以報。恢因兵威使番陽令唐蒙風指曉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醬,蒙問所從來,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廣數里,出番禺城下。’蒙歸至長安,問蜀賈人,賈人曰:‘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庇纱宋覀兛吹阶苑柨h令唐蒙出使南越國起,南越王以枸醬盛情款待,枸醬此時初為漢人所接觸,直至傳至漢朝皇室,漢武帝飲后贊其為“甘美之”,并將枸醬酒定為了貢品,漸為四方諸國所識。
唐代
唐代以來,貴州已是酒鄉,各民族間善于飲酒的習慣促使早年的“枸醬酒”演變成“勾藤酒”北宋朱輔在其《溪蠻叢笑》中曰:“鉤藤酒,酒以火成,不酢不芻,兩缶東西,以藤吸取,名鉤藤酒”。其所吸之酒,即今不去糟之甜酒。所謂酒以火成,表明鉤藤酒系用火蒸制而成。古時鉤藤酒,是用糯米、玉米、小麥等釀成的一種甜酒,需藏壇于窖中數月或數年,后勁較大,飲時需兌水。飲用鉤藤酒不用酒具,而是用以藤管吸飲,每飲一次,兌水一次,直至酒無色無味。北宋末年茅臺村產白酒又叫“風曲法酒”,為曲酒產生奠定了基礎,北宋張名臣《酒名記》中有記載,且在當時已享有盛名。
宋代
宋代之時,“茅臺酒”一詞開始出現。發展至元朝,茅臺村落出現。至元朝中期,醬香型定型據茅臺村存明朝《鄔氏族譜>中所繪鄔氏家族居住地形圖中,便有釀酒作坊。鄔氏于“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隨李化龍部平定楊應龍叛亂后定居茅臺,并開設作坊釀酒”。明末清初,茅臺村釀酒之時在烤過酒的糟中再加入高粱,俗稱“沙”,再進行發酵,烤酒的“糙沙,,工藝,茅臺酒“回沙”工藝初具雛形。“風曲法酒”衍生為“回沙茅臺”后,曲酒問世。
清朝
清朝,貴州地區歷經千余年的白酒釀造發展,夾酒、女酒、窖酒、蓼花酒、刺梨酒等各種工藝的釀造酒層出不窮,品質也各有高低。曾任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的淮安人李宗防在其著《黔記》中載:“咂酒(即釣藤酒),一名重陽酒,以九日貯米于甕而成,他日味美,以草塞瓶頭,臨飲注水平口,以通節小竹插草內吸之,視水容若干征飲量,苗人富者以多釀此為勝,又載:“夾酒,初用釀燒酒法,再用釀白酒法乃成”之釀造方式!懊┐骸笔且环N劣質白酒,而“茅臺燒”是由“茅春”經勾兌、加熱、貯藏而來,其口感和品質明顯優于“茅春”。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茅臺村楊柳灣釀酒作坊參考各種釀酒工藝,用赤河之水釀制玉液瓊漿,最終釀出有別于他處之酒,襲地得名“茅臺”酒。
1990年,三百梯出土了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茅臺偈盛酒’號”石匾額,此為茅臺最早可查的釀酒字號,嘉慶年間又有“大和燒房”。茅臺酒在清朝的興盛發展,與乾隆時期開修赤水河,茅臺村成為黔南重地有關。古語云:“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至嘉慶、道光年間,茅臺村釀制茅臺酒的燒房已經有數十家。清嘉慶《仁懷縣志》中贊譽:“城西茅臺村制酒,全黔稱第一”,道光《遵義府志》中載:“茅臺酒、仁懷城西茅臺村制酒,黔省稱第一,其料用純高梁者上,用雜糧者次。制法:煮料和曲即納窖中,彌月出窖烤之,其曲用小麥,謂之白水曲,黔人稱大曲酒,一日茅臺燒。仁懷地瘠民貧,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清朝學者張國華曾經作《竹枝詞·茅臺村》,其中有云:“一座茅臺舊有村,糟邱無數結為鄰。使君休怨曲生醉,利鎖名韁更醉人。于今酒好在茅臺,滇黔川湘客到來。販去千里市上賣,誰不稱奇亦罕哉o"詩中記錄了當時茅臺村甚多的釀酒燒房和云、貴、川、湘、諸省客商競相前來購買茅臺好酒的盛況,是研究清中、晚期茅臺酒的釀造、營銷等情況的珍貴史料。
“清咸豐四年(1854年)八月二十二日,貴桐梓州楊龍喜、舒明達領導的號軍叛亂,克縣城,旋克仁懷縣,進圍遵義府”。朝廷派兵鎮壓,激戰于茅臺村,頓時茅臺村化為廢墟,興盛的幾十家釀酒作坊、字號毀于兵災,釀酒生產一度中斷。同治元年(1682年),華聯輝在百廢待興的茅臺村首建“成裕酒房”。光緒年間,為了提高川鹽人黔的運輸能力,地方再次疏浚赤水河,加之實行官運商銷的運銷制度,又大力促使了茅臺村釀酒業的發展,“茅春”、“茅臺燒春”以及“回沙茅酒”遠銷各地。
在如今健康至上的時代背景下,國酒茅臺的健康型必然成為其核心競爭力,幾年前,當“國酒茅臺,喝出健康來”這一概念在國內白酒市場上亮相的時候,有人覺得新奇,有人不以為然,有人則將之視為企業吆喝產品的“品牌炒作”,但在如今貴州茅臺酒有益健康的豐富物質成分得到證實,這些都印證了一個毋庸置疑的客觀事實:茅臺酒,是世界上的蒸餾酒中鮮為少見的高品質的健康型白酒。[詳細]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