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被舉世公認為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其中小說中關于酒的描述也不在少數,據稱20回里共出現“酒”字多達580多次。對當時酒文化的研究也有一定幫助。
《紅樓夢》第5回和第11回,曹雪芹特意引出秦可卿房中那幅“海棠春睡圖”兩邊秦太虛寫的對聯:“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 以酒為內涵的對聯能登上一個貴族夫人的閨房繡壁,正說明了飲酒已屬當時上層社會的一種高雅文化。第5回還寫了“萬艷同杯”酒,那是用百花之蕊,萬木之汗,加以麟髓之醅、鳳乳之曲釀制而成,故取名。其實這酒是曹雪芹的虛構,他用諧音來表達對女子薄命的深切同情,“萬艷同杯”其實就是“萬艷同悲”了,這也是為《紅樓攀》主題服務的。
《紅樓夢》中寫酒,寫得最多的要數黃酒,如第38回、41回、63回、75回中,都明確地提到眾人喝的是黃酒。可以說,在這個封建貴族大家庭中,黃酒是其主要飲料酒。如第26回中寫道:“薛潘執壺,寶玉把盞,斟了兩大海碗。”書中還在另外場合寫到“酒缸已罄”,“一壇子酒就吃光了”。“海”是古代特大的酒杯,而且所喝的酒是以缸和壇為容器,如此海量和豪飲,不是喝低度的米酒(黃酒)則不可思議。第63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為賈寶玉做生日,襲人等丫環專門準備了“一壇好紹興酒”,為寶二爺助興,這紹興灑,便是黃灑中的佼佼者。
關于紹興酒,據《呂氏春秋》記載: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紹興已經產酒,到南北朝以后,紹興酒有了較大的發展,素有越酒行天下的說法,到18世紀《紅樓夢》成書的年代,紹興酒更是遐退邇聞名。紹興酒呈琥珀色,即橙色,透明澄澈,純凈可愛,使人賞心悅目;紹興酒有誘人的馥郁芳香。它是一種復事香,是由酯類、醇類、醛類、酸類、羰基化合物和酚類等多種成分組成的;紹興酒的味主要是醇厚甘鮮,是由6種味和諧融合的,這6味即是:甜味、酸味、苦味、辛味、鮮味、澀味。作為黃酒中之上品,紹興酒遠銷至金陵、京華,并成為上層社會達官貴人相互饋贈的禮品和封建貴族之家飲宴之佳品,則是忱沓燒碌摹?
在第53回“寧國府除夕祭宗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這一回中寫到了除夕夜“擺合歡宴”。按我國傳統習俗,在農歷正月初一全家飲用屠蘇酒。 “獻屠蘇酒、合歡湯、吉祥果……”、由于屠蘇酒是多味藥材浸泡而成的建身藥酒,具有祛風寒、清濕熱及預防疾病的作用,晉?宋懔著《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屠蘇酒、膠牙飴”。相傳飲屠蘇酒能辟邪氣,去災保健康。南宋詩人陸游在《除夜雪》中寫道:“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四民月令》記載:“元日飲屠蘇酒,次第當從小起,以年少者起。”這是因為“少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后飲酒。”據記載,“屠蘇是羽帳名,豐貴之家,正月眷屬會羽帳之中,飲此酒以辟瘟疫邪氣。”這是古人預防疾病的一種措施。
第16、62回兩次寫到了惠泉酒:惠泉酒也是一種優質的黃酒,它產于太湖之濱、惠山之麓,是以清澈純凈的惠泉之水釀制而成的,酒質甘潤醇美。據《史記》、《吳越春秋》等書記載,無錫釀酒歷史也有2000年以上。明人馮夢龍的《醒世恒言》中,已寫過“惠山泉酒”之名。清代初年,惠泉酒已是進獻帝王的貢品。1722年康熙帝“駕崩”,雍正繼位,曹雪芹之父在江寧織造任上,一次就發運40壇惠泉酒進京,可見惠泉酒成為賈府這個貴族之家的飲用酒是不足為怪的。
第38回寫了燒酒、菊花酒、合歡花酒:合歡酒,是用合歡樹上開的小白花浸泡燒酒而成的一種藥酒,具有祛除寒氣、安神解郁之功效。描寫林黛玉吃了點螃蟹,覺得心口微微地痛,自斟了半盞灑,見是黃酒不肯飲,便說須得熱熱的吃口燒酒,寶玉忙道:“有燒酒。”便命丫環將那合歡花浸的酒燙一壺來。黛籬玉因多愁善感,身體軟弱,吃了性寒的螃蟹,喝幾口用合歡花浸的燒酒,顯然是最合適不過的。關于燒酒,在《紅樓夢》中也被多次提到,飲燒酒易醉,醉后易滋事生非,所以當糧食歉收時,清政府曾頒過禁令,清高宗乾隆曾特降諭旨:“永禁燒酒”。卻不禁黃酒,這樣在當時上層社會中所喝的保健藥酒,只有用黃酒為酒基配制的,才有可能。據清官資料記載:康熙皇帝特別喜歡用紹興黃酒配的竹葉青藥酒,還寫過一塊匾獎給紹興釀酒作坊。但黛玉喝的合歡酒卻是例外,明確指明的是燒酒。
第60回寫了西洋葡萄酒:襲人依寶玉之命,將一個5寸來高的小玻璃瓶子交與芳官,里面裝著半瓶“胭脂一般的汁子”。廚師柳嫂誤以為是寶玉平時喝的西洋葡萄酒,便忙著取燙酒的器皿“旋子”,準備燙灑,其實芳官拿的是玫瑰露,是一種民間古老的露酒,清代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玫瑰花,甘辛溫,調中活血,舒郁結,辟穢……釀酒亦可。”該酒在清代曾名揚京師。但通過這一段的描寫,也透露了這樣的一個信息,即寶玉平時除了愛喝黃酒也愛喝西洋葡萄酒,而且酒的顏色是“胭脂一般的”。似乎可以推斷,這胭脂一般的汁子定是比較濃郁的紅葡萄酒。
在第93回中寫到果子酒:這是賈芹在水月庵里胡鬧時所喝的灑,果子酒可以用桔子、蘋果、梨、棗、山揸、荔枝及野生水果來釀造,是一種低酒精度,比較平常和便宜的酒,賈芹家境寒素,僅撈了個管管庵子尼僧的差使,喝這種低檔、便宜的酒,符合他的身份。
第17、18回寫了金谷酒;第78回寫了桂花酒;可見種類之多,每種酒都有各自特點。
喝酒要有場面和氣氛,為烘托氣氛,還要行酒令。《紅樓夢》為我們展示了雅與俗、種類眾多的酒令。如牙牌令、占花令、曲牌令、故事令、月字流觴令、擊鼓傳花令、擊鼓催詩令,以及射覆、拇戰等等。《紅樓夢》中的酒令新奇別致,對后世影響巨大,以至酒令花樣翻新,層出不窮。這在后來刊行的《酒令叢鈔》和《紅樓人鏡》中有詳細記載,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的酒文化。
曹雪芹還寫了各式酒具,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嘆。以其質料來分,有金、銀、銅、錫質、陶土、細次、竹木、獸角、玻璃、琺瑯等,形狀更是外目繁多,奇巧別致,不勝枚舉。此外還寫了酒幌、酒肆、侑酒(酒妓)等,可說是集酒文化之大成。
曹雪芹還不止一次地借筆下的人物,介紹了酒的基本知識和飲酒方法。譬如酒除了飲用之外,還可以用來做萊肴的烹調佐料,當中藥的藥引,還可以用來燙衣服(見44回)等。在第8回中,寶玉在梨香院喝冷酒,薛姨媽忙道:“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寫字手打顫兒。”寶釵笑道:“寶兄弟,虧你每日雜學旁收的,難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熱,若熱吃下去,發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以五臟去暖他,豈不受害?”風姐也勸過寶玉,說喝了冷酒手顫,寫不得字,拉不得弓。《紅樓夢》中寫喝酒場面,許多地方都提到要喝熱酒和燙過的酒。而黃酒最適宜于熱飲的,這就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黃酒是賈府的主體飲料酒,也是曹雪芹寫酒時著墨最多的酒種。另外,從科學的角度看,上面兩段有關要喝熱酒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酒喝多了就要醉,曹雪芹在書中多處寫了醉酒,但每一次醉酒的人物、場合都各不相同。他是將“醉”作為人物性格的一種展現,與人物的刻畫、故事情節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于是這種“醉態”就具有一種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價值。
如賈雨村在書中剛出現時,是一個郁郁不得志的知識分子,他的醉,展示了他熱衷于功名利祿的狂態;劉姥姥醉后的一言一行,都與她居于窮鄉僻壤的身份相符,她樸實而又近乎滑稽的舉動,把她老于世故、善于博取他人歡心的性格刻畫的栩栩如生。
尤三姐的醉,則是佯醉,把“淫態”和“醉態”融在一起,就連風月場上的老手賈珍兄弟也把酒給嚇醒了,萬能表三姐在佯醉中的言行,表現了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女性奮力抗爭的剛烈性格。
史湘云的醉則更具一種美學價值。第62回“憨香云醉眠芍花”是這樣描寫的:“臥于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鬧嚷嚷地圍著。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藥瓣枕著。”這給無數人以想像空間,許多畫家都以豐富的想像力繪制了各自心中的醉佳人場面。有紅學者評曰:“世間醉態種種,獨湘云最美。”“看湘云醉臣青石,滿身花影,宛若百十名姝抱云笙月鼓而簇擁太真者。”
曹雪芹之所以有如此豐富的酒的知識,對喝酒場面又描寫得如此精彩細膩,是與他嗜酒如命和少年時代經歷過一段極為富貴豪華的生活分不開的。成年以后,家道已經衰落,住在北京西郊香山的黃葉村,但他嗜酒的習性難改,每天著書均離不開酒,過著“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貧困日子。晚年,生活更加窮愁潦倒,而嗜酒狂放的積習難改。嗜酒也加劇了他的病情,一部《紅樓夢》還沒有寫完,終于在一個除夕之夜溘然逝去,當時還不到50歲。曹雪芹的朋友們曾將他比作放浪不羈而又嗜酒如命的晉朝阮藉。為了喝酒,曹雪芹賣字面、賣物,甚至連標志他旗人身份的佩刀都取下換了酒喝,還自詡為“燕市酒徒”。《紅樓夢》中喝酒場景及有關酒的知識、酒文化內涵的描述,大多源于曹雪芹親身的經歷,所以才寫得那么真實、生動,得體而富有韻味。
另外在《紅樓夢》中,婚喪嫁娶、節日喜慶、生日祝壽、奉迎賓客、慶功祭奠、觀花賞雪、雅結詩社等,都離不開酒事。可見酒在當時的重要地位,在當時就已經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