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度白酒的生產(chǎn),最初出現(xiàn)兩大技術難題,就是“水味”和“渾濁”,難以保持原酒的風格,通過數(shù)年的努力,這兩大難題已經(jīng)解決,并且解決得越來越好。但是,隨著低度白酒的發(fā)展,產(chǎn)量的增加,發(fā)現(xiàn)低度白酒貯存中發(fā)生變化,口味變淡并帶異雜味,隨著貯存時間的增加和貯存條件的差異,這種變化尤甚。為了探索低度曲酒在貯存中質量變化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科學依據(jù),四川省食品發(fā)酵工業(yè)研究設計院、宜賓五糧液酒廠、四川沱牌曲酒廠、四川古藺朗酒廠聯(lián)合對低度曲酒貯存過程中質量的變化進行了研究。低度曲酒的貯存過程中質量的變化,主要是微量成分的變化。采用日本島津GC-TAG氣相色譜儀,自制毛細管柱,對酒中微量成分進行檢測。低沸點醇酯采用直接進樣,低沸點有機酸采用衍生的芐酯化法,高沸點醇酯采用乙醚-戊烷富集提取,共定量出酯類30種、酸類11種、醇類24種、醛酮類5種,取得19800多個數(shù)據(jù)。每隔3個月分析一次,同時結合感官嘗評,從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初步掌握了降度酒和低度曲酒在貯存中微量成分的變化,了解到口感變化的原因,為穩(wěn)定和提高低度曲酒質量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jù)。
(一)低度曲酒貯存過程中芳香成分的剖析
1.酒精含量
貯存過程中酒精含量略有降低,但變化不明顯。經(jīng)過1年時間最高的差0.15%(體積分數(shù)),而最低的僅差0. 07%。酒樣在貯存過程中酒精含量的降低一般系由于揮發(fā)損失。
2.有機酸類
低度酒38%~39%(體積分數(shù))和降度酒為52%~53%(體積分數(shù))所含酸的種類基本相同。濃香型酒(五糧液、沱牌曲酒)酸含量在10mg/100mL以上的為乙酸、己酸和乳酸3種,1~10mg/100mL以下為丙酸、異丁酸、正戊酸、庚酸和辛酸5種。醬香型酒(郎酒)酸含量在10mg/100mL以上的為乙酸和乳酸2種,1~10mg/100mL為甲酸、丙酸、異丁酸、正丁酸、異戊酸、正戊酸和己酸7種,含量在1mg/100mL以下為庚酸和辛酸2種。
各種有機酸含量在酒樣中的排列順序:
(1)五糧液為39%(體積分數(shù))的酒樣 己酸>乙酸>乳酸>正丁酸>正戊酸>甲酸>異戊酸>庚酸>異丁酸>丙酸>辛酸。
(2)五糧液為52%(體積分數(shù))的酒樣 己酸>乙酸>乳酸>正丁酸>正戊酸>甲酸>庚酸>異戊酸>異丁酸>丙酸>辛酸。
(3)沱牌曲酒為38%(體積分數(shù))的酒樣 乙酸>己酸>乳酸>正丁酸>甲酸>正戊酸>辛酸>異戊酸>丙酸>異丁酸>庚酸。
(4)沱牌曲酒為52%(體積分數(shù))的酒樣其排列為38%(體積分數(shù))的酒樣。
(5)郎酒為39%(體積分數(shù))的酒樣 乙酸>乳酸>丙酸>己酸>正丁酸>甲酸>正戊酸>異丁酸>異戊酸>庚酸。
(6)郎酒為53%(體積分數(shù))的酒樣 其排列同39%(體積分數(shù))的酒樣。
低度酒的總酸量比降度酒總酸量增幅稍大一些。在濃香型酒中,乳酸、己酸和乙酸的增幅較大,一般均在1%以上。在醬香型酒中,乙酸、乳酸、正丁酸和丙酸的增幅在1%以上。其酸含量一般均是隨貯存時間的延長而略有增加,其中低度酒的增酸量也略高于降度酒的酸增量。
3.酯類
采用20%DNP+7%吐溫-80混合固定液涂漬的毛細管柱(65m×0.32mm)直接進樣法分析名優(yōu)低度酒中的低沸點成分;10% PEG20M固定液涂漬的毛細管柱(61m×0.32mm)濃縮預處理法分析酒中的高沸點成分。共定性酯類33種,定量30種。各種酯的含量差別相當大。含量最高的有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4種,含量最低的有乙酸異丁酯、丙酸甲酯、丁酸戊酯、苯甲酸乙酯等微量酯類。
五糧液、全興大曲酒、沱牌曲酒、郎酒高、低度酒中主要酯類含量大小依次為:
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五糧液)
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全興大曲酒、沱牌曲酒)
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郎酒)
庚酸乙酯>辛酸乙酯>棕櫚酸乙酯>亞油酸乙酯>油酸乙酯(五糧液)
辛酸乙酯>庚酸乙酯>棕櫚酸乙酯>>亞油酸乙酯>油酸乙酯(沱牌曲酒)
己酸異戊酯>棕櫚酸乙酯>亞油酸乙酸>油酸乙酯(郎酒)
上述名優(yōu)酒中主要酯類的含量大小順序,每隔3個月分析1次,共分析5次,其排列順序不變。
低度曲酒經(jīng)過一段時間貯存,其酯類普遍降低。變化最大的是低沸點酯類。低沸點酯類中己酸乙酯等酯類變化最大,乙酸乙酯、丁酸乙酯等酯類變化最小。這也許是造成低度曲酒貯存后“味寡淡”的原因之一。
低度曲酒貯存過程中,其高沸點酯類(如庚酸乙酯、辛酸乙酯、棕櫚酸乙酯等)變化微小,但總的是略呈降低趨勢。
4.醇類
醇類的剖析,也采用與酯類相同的方法和色譜柱,共定量出名優(yōu)酒中24種醇類。這些醇在高、低度曲酒中含量相差很大。特別是郎酒中正丙醇含量達到130mg/100mL以上,若是高度郎酒則達到210mg/100mL以上。
含量最大的是異戊醇、異丁醇、正丙醇等,最小的是高沸點醇類,如庚醇、環(huán)己醇等。通過貯存后分析,醇類在名優(yōu)酒中含量大小順序為:
異戊醇>正丙醇>異丁醇>仲丁醇>正丁醇(五糧液)
異戊醇>正丙醇>異丁醇>正丁醇>仲丁醇(沱牌曲酒)
正丙醇>異戊醇>正丁醇>仲丁醇>異丁醇(郎酒)
低度曲酒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貯存,其醇類普遍略呈上升趨勢,但總的變化不大。低沸點醇類比高沸點醇類上升稍明顯一些。變化最大的是異戊醇和正丙醇等醇類。變化較小的是高沸點醇類。
5.乙醛、乙縮醛和雙乙酰
不論是降度曲酒或是低度曲酒,經(jīng)貯存,乙醛含量降低,即隨著貯存時間的增加,乙醛含量降低。這是因為乙醛沸點低(21.5℃),在貯存過程中乙醛易揮發(fā)所致。此外,在貯存過程中,乙醛也有可能被還原生成乙醇;縮醛和雙乙酰的生成也要消耗少量乙醛。 而乙縮醛含量隨貯存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例如酒度為39% vol的五糧液經(jīng)1年貯存,乙縮醛含量從16.9mg/100mL增加到17.46mg/100mL,38% vol的沱牌曲酒從16.06mg100mL增加到16.81mg/100mL,高度曲酒也有這樣的規(guī)律。
雙乙酰含量隨貯存時間的延長略呈下降趨勢,但變化很少,例如,52% vol的五糧液經(jīng)1年貯存,雙乙酰含量從5.64mg/100mL降到5.30mg/l00mL。
雙乙酰是由乙醛和乙酸反應而成:
CH3CHO+CH3COOH→←CH3COCOCH3+H2O
乙醛 乙酸 雙乙酰 水
由于貯存期延長,乙醛含量減少,根據(jù)化學平衡規(guī)律,化學平衡向左移動,乙酸含量增加,相應的雙乙酰含量也應減少。此外,在貯存過程中,極小量雙乙酰也許被還原生成醋(酉翁),雙乙酰沸點也不高(沸點87℃)而產(chǎn)生揮發(fā)現(xiàn)象,這些原因均消耗雙乙酰而使之含量降低。
(二)芳香成分的變化對酒昧的影響
1.不同貯存期曲酒的感官品評
為了解不同貯存期曲酒口感的變化,在取樣檢測微量成分的同時,即每隔3個月取樣進行感官品評。
從嘗評結果看,降度酒(瓶裝)只要密封較好,貯存1年口感基本無大的變化;低度酒即使密封較好,貯存9個月后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愉快味道,隨著貯存時間增加,這種味道會加重,酒味也隨之變淡,這是由于酒中微量成分的量比關系變化所致,與檢測結果吻合。
2.有機酸變化對酒質風味的影響
從色譜檢測結果看,降度曲酒和低度曲酒在貯存過程中有機酸大多呈增加趨勢。在濃香型曲酒中,乳酸、己酸增加較大,其次是乙酸和丁酸;在醬香型曲酒中,乙酸、乳酸、正丁酸、丙酸增加較多。“氧化”和“水解”反應是低度曲酒貯存中有機酸增加的途徑。低度酒比降度酒增加幅度更大,這是引起口感變化的重要因素。
有機酸含量的高低,是酒質好壞的一個標志。在一定比例范圍內,酸含量高的酒質好;反之,酒質差。瓶裝酒,本來出廠時就已勾兌好,微量成分平衡、諧調,但經(jīng)貯存后,由于酒中有機酸的增加,使酒中酸、酯等微量成分平衡關系破壞、失調,引起了酒質的變化。
3.酯類變化對酒質風味的影響
降度酒和低度酒經(jīng)貯存后,酯類含量普遍降低,這與原度酒(高度酒)的貯存結果相反。這是一個新的發(fā)現(xiàn),而且隨著貯存時間的延長,酯類含量減少也隨之增加。低沸點酯類中以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等酯類變化最大,高沸點酯類變化微小,但呈下降趨勢。
從色譜檢測數(shù)據(jù)來看,以五糧液為例,低沸點酯類總量,39%(體積分數(shù))的酒從447.17mg/100mL降低到417.58mg/100mL; 52%(體積分數(shù))的酒從549.40mg/100mL降到466.05mg/100mL;沱牌曲酒38%(體積分數(shù))的從307.76mg/100mL降到215.70mg/100mL,52%(體積分數(shù))的從462. 64mg/100mL降到427.70mg/100mL。總酯的降低量與原酒(貯存前)中酯的種類和含量密切相關。醬香型低度酒酯類的降低幅度更大,39%(體積分數(shù))的酒,低沸點酯類從466.05mg/100mL降到375.05mg/100mL,降低了近100mg/100mL。而53%(體積分數(shù))的郎酒,總酯僅降低50mg/100mL左右。由此可見,一般來說,低度曲酒在貯存中低沸點酯類的減少速度比降度酒或高度酒快。酯類減少,酸類增加,酸酯比例失調,是低度曲酒貯存后口感變淡、出現(xiàn)不愉快氣味的主要原因。
酯類在曲酒中存在著下面的平衡關系:
RCOOR‘(酯)+H2O←→R‘OH(醇)+RCOOH(酸)
這個反應是可逆的,當酒中乙醇含量較高,酸的含量也足夠,反應趨向酯化方向。但當原酒度加漿降低,特別是降至低度酒后,酒中酯、酸含量減少(與原度酒或高度酒比較),乙醇含量也減少。而水的比例增加很多,促使酯類的水解,造成酯類含量減少,酸類含量增加。當然,這個反應是十分緩慢的,通過1年多的跟蹤檢測,這個反應確實存在。酒中酯化和水解的物理化學機理十分復雜,如何阻止或盡量減少這個水解反應,是低度曲酒保持質量的重要措施。有待今后進一步探索。
4.醇類變化對酒質風味的影響
低度酒和降度酒經(jīng)過一段時間貯存后,其醇類普遍呈上升趨勢,這與水解反應式相符,但總的變化不如酸、酯大。醇類的增加,特別是異戊醇、正丙醇等醇類的增加,加之酸、酯平衡失調,導致酒中出現(xiàn)不愉快的氣味。
5.醛酮類變化對酒質風味的影響
色譜檢測結果表明,無論是降度酒還是低度酒,經(jīng)貯存后,乙醛含量降低,隨著貯存時間的延長,乙醛降得越多。乙縮醛則相反,即貯存時間越長,含量越高。這是因為乙縮醛是由乙醛和乙醇經(jīng)縮合而成的:
CH3CHO+2C2H5 0H→CH3CH(OC2H5)2+H2O
乙醛 乙醇 乙縮醛 水
在降度酒、特別是低度酒中,乙醇濃度低,醇醛縮合的速度也較慢。
雙乙酰含量隨貯存時間的延長呈降低趨勢,但變化較少。
綜上所述,低度曲酒是酸、醇、酯、醛、酮等成分的有機混合體,其成分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平衡規(guī)律而構成一個平衡體系。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降度酒和低度酒在貯存過程中質量變化較大,酒中有機酸增加,酯類減少,醛酮類也有上升趨勢,酸、酯、醇、醛、酮含量和比例的變化是低度曲酒貯存后口感變淡和出現(xiàn)不愉快味道的根本原因。降度酒和低度酒,由于乙醇和水比例的重大變化,造成很多醇溶性的微量成分在低度酒除濁過程中減少,酯類的緩慢水解及醛類的緩慢氧化反應使酒中酸、醇增加,酯類減少。因此,在生產(chǎn)詆度曲酒時要注意:(1)白酒不宜無限降度,特別是名優(yōu)曲酒更應保持自己的獨特風格;(2)影響低度曲酒貯存中質量變化的因素眾多,如貯存條件(溫度、光照、包裝容器、密封程度)、加漿水質量(金屬離子或非金屬離子)、除濁方法(冷凍、不同吸附劑)等,應引起生產(chǎn)廠家的重視。
上一篇:白酒貯存過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
下一篇:鳳型酒風格質量與酒海貯存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