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鳳酒的傳統貯存容器為酒海,它與一般用陶壇為貯酒容器有何差異呢?西鳳酒廠曾進行了對比試驗。取貯存3~6個月的新酒勾兌一批酒樣,分別盛轉入2個5t酒海和2個500kg陶壇。將1個酒海和陶壇放在常溫酒庫內,另一對則放在保溫(冬季室溫不低于18℃)酒庫內。每半年取樣一次,分別做理化測定和感官品評。
(1)用酒海貯酒,隨著貯存期的延長,總酸和總醛有較多的下降,而在陶壇中基本不變。總酸下降與酒海涂料內含石灰粉有關。
(2)從感官品嘗結果看,在常溫下貯酒時間短時,陶壇酒質優于酒海酒,但貯存17個月則反之。保溫貯酒有利于加速酒老熟,可是在酒海中貯酒時間長會使酒色變黃,且產生特有的酒海雜味。
(3)為了證實西鳳酒固形物較高的成因,用新酒分別盛裝入小釉壇和10kg容量的小酒海中,定期測定固形物含量,貯存4個月,酒中固形物含量用酒海貯存的從0. 015g/L增加到2.131g/L,用陶壇貯存的卻沒有什么變化。說明固形物的增加來自酒海涂料中的可溶物,這與在研究西鳳酒香氣成分時發現的乙酸羥胺、丙酸羥胺化合物有關,該兩種化合物被認為是酒中乙酸和丙酸與酒海涂料成分作用所產生。
(4)酒海和陶壇某些經濟指標的對比情況是,貯酒年均損耗率,酒海為2%~3%;普通陶壇據資料介紹為6%~9%;貯酒占用庫房的面積,酒海要比陶壇少。
酒海貯酒容器有一定的優點,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故有人建議做些調整,如先在酒海中貯存一段時間后再轉放入陶壇中貯存。
(三)貯存時間與酒質的關系
在酒類生產中,不論是釀造酒或蒸餾酒,都把發酵過程結束、微生物作用基本消失以后的階段稱為老熟。老熟有個前提,就是在生產上必須把酒做好,次酒即使經長期貯存,也不會變好。對于陳釀也應有個限度,并不是所有的酒都是越陳越好。酒型不同,以及不同的容器、容量、室溫,酒的貯存期也應有所不同,而不能單獨以時間為標準。夏季酒庫溫度高,冬季溫度低,酒的老熟速度有著極大的差別。為了使酒有一定的貯存時間,適當地增加酒庫及容器的投資是必要的。應該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確定合理的貯存期。有人曾將不同香型名優白酒貯存在相同的傳統陶壇中,利用核磁共振設備,測定白酒氫鍵的締合作用,稱為締合度;同時還進行了白酒的一般常規分析,測定氧化還原電位和溶解氧等變化。但尚不能說明酒質的好壞和老熟的機理,還應以嘗評鑒定為主要依據,并結合儀器分析,才可了解貯存過程中白酒風味變化的特征,以便提供酒廠決定每種香型白酒老熟最生時間的依據。
上一篇:低度白酒貯存過程中質量的變化
下一篇:貯酒容器、時間對酒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