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現(xiàn)在的白酒價格都有明確的標(biāo)明,大家也能在市場上看到參考價,可是中國的白酒可是從幾千年前就存在的,那時的白酒是怎樣交易的,古代的酒價又如何呢?
一:漢代時期
漢昭帝時開始為酒設(shè)專稅,規(guī)定每升酒賣四錢,一斗酒是四十錢。《九章算術(shù)》說漢宣帝時酒價“今有醇酒一斗,直錢五十;行酒一斗,直錢一十。”每斗酒賣十到五十錢。當(dāng)然,這是一般酒的酒價,美酒當(dāng)不如是。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
二:唐代時期
唐德宗建中年間有“置肆釀酒,斛收直三千”(斛,中國舊量器名,亦是容量單位,一斛本為十斗,后來改為五斗),說明杜甫的詩是有依據(jù)的。
不過在唐詩中屢可見到“斗酒十千”的詩句,如王維“新豐美酒斗十千”、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崔輔國“與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錢”、陸龜蒙“若得奉君歡,十千沽一斗”、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等等。對于唐詩中“斗酒十千”的說法,宋人王懋在《野客叢書》中解釋說:斗酒十千是借用曹植“美酒斗十千”的典故,意在贊譽(yù)美酒,而非確指唐代美酒的真實(shí)價格。
三:宋代時期
《宋史·食貨志》這樣說道:“自春至秋,釀成即鬻,謂之小酒。其價自五錢至三十錢,有二十六等;臘釀?wù)翦鳎蛳亩觯^之大酒,自八錢至四十八錢,有二十三等。”文中的“小酒”,當(dāng)是用傳統(tǒng)工藝釀造的黃酒類,平均一升約為十八文,“大酒”很可能是采取蒸餾工藝制成的燒酒類,故價格貴一些,平均一升約二十八文。
見于宋代文獻(xiàn)記載的最高酒價,是《四明續(xù)志》上說的,在宋理宗時,慶元府(今寧波)煮酒“一瓶價約八百文,一瓶三升”。
四:元代時期
據(jù)元人劉詵的《萬戶酒歌》記載:“城中禁釀五十年,目斷吹秫江東煙,務(wù)中稅增價愈貴,舉盞可盡官緡千。”可知元時官酒價格是高于宋的。
五:明代時期
明代是歷史上酒風(fēng)盛行的朝代,國都里的酒樓、酒肆比比皆是,市井之上,酒幌隨處飄揚(yáng)。高啟《京師苦寒》:“陌頭酒價雖苦貴,一斗三百誰能論。”由此看來,明代酒價也是不低的。
華亭(今上海松江)有一酒家,酒的銷售價格倒是很低,可是質(zhì)量甚差,有人飲了大呼上當(dāng),于是賦《行香子》詞嘆道:“浙右華亭,物價廉平。一道會,買個三升。打開瓶后,滑辣光馨。教君霎時飲,霎時醉,霎時醒。聽得淵明,說與劉伶:這一瓶,約莫三斤。君還不信,把秤來稱。有一斤酒,一斤水,一斤瓶。”
六:清朝時期
蘇州一帶有這樣的記載:“每粳米一石得酒八十余斤,約賣銀二兩四五錢”,按當(dāng)年的銀錢比價,燒酒合每斤二十五文。
光緒十七至十九年,酒價最廉時,燒酒每斤四十余文。光緒二十年后,燒酒一斤就由百文增至二百文。宣統(tǒng)時,又稍昂貴,而酒愈劣。
由于每個朝代釀造白酒的工藝不同,品種不同,貨幣值也不同,就如同現(xiàn)代的酒價無法與唐代的進(jìn)行對比,也正是因?yàn)檫@些因素,酒價格有高低區(qū)分也是正常的現(xiàn)象。
上一篇:白酒包裝大部分都是紅色和黃色是為什么?
下一篇:中國酒文化之從江的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