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臺作為中國白酒中的國酒,也是世界三大著名蒸餾酒之一,在國內外享有盛名,茅臺有著神秘悠遠的歷史 ,見證了中國白酒的發展歷程,建國以來,無數次重要大活動,茅臺酒都被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領導人,自古而今,向往茅臺、贊美茅臺的文人墨客不計其數,而其中83年初至86年間的醬瓶茅臺酒更是非常珍惜,今天我們的文章就來了解一下醬瓶茅臺酒歷史。
醬瓶茅臺為20世紀八十年代的特殊產物,為當年國宴專用或國家特用酒,此醬瓶茅臺外施麻黃釉,色澤穩重,通透光瑩,瓶底收口露胎,瓶身略瘦,較為罕見,此酒為中國白酒收藏中的珍惜之作,也可以看做中國白酒收藏的里程碑。
醬瓶茅臺入口溫和,難以置信的圓潤,帶來古典之美的同時又迸發出年輕的氣息,醬瓶茅臺作為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其特殊之表現形式成就了一個特殊品種的輝煌,可謂是一滴沾唇人已醉!
其實黃色在明清時期被認為最尊貴的顏色,因此黃釉也為被控制最嚴格的一種顏色,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民謠不許生產。因此醬瓶茅臺用此顏色,常常被用于宴請外國元首,或被作為國禮贈與外賓,令很多異邦元首沉醉其間。
83年初至86年底之間的醬瓶茅臺酒質優于同期生產的白瓷瓶裝灑。因其醬色瓶體,俗稱“醬茅”。屬非賣品,市面上沒有流通過,民間存量少,稀缺、珍貴。 醬茅特點:瓶蓋上方薄膜壓鑄“茅臺”暗字,清晰可見,用手觸及有凹凸感;瓶體封口紅色塑膜顏色較沉、暗紅、光滑、有光澤。不易制假,醬色茅臺也被稱為“史上最老的茅臺”。
83年12月,貴州省糧油進出口公司下文通知,同意從1984年1月起,貴州茅臺酒外銷包裝瓶蓋全部改用扭斷式防盜鋁蓋,取消原來的絲帶和小標簽。輕工業部也下文將茅臺酒的釀造工藝列為輕工業系統第一批科學技術保密項目。
當年,貴州茅臺酒廠獲得貴州優質產品獎,《貴州茅臺酒標準》再次制定。
1986年4月,國家主席李先念訪問朝鮮,在平壤向金日成主席贈送了茅臺酒,6月茅臺酒珍品豪華型包裝獲“亞洲之星”國際包裝獎。
10月,第十二屆國際食品博覽會在法國舉辦,“飛天牌”茅臺酒榮獲金獎,這是茅臺酒第三次獲得國際金獎,新中國成立后第二次獲得國際金獎。
名酒收藏愛好者陳先生看到醬瓶茅臺時說道:“我聽說過這種黑醬茅臺,但還是第一次看到,其他的茅臺都是白色瓷瓶,而這瓶茅臺十分特殊——通身都是醬色,正是這種與眾不同的顏色決定了其特殊性,這瓶茅臺是地方國營黑醬茅臺,出廠至今已有30多年,度數為53度,當年是國宴的特供酒,在民間存量很少,“有色”的茅臺屬于“稀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