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現有文字可考,祭祀活動起源于原始社會后期的父系社會。大致分為祭天地、社、祖、灶幾種。在酒沒有出現之前祭祀主要用水,稱之為玄酒,古時候用于祭祀的酒,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普通釀制的酒,另一類是在釀造的時候把郁金香草搗成汁和糧食一起進行釀造,所生產的酒有一股天然的香味。
普通酒的釀造一般要用到糧食和泉水,因為原料配比的不同以及釀造時間長短有別,所產生的酒的顏色和濃度都不一樣。古人一般把這類酒按顏色和酒味的濃淡不同分為五類,并分別給取了名稱。濃度越低的,越清亮,也越珍貴。
與祭祀相關的禮儀有一整套的規定,除了對使用的酒有所規定以外,對盛酒的器具也有規定。
商周文化的核心是禮制文化,祭祀是禮制文化的重要內容。通過青銅器保留下來的金文中有大量祭禮內容,有些可以與典籍文獻所記相印證,有些則補典籍之失載。上古時期的祭禮分兩大類,一是祭祖禮,一是軍禮。祭祖禮又包括周期性的遍祭祖先的祭袓禮和對近祖的祭典,軍禮中最重要最隆重的是獻俘禮。
上古時期,尤其是西周時,在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中,最為重要的事項就是“尸祭”。什么是“尸”呢?“尸”是在祭祀時,由人扮演的所要祭祀的祖先或神明。“尸”這一角色的挑選有嚴格的規定。國家級的祭祀活動一般由大臣來擔任這一角色;普通人的祭祀活動大都是祭袓先,這時一般從亡者的孫子中找人來扮演這一角色。“尸”的作用很重要,無論原來是什么身份,一旦成為“尸”,在祭祀時他們所代表的就是祖先或神明,一國之君也要向“尸”行禮,向“尸”獻上酒和其他祭品。“尸”端坐在祭壇之上,參加祭祀的人都跪在下面,仿佛真的是祖先或神明從另一個世界來到了這里。“尸祭”對后來的戲劇有著很深刻的影響。
祭祀是有規模大小的區別的,規模大小一般用獻酒的次數來區分。祭祀袓先的規格最高,有九次獻酒;祭祀天地神明的其次,有七次獻酒;祭祀山)I丨江河等自然神靈有五次獻酒。
依據古代文獻記載,在距今2500年的周代祭袓活動中,酒起著這樣的作用——在每次祭祀之前,都有專人來準備祭祀所用的酒。普通的酒和帶有香氣的酒都要準備。普通的酒,不同品種的都要準備一定的數量,當時一次祭祀所用酒的總量在150升以上。同時盛放。
重慶中山古鎮在長街上擺放酒桌,請游人和本地居民享受酒宴,窖迎新春。和舀取酒的器具也要準備好,舀取酒的器具一般為玉質或者至少柄是玉質的。
祭祀開始時,相關人員入場后,第一個環節就是將帶香氣的酒灑在地上呼請神的降臨——古人認為神靈對香氣很敏感,當酒灑在地上后,香氣很快散出,很容易將神靈吸引來——只見國君用玉質的舀酒器具從盛酒的容器中舀出帶香氣的酒,遞給在神壇上扮演最古老的祖先的“尸”,“尸”先灑一部分祭酒在地上,自己再喝一小口,剩下的放到祭臺上。接著是王后向“尸”獻酒,“尸”重復一遍之前的程序。然后國君和王后再給其他的“尸”以同樣的方式獻酒。這個過程是為了呼請神的到來,當儀式完成后,人們認為所祭祀的神已經來到現場。接下來是向神明奉獻豬、牛、羊等犧牲品。之后伴隨著音樂聲,國君和王后分別從兩邊向“尸”獻酒,并讓“尸”享用一些食物。然后國君和王后會再向“尸”獻酒,這時所獻的酒較為清淡,是用來漱口的——古人有飯后以酒漱口的習慣。這時大臣們再紛紛向國君和王后獻酒,飲過酒后,國君和大臣們跳舞給“尸”看,以表示國力很強大。之后王子等來給“尸”獻酒。“尸”也為王子、大臣等滿酒,完成后就退出,完成“尸”的整個“演出”。
在這樣的祭祀活動中,酒不僅是人神溝通的催化劑,而且貫穿了人神溝通的全過程。
上一篇:新年喜吃苗家“姑娘酒”
下一篇:英國人都喜歡姜味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