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文,男.1958年11月出生,大專學歷,1982年參加工作,現為湖北稻花香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中國白酒國家級品酒師,國際管理體系貫徹實施優秀管理者代表,首屆中國白酒科學技術大會優秀科技專家,宜昌市國際管理認證認可促進會理事,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白酒分會技術委員會委員。
作為全國白酒行業十強和國家大型工業企業,稻花香擁有白酒行業最頂尖的人才和最先進的技術。在車間,生產的各個環節有序進行;在科技中心,各項技術研發有條不紊。而指揮這套生產和科技系統高效運行的司令官,正是被譽為“涵蓄雋永,文才兼備”的稻花香酒業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謝永文。
謝永文是最早追隨蔡宏柱創業的稻花香創始人之一,也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因為他最年輕,當初上山劈柴下山挑水進城賣酒的體力活自然更多的落在他的肩上,他從不叫一聲苦,干起事來總是風風火火,精力十足。
隨著企業的逐漸壯大,他開始從事更為復雜的技術領域的工作。稻花香最初釀出來的酒,因為質量低劣,喝了口干、上頭,被人們戲謔為“擺頭大曲”。他受不了這種嘲諷,骨子里不服輸的他屢上四川“偷”學技藝,并不斷加以研究創新.使產品的質量得到提升,不僅成功解決了口干、上頭這些毛病,也因為其價格和質量上的優勢很快取代了暢銷的四川高梁酒。
這次成功不僅給企業帶來了可觀的效益,也給了謝永文很大的觸動,他覺得光是跟風,模仿別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他決心立足龍泉的生態優勢,結合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開發具有鮮明特色的自主品牌來闖蕩市場。
謝永文深知,稻花香要在市場立足,沒有自己與眾不同的風格特征不行,他將師從五糧液的技藝與龍泉天然的生態環境相結合,開始探索具有稻花香特色的釀造工藝。他帶領工人從基礎做起,研究培養己酸菌液、曬制黃土,培植富含己酸菌等有效菌種的窖泥,親手夯筑窖池……從調節菌液酸度到糊窖,每項工作都注入了他獨到的新工藝、新技術。5年時間,他為稻花香建起了1000多口優質窖池,夯實了稻花香的釀酒基礎;曲是酒之母,這項技術對當時的稻花香人來說是一片空白。他憑著一股子鉆勁,帶領工人,研究踩制“包包曲”。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和實踐,第一批稻花香成品曲出來了。
就這樣,他一步步探索,一項項創新,將傳統的五糧液工藝與龍泉的天賜泉水結合,將高價引進的千年窖泥和自主研發的“包包曲”結合,最終形成了稻花香“多糧型、復合香、陳酒味”的典型風格特征,賦予了稻花香“絕代佳釀、國韻天香”的風格。
謝永文是一個扎實的釀酒師,一個出色的品酒師,也是一位追求完美的調酒師。1992年,稻花香酒只有38度和52度兩個類型的單一產品,年銷售收入105萬元。1994-1996年,他一年一個新產品,相繼開發了38度精品酒、52度精品酒、38度禮品酒等產品投放市場。1998年,研制開發了42度家宴酒,暢銷湖北、江蘇等地,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兩省當年創銷售收入2.3億多元,企業當年創銷售收入4.9億元,比1992年增長460多倍。
如果說上述系列的開發為稻花香搶占市場做出了巨大貢獻,那么,1998年28度超低度稻花香酒的開發則不僅產生了巨大的市場效益,更是他挑戰行業極限、激發自我潛能的神來之筆。
28度酒比國家標準中規定的最低酒精度(35度)還低,不但要求有典型的復合香氣,而且要求口感綿甜、爽凈、甘洌,這對白酒勾兌技術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他組織科研人員進行技術攻關,做了上千個100毫升的小樣,經過上百次的反復試驗,最后終于找到了最合適的方法。28度酒當年在福建和廣西銷售,短短五個月就突破了一千萬元;隨后的29度、32度、33度等低度酒開發起來就得心應手。超低度濃香型稻花香酒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市成為暢銷不衰的主導產品。從1998年研制開發成功35度以下的超低度酒以來,超低度酒創銷售收入近10億元。2000年,他主持研發了33度稻花香珍品2號投放廣東市場,銷售額年年上升;2005年,銷售收入近兩億元,到2006年仍然是暢銷產品。
幾千年來,飲酒與健康的爭論就從未停止。為了健康喝好酒,好酒喝出健康來,這是消費者的需求,更是白酒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謝永文敏銳地感知到這一趨勢,從2001年開始,他與中國著名科學家、世界第四統計力學創立者金日光先生合作,經過6年的潛心研究,研發出稻花香活力型酒,獨具抗醉、醒酒、護肝的神奇功效,成為消費者競相追逐的高檔酒、健康酒。
作為稻花香酒業公司副總經理和總工程師,謝永文不僅要主持產品的設計研發,更要負責整套科技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1997年,他帶領化驗室的工作人員,投資70多萬元,購置檢測設備40臺(套),工作室面積由十多平米擴大到100多平方米,實現了小作坊的“鳥槍換炮”。同年,稻花香建立了IS09002國際質量管理體系,使稻花香(一個鄉鎮企業)的產品質量管理走在了白酒行業的前列。謝永文還與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聯合,開發出一套由電腦控制的勾兌系統進行成品酒勾兌,計數模塊是從美國進口的,當時是最為先進的,大樣和小樣的一致性提高到96%以上,有效地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和勞動強度,成為湖北省最早應用程控勾兌的企業,為湖北省的白酒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隨后,稻花香幾乎是一年一個跨越,一年一個高度:
1998年,稻花香釀酒車間搬遷,擴建。1999年,引進SRO螺旋卷式反滲透純水生產設備。2001年,研發大循環勾兌法,保證每批酒質量的一致性。2003年,通過IS09001的換版認證,通過IS0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
2005年,稻花香興建“l51”工程。2006年,建立IS09001,IS014001和HACCP三體系的聯合管理體制。2007年,研究設計“白酒生產管理自動控制系統”,通過湖北省科技廳組織的重大成果鑒定。2007年“稻花香活力型酒的生產工藝研究和保健作用及作用機理的研究”通過了湖北省科技廳組織的重大成果鑒定……
在這一項項成果和突破的背后,都有著謝永文夜以繼日的帶頭攻關、反反復復的辛勤實驗、埋頭苦讀的挑燈夜戰,往來奔波的論證考察。如今,稻花香科技隊伍已經成為一支素質優異、裝備精良、作風硬朗、保障有力的王牌正規軍,而他正帶領這支隊伍,為實現稻花香“百億企業、百年品牌”的宏偉目標奮勇前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雖然性格內向,為人低調,但他默默耕耘的豐碩業績卻得到了業內和社會高度肯定。他先后有12個成果獲縣、市科技進步獎,其“白酒勾兌成型計算機集散控制系統”獲宜昌市科技成果一等獎。
憑著在白酒行業的突出業績和卓越貢獻以及巨大的社會影響力,謝永文于2004年1月始任政協宜昌市夷陵區第二、三屆委員。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他繼續嚴格要求自我,在立足崗位創造佳績的同時也充分利用政協平臺為民謀福、回報社會。2004年,他提交了《龍鳳山上要綠化))的提案,龍泉鎮人民政府隨即組織企事業單位捐款6.4萬元,植樹8萬多株,實現了龍泉標志性景點的高標準綠化;2005年,面對家鄉河流的環境污染,他提交了《柏臨河流域污水亟待處理》的提案,受到各級政府關注,組織專家論證,制定規劃,并于當年實施興建了北陵紙廠和稻花香兩項大型污水處理廠,稻花香人工湖又恢復了她的清秀和嫵媚;2006年,他再次為家鄉發展環境奮筆揮就《盡快興建曉鴉路柏臨河大橋》的提案,如今“151”大橋傲然跨立柏臨河上,連接起致富的通途,把龍泉的美酒、柑橘送向遠方。
“謝永文富了,可他沒忘本”。鄉親們如是說。家鄉的路橋修建、綠化環境、水管鋪設都有他的捐贈。甚至遠到湖南受到洪水的侵襲,他也不忘捐款捐物,為災區人民盡一份愛心。有人笑話他,說他是錢多了沒處花,也有人說他傻,不知道把錢自己留著。可鄉親們說,這就是謝永文,從農村里走出并且從來沒有忘本的謝永文。
是的,這就是謝永文,一個對專業無比精通,對企業無限忠誠,對社會高度負責,對人民滿懷赤誠的政協委員謝永文。涵蓄雋永兼文才,稻花香里謀華篇,何懼辛勞與險阻,釀得甘露撒人間。
首屆中國白酒科學技術大會優秀科技專家;第五屆宜昌市優秀專家;夷陵區專業拔尖人才;2005~2006年度全國食品安全工程技術先進個人;國際管理體系貫徹實施優秀管理者代表。
《計算機自動勾兌技術在酒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素峰渺靄晨煙青——創稻花香品牌的核心價值紀實》;《中國白酒業未來五年的三大變局》,《構筑中國白酒業“十一五”時期的三大戰略》,《三峽資源凸顯白酒發展大趨勢》;《打造信譽經濟,做強民族品牌價值——淺析稻花香品牌價值與信譽建設》,《沒有永恒,只有創新——淺析中國香型白酒的發展與趨勢》,《自動控制系統在白酒生產中的應用》。
國家相關部門在80年代就提出了白酒從高度向低度轉變是未來發展趨勢。不僅適應了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而且也利于與國際接軌。如今,白酒消費低度化,許多酒廠也相繼推出低度產品,但并不是每種酒都可以低度。[詳細]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