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煥,男,漢族,1949年7月24日出生,大學學歷,中共黨員,現任陜西省太白酒業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全國食品行業質量管理優秀領導者,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商業服務業功勛人物,陜西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十一屆人大代表,寶雞市人大代表。陜西省釀酒協辦會副會長、陜西省流通協會副會長、陜西省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陜西省食品企業協會常務理事、陜西省商業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國酒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釀酒科技》編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張吉煥,一個魁梧、憨厚而又慈祥、和藹的關中漢子,耿直、厚道、堅毅是他的秉性,敬業、勤奮、進取是他的精神。
“我老張是屬牛的,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我將用牛的精神做出牛的奉獻,把太白酒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張吉煥如是說。
1998年,時任陜西眉縣財政局長兼地方稅務局長的張吉煥被派往面臨破產的陜西省太白酒廠兼任廠長。半年后,組織上為了能讓其專心搞好酒廠的工作,張吉煥被免去了所有行政職務,成為太白酒廠的專職廠長。從官場到商場,從政府官員到企業負責人,對于組織這一決定他一時難以接受?深I導把話說得很絕:“酒廠需要你!”他深知,工作的需要是一個共產黨人的天職,服從組織決定是自己應盡的本分。
張吉煥出任陜西省太白酒廠廠長之時,面對企業累計虧損2228萬元,拖欠銀行利息690萬元和國家稅款1239萬元的危難局面,勵精圖治,抓住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要問題,先后提出了一整套適合企業發展的工作思路,確立了治廠方針、質量綱要、營銷理念和發展規劃。這些創新舉措的推行,為企業扭虧脫困和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使瀕臨破產的企業煥發了生機,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疤住迸铺拙粕虡吮徽J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陜西著名商標。太白酒業公司先后榮獲中國白酒工業百強企業、全國釀酒行業百名先進企業、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輕工業卓越績效先進企業、中國商業名牌企業;太白酒榮獲“中國優質酒銀質獎”、“陜西名牌產品”、“原產地域產品”等稱號。
在企業這些年摸爬滾打、殫精竭慮的經營實踐,使張吉煥深深懂得“先有市場,后有工廠”的道理。他常說:“企業要發展,市場是關鍵。市場是產品競爭的前沿陣地,更是企業生存的土壤,再好的產品,沒了市場,企業就會垮臺。“太白酒這幾年之所以能有跨越式發展,能快速躋身全國白酒100強行列,從某種意義上說,最重要的是取決于營銷策略的成功。
營銷大戰,在白酒行業,幾乎一直都呈白熱化的狀態。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謀求發展,張吉煥審時度勢,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確立了以“實現廠商共贏”為目標,以“創新營銷模式,強化市場管理,大力培育核心品牌;強力打造省內壁壘市場,積極擴張省外目標市場,不斷完善網絡布局”的統領營銷工作的思路。這個思路,就像一把利劍,擊中了市場要害。
——把握市場脈搏。他通過深入的市場調研分析,把太白酒市場定位為“打造陜西壁壘市場,大力培育周邊目標市場,積極拓展省外機會市場”。在具體的工作中,他先后在省內設立了三個分公司和十個辦事處,在省外設立了一個華北分公司和七個辦事處,積極開展招商,選擇綜合實力較強的新客戶加盟太白酒經營。目前已成功開發了河南、甘肅、寧夏、廣東等市場。
——優化產品結構。針對白酒產品生命周期愈來愈短、品牌內部市場競爭激烈的現狀,他提出了“1234品牌發展戰略”,即全面打造一個全國性品牌;著力塑造兩個北方區域品牌;深度培育三個陜西市場骨干品牌;細分定位四個特定消費者品牌。圍繞這一戰略目標,先后推出了蒙砂太白酒、太白家宴酒、太白將進系列酒、太白一壺藏酒、太白誠酒等產品,完善通路產品結構,鞏固了低端市場;成功開發了太白大手筆、太白陳藏、太白洞藏等中高檔產品,擴大了太白酒在中高端市場的占有份額。
——規范市場管理。他常說,再激烈的競爭也不能無章無序,相反市場競爭越激烈,越應走規范化的路子。否則,急功近利走捷徑,最終只能死路一條。他帶著太白酒的市場定位、價格定位、經銷商的選擇、市場布局、售后服務、利潤分配和網絡營銷等問題,深入市場,反復調研,制訂了《銷售工作指導書》、《太白酒市場管理細則》等規定,明確了廠商相互之間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在公司內部成立了銷售公司,設立了市場管理部,加強市場監督檢查,從而有力規范了市場秩序。
白酒市場,歷來競爭激烈。張吉煥知道,只有做精,才能做強,只有不斷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才能得到客戶的支持、理解和青睞。產品質量是企業的命脈,是吸引消費者的魔繩。他以超前的眼光,新穎的思路,常常告誡全公司員工“質量是立企之本”。
隨著白酒市場消費趨勢變化的要求,張吉煥積極支持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創新,在不斷試驗、探索和總結的基礎上,經過十年的潛心研究,成功研制并首創開發了“多糧釀造,發酵成鳳兼復合香型太白酒”。該酒面世以來,以其卓爾不凡的品質,個性鮮明的風格,獨具魅力的特色,深受消費者青睞。2007年11月18日,“發酵法鳳兼復合型白酒生產工藝研究項目”通過了省級科技成果鑒定;2008年該生產工藝又先后獲得寶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被全國白酒界專家贊譽為“鳳兼復合型太白酒工藝實現了中國白酒生產工藝的革命性突破”。
產品的生產在企業經營中是重中之重,所以在生產過程中,張吉煥要求把質量管理貫穿到每個工藝環節,持之以恒開展“質量興企”活動。嚴格執行“四合一”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堅持“四個服從”和“四個不放過”!八膫服從”即產量服從質量、車間服從質檢、產品服從標準、企業服從顧客!八膫不放過”即對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原因未查明不放過;措施不落實不放過;責任不明確不放過;質量不改進不放過;從而促使產品質量得到了不斷鞏固和提高。
古人云:“天下有道,仁人當大道如青天!睔v史選擇了張吉煥,也成就了張吉煥。
——改革產權關系,夯實發展基礎。接手之初,張吉煥經過認真分析,發現太白酒廠之所以連年虧損,造成舉步維艱的局面,一個致命的原因就是管理不科學,沒有擺脫計劃經濟模式。只有找準病因,方能對癥下藥,剔除頑疾。張吉煥深深認識到,如果不打破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企業根本就無法發展。在太白酒廠走出困境之后,為了使企業能夠長期保持持續快速發展,在各級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對企業進行了股份制改造,2006年5月,組建了陜西省太白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在機制、體制轉換上邁出了關鍵一步,使太白酒崛起的基礎得到了夯實。
——改革管理機制,提升管理水平。他常說:“企業是管出來的,效益是摳出來的!笨茖W管理,使太白酒更加芬芳醉人,使企業實現了經濟和社會兩個效益的雙贏。經過全面、深刻、認真、科學的探索研究后,張吉煥從“一個確立”、“兩個轉型”、“三個提高”、“四個降低”和“四項制度改革”入手,強化企業基礎管理,循序漸進,不斷提升管理水平。
——強化員工培訓,建立精英團隊。他常說:“優秀的產品是優秀的人生產出來的,沒有高素質的員工,就沒有高質量的產品。”張吉煥深知企業要持續快速發展,就必須不斷更新員工的知識結構,穩定人才隊伍。公司成立了太白酒學院,堅持每年分批對每位員工進行不少于10天的封閉式集中培訓,聘請有關方面的專家、教授以及具有豐富經驗的經銷商,開展“企業制度“、“企業發展戰略”、“現代營銷”、“企業管理”、“白酒工藝”等方面知識的培訓,使廣大員工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開闊視野,有力地提高了團隊的整體素質。
太白酒作為一個百年品牌,一個快速發展的白酒企業,具有鮮明的企業文化。其中最具典型的就是“人誠酒醇、傳承真情”的宗旨理念,他把做人、做企業、做產品、做品質以及做營銷的屬性統統包容在內。“人誠酒醇,氣正業興”,“讓經銷商掙錢是工廠發展的硬道理”,“品質成就財富,創新推動發展;服務贏得客戶,誠信振興企業”,“質量信譽就是人格品德”,“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個團隊的努力是無限的”等都體現著企業理念、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這一企業文化理念的構成張吉煥功不可沒,初到酒廠時,企業職工思想渙散,管理混亂,干部和工人之間關系緊張。面對這種現狀,他大膽提出了“以德治廠”的指導思想,強調先做人、再做事,做好人、辦好事!按蜩F先要自身硬”,他先從自身做起,吃在職工食堂,有空就呆在車間。靠扎實細致的工作作風,靠吃苦耐勞的務實精神,很快贏得了職工的信任,穩定了職工的情緒,為振興企業開了一個好頭。
“他的心中時常裝著職工,時刻把職工的冷暖記掛在心頭!泵慨敼纠锏母刹柯毠ど∽≡海家槌鰰r間親自去探望,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為解決職工住房難的問題,他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擠出資金新建了20000平方米的職工住宅樓。為解決職工上下班通勤問題,擠出資金購買了兩輛大客車……這一樁樁、一件件,都飽含著他對職工深深的關懷和情意,體現著一個優秀企業家的人格魅力,揭示著他事業成功的秘訣!
張吉煥常常對員工說“經銷商是聯結企業和消費者的橋梁和紐帶,也是推動產品銷售與拉動消費的主干線,更是企業的衣食父母,我們一定要厚待他們”。幾年來,他常以“走親戚”、“交朋友”的方式,以心換心,加深廠商情誼,與省內外經銷商建立長期、穩定、友好的協作關系。經過多年的實踐,“人誠酒醇,氣正業興”成了廠商之間解不開的緣份,“唇齒相依、共謀雙贏”成了他們共同的心愿和行動。
愛能產生力量,愛能產生奇跡。十年來,他憑著對太白酒事業的熱愛,憑著自己在工作中多年摸索的經驗,已從一個陌生的門外漢變成了酒業專家,他曾主持參加了多項科技攻關和學術研究,先后主持編寫了38萬字的《鳳型白酒生產技術》、42萬字的《鳳型白酒生產問答》和30萬字反映太白酒歷史文化的《太白酒文化》多本專著。發表了《豐富多彩的太白酒文化》、《論太白酒文化》、《鳳型白酒除濁過濾技術初探》、《提高太白酒優質品的工藝研究》等八篇論文,其中前兩篇分別獲得第四屆國際酒文化學術研討會一等獎、中國(濟南)國際酒文化論壇二等獎。
發展無止境,創新無極限。2006年,太白酒業公司改制以后,面對全國白酒發展的總趨勢,張吉煥提出了“大企業、大市場、大發展、大目標”四大發展戰略,計劃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力爭在2010年組建成集團公司,使公司銷售收入達到7個億,其中白酒收入6個億。在2015年,力爭銷售收入達到10~15個億,把太白酒做成全國性品牌,躋身子全國白酒行業20強。圍繞這四大戰略目標的實現,公司先后共投資1個億,新征土地156畝,新建公司辦公大樓和酒文化展覽館10000平方米,建設車間18000多平方米,新建全自動生產線6條,增加白散酒庫容5000多噸,使公司年綜合成品酒生產能力由2006年的2萬噸提高到5萬噸,為綜合銷售達到10個億,把太白酒打造成全國性品牌奠定了堅實基礎。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張吉煥的一腔熱血沒有白費,他的太白酒事業越來越紅火了。作為企業家的張吉煥,依然激情飽滿,時時洋溢著青春的活力,依然面帶笑容,步履匆匆。面對新的挑戰,他充滿自信,他將用他身上無時無刻不透射著的那種吃苦耐勞、忍辱負重、自強不息、不畏艱險的黃牛精神,帶領太白酒業廣大員工奮力拼博、追求卓越,創造“太白酒業”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1974年7月至1979年2月,任眉縣齊鎮公社副書記、副主任;
1979年2月至1981年12月,任眉縣金渠公社副主任;
1981年12月至1985年4月,任眉縣營頭鄉黨委書記;
1985年4月至1986年1月,任眉縣礦產開發公司經理;
1986年1月至1986年7月,任眉縣鄉企局局長、黨總支書記;
1986年7月至1987年12月,任眉縣外經辦主任;
1987年12月至1990年6月,任眉縣政府辦公室主任;
1990年6月至1995年3月,任眉縣計劃委員會主任、黨支部書記,后改任縣計劃經濟局局長、黨組書記;
1995年3月至1998年6月,任眉縣財政局局長、地稅局局長;
1998年6月至2006年5月,任陜西省太白酒廠廠長、黨委書記;
2006年5月企業改制后,任陜西省太白酒業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國家相關部門在80年代就提出了白酒從高度向低度轉變是未來發展趨勢。不僅適應了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而且也利于與國際接軌。如今,白酒消費低度化,許多酒廠也相繼推出低度產品,但并不是每種酒都可以低度。[詳細]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