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慈禧太后雖已71歲高齡,但她耳不聾,眼不花,腰板硬朗。她除了牢牢地掌握著大清國的軍政大權,對花鳥蟲魚、吹拉彈唱、詩詞歌賦等都樣樣在行。近日聽說青島的日耳曼盎格魯啤酒公司出產的啤酒在德國的萬國博覽會獲金獎,她高興得滿臉是花,一定要親口嘗嘗大清國造的洋酒咋就比洋人造得還強。
“小李子.”
“嗻!”
“聽說青島出產的啤酒在德國的萬國博覽會上得了金獎,你趕緊去拿幾瓶我嘗嘗。”
“回老佛爺,青島進貢的20箱啤酒各邊的主子們都嘗了。上次萬歲爺御飲后,剩下的一杯我沒舍得倒掉,第二天我嘗了嘗,呸!啥啤酒啊?也不辣,也不甜,酸溜溜,苦嘰嘰,怪不得有人說它馬尿味,有啥喝頭!”
“混帳,掌嘴!”
李蓮英見老佛爺動怒,趕緊跪下,挽起右手的袖子,伸出三個指尖在腮幫子上比劃起來。“奴才該死,奴才該死!……”
老佛爺見李蓮英裝腔作勢的樣子,笑著抿著嘴說:“不用打了,你給我好好聽著,不懂的事別出去胡說八道給我丟臉。”
“嗻!”
李蓮英接過小太監端上的啤酒,恭恭敬敬地給老佛爺捧上來。
老佛爺接過啤酒聞了聞,喝了一口對李蓮英說:“啤酒是西洋人傳過來的.英國人叫它‘beer’,東洋人叫它‘大麥酒’。啤酒這個‘啤’字,是乾隆爺編《四庫全書》時根據譯音造的字。啤酒是用大麥汁釀造的,極像咱們的米酒、黃酒,常喝它有強身健脾之功效,比喝白酒好得多。西洋人拿它當飲料,稱贊它是‘液體面包’。以前,洋人進貢的啤酒都是從歐羅巴洲用船運過來的,到了宮里已經不新鮮。我嘗過幾回洋啤酒,到底不如咱青島的啤酒清新爽口。”
說著,老佛爺義喝了一口說:“洋人在青島建的這個啤酒廠,到底是在咱大清的地盤上,青島產的啤酒能在德國的萬國博覽會上得金獎牌,也是咱大清的光榮。”
她指著杯里那潔白細膩的泡沫對李蓮英說:“啤酒是越新鮮越好喝,你過來好好嘗嘗,別光聽別人瞎說。”
“奴才謝老佛爺賞賜!”李蓮英接過小太監端過來的一杯啤酒,順勢直起腰,靠在老佛爺身邊。
不知是天熱還是叫老佛爺給訓斥的,剛才出了一身大汗頓覺口干舌燥,見手里這杯泡沫潔白細膩、酒液清澈透明的啤酒,他的兩個小三角眼忽的一下亮了起來。他輕輕地放在嘴邊聞了聞,呵!一般沁人的清香直人心肺。他滿滿地喝上一大杯,用舌頭在嘴里一攪,頓覺滿口麻辣清香,沒待再品什么滋味,就一咕咚一口咽下去。
“好,好酒!經老佛爺指點,奴才真的嘗出滋味來啦!”李蓮英說著,把這杯啤酒一飲而盡。李蓮英覺著這啤酒沒有一點辣味,實在不能叫“酒”,難怪洋人叫它“飲料”,想到這里,他又連喝了三杯。
“小李子.”
“奴才在。”
“傳諭旨。”
“嗻!”
“青島的啤酒在萬國博覽會榮獲金牌獎,盡顯我大清國威,賜青島啤酒為‘天下第一美酒’,一年四時進貢,三品以上官員每人賞賜一箱,細細品嘗。欽此。”
李蓮英喝上第一杯時,覺著清涼解渴,三杯下肚,立刻醉眼朦朧,兩腿發軟,他抱著諭旨歪歪斜斜,出了養心殿。李蓮英本不能喝酒,有一次,在宮女面前為了表示自己是個“男人”,曾喝過一兩白酒,結果醉了三天,從此他極少沾酒的邊。今天他覺著啤酒不辣,結果上了當。他穿過花園,過了長廊,出月門時被門檻一絆,一頭栽在石階上。翻了幾個跟頭,打了幾個滾,待他爬起來時,手中的諭旨早不知扔到哪里去了。丟了諭旨,他怕老佛爺怪罪,就一腐一拐地跑到禮部傳了老佛爺的“口諭”。
禮部的官爺們本想弄幾箱青島啤酒喝喝,怎耐李蓮英滿嘴酒氣,醉不成句,只傳米老佛爺的“口諭”,并無真憑實據,假如官爺們分酒喝,萬歲爺查問起來,李蓮英推說不知,這“欺君”的罪名豈不扣在自己頭上,再說,三品以上的官員,僅在京城的就若干,每季給他們發一箱啤酒,這不是蒼蠅飛到牛眼上——找淚(累)吃!
想到這里,禮部的官爺們只是記錄在案,便不了了之。
近日傳說,故宮博物院發現了當年李蓮英丟失的那份“太后諭旨”,筆者故寫此文,以傳后世。
上一篇:酒笑話精選
下一篇:乾隆爺飲酒造“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