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級:滄州時酒、易州淶酒、四川橘晶酒,以一相贈,則報以新詩屏,或題詩之畫軸;
第二級:成都生春酒、鄲筒酒、鵝兒酒、桂陽燒酒,各贈以聯;
第三級:安徽雙溝酒、四川大曲酒、江蘇洋河酒、山東饅頭酒、山西汾酒,各贈字軸。
這個三級潤例,把中國所有的名酒幾乎全部包羅無遺,實足顯示了當年這位“小四魂”(易君左的筆名)喝酒思吞海的灑脫風度。宣言之末,還斬釘截鐵地宣布:“自訂此例后,其他酬件,概行謝絕!”這真如鄭板橋的潤例詩:“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春風過耳邊。”堪稱一絕了。
有人問易君左,紹興花雕、天津五加皮等為啥不包括在內?他啞然笑答:“我要的是白酒,顏色好酒則好矣,然不夠過癮。”
這個換酒妙聞,瞬即傳遍南京。一次,有位報人接到易君左的信,囑為《半月》寫文,此人還以一詩云:“頃聞換酒發宣言,樂煞區區喜欲顛,我亦寫文來換酒,五瓶大曲字三千。”
易君左風流倜儻,馳騁文苑多年。關于他,還有一段傳聞。
抗戰之前,易君左任職于江蘇省教育廳,某日往游庚桑、善卷二洞,嘆為天下奇景,較之世界各國名洞有過之而無不及,乃作《乾坤雙洞歌》,刊于《江蘇教育》月刊。
密邇南京的宜興庚桑、善卷二洞是儲南強(簡齋)先生發現并獨資建設的。儲南強先生在晚清末葉曾任南通縣宰,性耿介,不善逢迎,且淡于名利,風骨傲然,雖大佬如張季直,儲南強先生亦不買賬,因此不得上司歡心。歸田后,他以全部力量發掘庚桑、善卷二洞,前后歷時多年,傾注了大量心血。儲南強先生個人的私蓄有限,變賣了房產、書畫、古玩、衣飾還是不夠,最后乃至多方借貸,并分函吁請各方有力者支援。據說,為了建設這兩個古洞,前后共耗資三十多萬元,這在米價僅只幾元錢一石的當年,是個驚人的數字。此兩洞以后名馳國際,為我國爭光,儲南強先生之功是不可沒的。
易君左的《乾坤雙洞歌》原文較長,為篇幅所限,此處從略。它的主要內容是描寫和介紹此兩洞的奇景。對于儲南強先生,易君左推崇備至,并建議更名“東儲洞”“西儲洞”以為紀念。這首歌傳誦一時,其后,儲南強先生的侄子儲安平編輯《中央日報》副刊時,全文轉載。于是,兩洞之名益著,在南京的學者名流、外使外僑,無不聯袂往游。有些環游過世界的外國人,都承認這兩個古洞景物的奇異秀麗,在全球都不多見。宜興道上,各國旅游者遂絡繹不絕。
儲南強先生讀了《乾坤雙洞歌》后,感于易君左的支持,乃親撰自書一聯為贈:
何可一日無此君
天下楚人皆尚左
不多久,義另贈一聯,并附短簡,語甚詼諧,云前贈之聯把“易君左”二字擺在足下,誠恐“負擔太重”,新聯云:
君房言語妙天下
左史文章甲古今
此聯語極渾成,對易君左的評價也極高。據說,易君左得此聯后狂喜了好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