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酒因以葡萄釀制而得名。又稱餐酒,西方人多在用餐時用以佐膳。它是果酒中最悠久最大宗的一種。
歐洲最早種植葡萄并進行葡萄酒釀制的是希臘。因此葡萄酒專家指出,葡萄酒是由希臘人發明,而由羅馬人推廣開來的。隨著歷史的發達,葡萄栽培、葡萄酒釀造技術也就推向了全世界。
據考古資料記載,栽培葡萄的發源地是小亞細亞里海和黑海之間及其南岸地區。大約7000年前,葡萄就開始在前蘇聯南高加索、中亞細亞、敘利亞、伊拉克等地栽培。后來隨著移民傳到其他地區,初傳埃及,后傳至希臘。在埃及占墓中發現的大量珍貴文物(特別是浮雕)清晰詳細的描述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釀制葡萄酒的情景。至今已有6000千年的歷史。西方學者認為這是葡萄酒業的開始。
有人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當屬葡萄酒,說它的歷史超過了10000年,因為葡萄酒最易自然發酵,在遠古年代,人類的祖先也許正是因為無意中飲用了枯落的葡萄自然發酵而成的液體,繼而發明了現代文明之一的發酵技術。
中國自古就已有葡萄酒。早在2400多年前,中國已經出現有關葡萄的記載。《詩經》里“葛晶”的名稱,據說就是一種土葡萄。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8),張騫出使兩域后帶回了葡萄種子,并引入葡萄酒釀制技術,自此中國便有了葡萄酒。但唐以前的釀制技術已無從考證。唐時造酒技術相當發達,葡萄酒的釀造已經非常盛行,采用的是自然發酵法。即先將葡萄在臼中搗碎,然后放在壇中發酵釀成美酒。在很長的時間里,我國葡萄酒的釀造很緩慢,至1892年清代愛國華僑張弼士在山東煙臺創辦了張裕葡萄釀酒公司,我國才開始近代化的葡萄酒生產。1915年,張裕葡萄釀酒公司生產的白蘭地等5個品種榮獲巴拿馬會金質獎章,為近代中國釀酒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建國后,葡萄酒的生產發展很快。葡萄種植基地比建國前增加了200倍,葡萄酒生產增長了300倍。凡世界上較有名氣的葡萄酒品種,包括甜型、半甜型、干型以及調入香料或藥品的高級配制,我國均已大量生產。
上一篇:啤酒的起源與發展
下一篇:古代黃酒的釀造史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