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與徐達下棋時的勝棋樓
朱元璋,原名重八,后取名興宗,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最會把美酒變成毒藥的一個可怕的國君。朱元璋沒有很高的文化,但虛心上進,勤奮好學,后來終于成為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帝王。民間關于他的傳說很多,所以他也是一位很有傳奇色彩的皇帝。
朱元璋生于1328年,安徽省鳳陽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排行第四。
朱元璋孝陵神道
朱元璋自幼貧寒,父母兄長均死于當時爆發的大瘟疫,最后孤苦無依,只好進入皇覺寺為出家僧入。可入寺不久,因荒年寺廟也難以為繼,朱元璋只得離鄉為游方僧人。走投無路的朱元璋參加了當時四處云涌的起義軍,反抗蒙元暴政,投在著名的將領郭子興手下。性格剛毅、富有計謀的朱元璋很受郭子興的信任,不斷得到重用,成為他手下重要的將領。朱元璋每次率兵出征,都是有攻必克。他在郭子興不幸死后.就開始統率郭的部屬。朱元璋注意發現人才,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其中最著名的策略有:“深挖濠,廣積糧,緩稱王。”經歷一段時間的各種力量積蓄和博弈,日益強大起來的朱元璋率軍北進中原,在北伐中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政治綱領,以此來感召北方人民起來反抗元朝的殘酷統治。朱元璋憑借其雄才大略和遠見卓識,順應時代潮流,歷經百戰,終于在1368年于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八月二日,明軍進入大都,元朝至此滅亡,結束了蒙古在中國的統治,明朝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廣大地區的統治權。
朱元璋初掌大權,為了緩和積蓄已久的尖銳、復雜的社會矛盾、民族矛盾和各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實行了抗擊外侵、安撫少數民族、革新社會政治、關注生產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會進步的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不斷加強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統治。同時鑒于元末法紀縱弛導致的各種弊端,在法律建設上他主張“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實行嚴刑苛法。不過朱元璋為了維護中央集權,也有猜忌陰狠的一面,特別是在奪取天下之后,沒有讓那些有功之臣安享榮華,而是寡義薄情地橫加殺戮,民間最有名的當屬朱元璋“火燒慶功樓”。朱元璋擔心這些有功的文武大臣會奪取自己的天下,就假意設宴慶功,召集文武大臣在慶功樓飲酒.卻偷偷地暗下毒手,在大家興高采烈飲酒慶賀,毫無防備之時,火燒慶功樓,將所有參與宴會的功臣全部燒死。另外還有很多開國有功的大臣,不是找借口予以殺害,就是賜酒毒殺。即使聰明如劉基這樣急流勇退的功臣,也被猜忌而被賜酒毒殺。慶功的美酒在朱元璋的手中成了奪命的烈焰,也使自己成了歷史上可以共苦、不能同甘的典型。
明太祖朱元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