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鹿邑老子廟
河南鹿邑是一個人文萃集之地,這里是道宗老子的故里,也是仙人陳傳的出生地。有道是:“隱隱青山愛戴煙,太清仙境尚依然。虎頭雪跡迷樵叟,渦口風帆失釣船。”
鹿邑酒酣醇味美,窖香芳濃,綿甜純正,只要喝上一口,就余香繞喉,三日不散。所以有人說:“鹿邑美酒瓊漿,喝上一盅三日香。”
相傳在很早以前,鹿邑城北的棗集鎮上住著一位趙員外,其家資富有,兒孫滿堂,為人慈善,在棗集鎮上算是一位大家敬慕的福壽之人。他雖已年過七旬,仍然是鶴發童顏,身體健朗。有人向他求教健康長壽的秘訣,他總是捋著胡須樂呵呵地說:“也沒什么秘方,我就是心地坦蕩,不好費心計較,平時愛喝幾盅小酒。”趙員外為人豪爽仗義,雖然富甲一方,但鄰里街坊誰家有困難,他都慷慨相助,他還生性好飲,整天手不離壺,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酒,所以家人趙祥要經常到最好的酒坊去給他打酒。趙祥經常打酒,被美酒熏陶,不由得也想嘗嘗酒味。在打酒回來的路上,先是偷嘗幾滴,然后小口,再次大口,時間長了不想也慢慢地染上了酒癮。可是,他舍不得花錢買酒,只好在給主人打酒時候偷偷地過酒癮。
有一次,他忍不住酒癮,一下喝得太多了,葫蘆里的酒只剩下一半,回去怎么向主人交待呢?喝過酒后趙祥就有些后怕了。這時,他突然發現路邊有一個不大的水潭,清澈見底,趙祥無奈,只好用泉水將酒葫蘆加滿,才提心吊膽地拿回去交給了趙員外。哪知員外喝了這酒,仔細品味了半天,也讓趙祥害怕了半天,差一點坦白了加水的秘密。誰知員外不但沒有怪罪趙祥,反而還夸這次的酒好喝,比以往打的酒都香。趙祥這下可高興了,再打酒時也就敢大著膽子喝起來。他喝的酒越多,加的水也就更多,而那位趙員外還是一個勁的夸酒香。趙祥也開始納悶兒,他心想自己明明加了那么多的水,員外咋說越喝越香呢?是不是員外年老嘴不好使了呢?有一天,剛剛喝過酒的趙員外興致很高,就把趙祥叫到跟前說:“趙祥啊,你給我打了好多年的酒,不知什么原因,打的酒一天比一天的好喝,今天你領我去那家酒店看看是用啥法做的酒這么好喝。”聽員外這么一說,可把趙祥嚇壞了,老人的脾氣他也知道,無可奈何只好說了實話。哪知趙員外聽了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感到稀奇,便要趙祥領他找到水潭,要親口嘗嘗潭里的水。趙祥把老員外領到潭邊,一嘗潭水,如酒一樣綿甜可口。
趙員外看到天賜酒泉,就帶全家人棄農經商,在潭邊建起自己的釀酒作坊,取名趙記老酒坊。取潭中的水和小麥、大豆、高梁等為原料精心釀制,酒的味道格外醇香。結果是生意興隆,財源滾滾。后來,當地商家也紛紛到此潭水周邊建造作坊,最盛之時全棗集鎮上的酒坊多達十八家,被當地人稱為“十八家老槽坊”。他們生產的佳釀銷遍全豫,甚至遠至魯、皖、蘇、鄂等地。以至于棗集鎮有“酒香飄,不飲亦醉人”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