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米酒是湖北省的傳統的地方風味小吃,具有千年歷史的地方名吃,選料考究,制法獨特,它以孝感出產的優質糯米為原料,以孝感歷史承傳的鳳窩酒曲發酵釀制而成。
釀造工藝
孝感米酒是以優質糯米為原料,用孝感特制的酒曲——蜂窩酒曲做發酵劑,經糖化發酵制成的。成熟的原汁米酒──米散湯清,顏色玉白,蜜香濃郁,入口甜美。
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營養成分,飲后能開胃提神,并有活氣養血、滋陰補腎的功能,產婦和婦女經期多吃,尤有益處,是老幼均宜的營養佳品。
歷史典故
典故一
趙匡胤與孝感米酒的傳奇
年輕時候的宋太祖趙匡胤,因為不滿后漢的昏君劉承佑終日沉溺御妓,不理朝政而砸了“御勾欄”(皇家妓院),大鬧了御花園,觸怒 了劉承佑,從此亡命天涯。
一日晚間,趙匡胤流落到到孝感縣此時轄屬德安府城西門“西湖酒館”。這店掌柜姓董名環,本董永第三十世嫡孫,知道了他的遭遇,好生款待,并向趙匡胤推薦自己的米酒。平生好酒如命的趙匡胤,此時不覺大笑:“我不就是為酒而來的嗎?怎么就忘了呢?看我這餓的,哈,哈,哈!感謝掌柜的,就來兩碗米酒試試。”
趙匡胤一見這米酒,霎時驚得兩眼瞪得發直:只見碗內飯粒發脹,粘結相連,浮于碗面。中間空凹處,清亮見底,可見倒影的燭光,似稀粥又不同于稀粥。其湯汁晶瑩,酒香濃烈,迎面撲鼻而來,益發誘人口水欲滴(古時米酒可不是現今兌水的米酒)。趙匡胤端起來慢慢地呷了一大口,深感味道清冽甘甜,酒性平和,口感甚佳。令人生津止渴,神清氣爽,回味無窮。不覺失聲嘆道:“這哪里是酒?簡直是玉液瓊漿啊!好!好!好!”一連喝了三大碗。趙匡胤既解渴又解乏,不覺疲憊頓消,精神頓足,胃口大開。
典故二
孝感米酒早在明代就出了名,清末,孝感縣城,有一人開了一家“魯源興米酒店”,經營糊米酒,有一年夏天天氣炎熱,制作糊米酒的湯圓漿發酵了,老板魯幼佰,準備將發酵了的米漿倒掉時,來了一位老顧客要碗湯圓米酒,魯老板說:“對不起,賣完了”。可是眼尖的顧客卻瞅見了發酵過的米漿說:“那不是還有嗎?”魯老板只好說:“不能吃。”那位顧客說:“我口干,先煮一碗來,不好算我的。”魯老板只好將發酵 過的米漿煮了一碗端了過去,可誰知那個老顧客品嘗了一口,贊道:“魯老板,這一次比以前的更香醇,更好吃。”魯老板不信,自己過去試著嘗了一口,也覺得口感與前不同,更醇香,就這樣,無意中創出一個百年品牌來。
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襲人,甜潤爽口,濃而不沽,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長。一九五八年,毛澤東主席親臨孝感視察工作時,品嘗了孝感米酒后也曾稱贊其“味好酒美”。
上一篇:宋朝酒文化 宋朝時期的酒政及釀酒業
下一篇:中國酒器文化 瓷制酒器歷史沿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