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酒文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因“癮”酒亡國的君王屢見不鮮,暴虐無道的商紂王算是一個,最愛風花雪月的南陳王朝的末代皇帝陳后主又是一例。
陳后主名叔寶,是個典型的不懂國事,只知飲酒作樂的君主,按說他是個文人,嗜好讀書稽古右文,喜歡舞文弄墨,填詞作曲,還有點文采,如果老老實實當個學者,以酒助興,說不定文壇也留得個美名。可是老天誤打誤著,讓他做了皇帝,他根本不是那塊料,大好的南陳江山,斷送于他手。
他的好酒,可以說帶點雅興。喝酒時,一定要賦五言詩,你唱他和,有領有隨,遲則罰酒,不分君臣。如下:
獨酌謠,獨酌且獨謠。
一酌豈陶暑,二酌斷風飆。
三酌意不暢,四酌情無聊。
五酌孟易覆,六酌歡欲調。
七酌累心去,八酌高志超。
九酌忘物我,十酌忘凌霄。
凌霄異羽翼,任致得飄飄。
寧學世人醉,安見王子喬。
獨酌謠,獨酌起中霄。
聚集在陳叔寶身邊的,以官拜至宰相的江總和尚書孔范的為首,也都是好學能文,不理政事的文人騷客,甚至還有十幾個才色兼備的“女學士”,通函墨,懂詩書。他們把寫的詩配成曲子,找了一千個宮女演唱,樂此不疲,通宵達旦,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陳后主寫的“玉樹后庭花”。
就在這時候,北方得到統一,建立隋朝,楊堅稱帝。經過養精蓄銳,秣兵勵馬,隋朝集五十一萬大軍,兵分八路,乘幾千艘黃龍大船沿長江東下,討伐南陳。
此時,陳后主和文人,寵妃們正喝的七顛八倒,不醒人事,前方星夜趕路傳來的急報,他連拆都沒拆,就順手扔到了床底下。談笑之后,又照樣較歌女奏樂,接著喝起來。
因飲酒,亡了國。因癮酒,亡了國。
隋朝的軍隊白萬雄師過大江,勢如破竹,橫渡長江天險,攻陷南朝。南朝士兵被俘的被俘,投降的投降。
陳后主卻不見了。抓住了幾個太監,才問出,他帶著最心愛的妃子張麗華,孔貴人到后殿投了井。原來那是一口枯井,隨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抓住了陳后主,不過沒有向美軍對老薩那樣又驗牙齒又錄像羞辱一番,而是給他封了公,好吃好喝養了起來,直到51歲病死。
陳叔寶雖為皇帝,卻深居高閣,整日里花天酒地,不聞外事。君臣上下歌妓縱酒,賦詩如故,似乎亡國的威脅并不存在。但隨著南朝最后一個朝代陳朝的滅亡,從此長達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時代結束,中國進入大統一的隋朝。
上一篇:葡萄酒歷史起源之地——埃及
下一篇:古代酒文化 白居易釀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