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最近三個月白酒行業市場表現來看,市場整體在經歷春節的短暫旺銷之后,再次進入疲軟狀態。行業進一步探底,形勢不會更差,但日前沒有明顯強勢復蘇跡象。對于下半年白酒行業走向,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值得行業同仁關注:
第一,伴隨著宏觀經濟形勢調整,內需驅動,白酒消費將在今年年底開始迎來小幅回暖。在良好預期下,行業仍將面臨“震蕩盤整”、利潤走低;一旦“利潤探底”,白酒行業有望進一步復蘇。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繼續放緩,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都處于近年的低水平,內需疲弱拖累,一季度GDP增長乏力,7%的GDP增幅是2009年一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經濟目前正處在新舊動力轉接的關鍵階段,存在下行壓力。一季度疲弱的經濟數據,將帶來政策加速調整,加大放松力度。政策調整的積極跡象近期已現苗頭,向前看預計今年三四季度GDP環比增速可能逐季回升。將進一步驅動內需,刺激消費,失去了政務消費蛋糕的白酒行業有望在“民生消費”弱復蘇時迎來小幅回暖。從6月初白酒行業資本市場的復蘇,也可以看出民眾對于產業復蘇和業績增長的預期。
第二,復蘇預期下,圍繞“增量蛋糕”的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大。今年的淡季,是分水嶺。淡季調整成功與否,決定企業在下半年銷售旺季能否分享“復蘇紅利”。
筆者最近走訪市場,發現市場競爭進一步白熱化,部分市場已經進入“刺刀見紅”的競爭階段,一線名酒、省酒品牌、區域強勢品牌圍繞主流價格帶競爭加劇。貨架競爭、門頭競爭、人群爭奪……各種“近身赤膊戰”層出不窮,終端已進入混戰狀態。部分無力競爭或無法參與競爭的品牌和企業逐步邊緣化,甚至啟動市場退出機制,市場逐步凈化。參與競爭企業主導的淡季市場“市場拉鋸戰”的本質,是企業預期在下半年迎來的復蘇中占據更加有利地位。淡季如何調整?有兩個目標:第一是保住存量市場;第二是布局增量市場。保住市場基本盤,要求企業必須參與主流競爭,不參與競爭,注定會被邊緣化,這是趨勢。同時圍繞存量市場“細分產品、細分渠道、分級操作”,重視渠道客情和消費互動,進一步強化市場精耕細作,在市場基本盤面構建競爭壁壘。布局增量市場,要求企業能夠在淡季市場培育時加大空白網點滲透、消費者滲透工作,尤其是消費者工作。我們發王絕大多數企業為實現業績保盤不斷地找市場、找渠道、找聯合,卻遲遲不見“找消費者”,這十分危險。未來白酒消費是“民生消費”、“大眾消費”為主導,競爭的本質回歸到占領消費者心智。
第三,價格和市場秩序管控,對于廠家而言在“信息透明、消費尊重、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下凸顯重要。價格的理性回歸,就是要求回歸到消費者認知的價格上。
我們講“產品是品牌的市場線”,那么“價格是產品的生命線”。過去企業不斷地做產品更新換代工作,老品死了推新品,卻很少去做價格管控工作。現在,推新品的難度空前大,所以企業應加大對于暢銷產品的價格管控,不要妄想著推新品就能實現平穩過渡。另外,廠家更需要關注的是產品的實際成交價,實際成交價是消費者購買產生的價格,是消費者認知的價格,如果終端掛價虛高,在目前市場信息高度透明的環境下,將會失去消費信任。
第四,經銷商群體面臨空前涅槃,退出,堅持,整合,轉型,多種形態并存。尤其是中小經銷商,實現運作轉型,方能順利迎接行業復蘇。
一,從“被動難受”向“主動參與”轉型。要更加注重配合“廠商一體化”,與優質品牌廠家一起迎接市場挑戰。如果計較一時之得失,將面臨一城之得失,最終是“廠商雙虧”局面,再次去尋找優質廠家難度將更大,同時也將失去可以預期的市場復蘇。
二,中小型經銷商要更加聚焦精力,向“終端精細化運營服務商”轉型。精細到某個領域,要么做流通,要么做商超,要么做餐飲,在不同的渠道和系統細分以后,找到自己核心的競爭優勢,深耕下去。
上一篇:白酒小酒將創造大市場!
下一篇:酒企下半年提升業績的五個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