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黔與蘇皖兩大板塊白酒上市公司實力對決
到目前為止,2015年的上半年可謂是白酒資本市場的“豐收年”,一方面各大酒企的股市普遍飄紅,另一方面迎駕貢酒與口子酒業相繼IPO項目過會,這也意味著迎駕貢酒和口子酒即將成為安徽的第三家和第四家白酒上市公司,同時這也意味著中國將有17家白酒上市公司。在白酒資本市場,“川黔”與“蘇皖”兩大板塊對決的局面已然形成,無論是從上市酒企的數量上,還是從近幾年兩大板塊核心企業的發展表現上來看,一場白酒界的“新舊世界”對決已經悄然展開,這場對決戰將重塑行業未來的產業格局。
“新舊世界”戰力PK
川黔產區一直是中國白酒的核心產區,這里擁有強大的白酒企業集群、強大的原產地品牌背書,直到現存,許多人提到對白酒一線品牌的認識,頭腦中首先出現的依然是“茅五劍”,這里云集了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沱牌舍得和水井坊共5家上市酒企,無論是品牌力,還是在產能、營收、利潤等指標上川黔都是絕對的酒界“一哥”。然而輝煌之下,也潛藏著一定的發展問題,特別是隨著政商務消費泡沫的破滅,傳統的“川黔派”營銷思路遭遇了一定的挑戰,高舉高打的品牌戰略加上大開大合的全國布局,在當下酒業回歸民酒、強化“區域為王”的背景下,面臨著較大的調整壓力。
表一:兩大板塊上市酒企業績對比
板塊 |
上市 酒企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一季報 |
|||||||||
營收(億元) |
同比增長(%) |
凈利潤(億元) |
同比增長(%) |
營收(億元) |
同比增長(% |
凈利潤(億元) |
同比增長(%) |
營收(億元) |
同比增長(%) |
凈利潤(億元) |
同比增長(%) |
||
川黔 |
貴州茅臺 |
309.2 |
16.88 |
151.4 |
13.74 |
315.74 |
2.11 |
153.5 |
1.41 |
85.44 |
14.69 |
43.65 |
17.99 |
五糧液 |
247.19 |
-9.13 |
79.73 |
-19.75 |
210.11 |
-15 |
58.35 |
-26.81 |
67.35 |
0.23 |
22.01 |
15.97 |
|
瀘州老窖 |
104.31 |
-9.74 |
34.38 |
-21.69 |
53.53 |
-48.68 |
8.8 |
-74.41 |
19.09 |
21.99 |
5.4 |
9.59 |
|
沱牌舍得 |
14.19 |
-27.6 |
0.118 |
-96.82 |
14.52 |
1.86 |
0.134 |
13.72 |
3.15 |
-9.73 |
0.0437 |
-45.61 |
|
水井坊 |
4.86 |
-70.31 |
-1.57 |
-145.74 |
3.65 |
-25 |
-4.18 |
|
2.64 |
254.73 |
0.48 |
|
|
蘇皖 |
洋河 |
150.2 |
-13.03 |
50.1 |
18.51 |
146.72 |
-2.34 |
45.07 |
-9.89 |
62.6 |
10.41 |
22.27 |
11.28 |
古井貢酒 |
45.81 |
9.14 |
6.22 |
-14.28 |
46.5 |
1.53 |
5.97 |
-4.01 |
16.67 |
12.05 |
3.02 |
5.61 |
|
金種子酒 |
20.8 |
-9.32 |
1.3 |
-76.22 |
20.75 |
-1.64 |
0.886 |
-33.64 |
5.21 |
-9.23 |
0.22 |
-31.99 |
|
今世緣 |
25.15 |
|
6.8 |
|
24 |
-4.6 |
6.46 |
-5.24 |
8.74 |
1.52 |
2.77 |
1.45 |
|
迎駕貢酒 |
|
|
|
|
29.59 |
-12.84 |
4.87 |
11.42 |
|
|
|
|
|
口子酒 |
24.47 |
|
3.98 |
|
22.59 |
|
4.22 |
|
|
|
|
表二:
區域省份 |
數量(個) |
資產合計(億元) |
產量(萬千升) |
同比增長(%) |
營收(億元) |
同比增長(%) |
成本(億元) |
同比增長 |
利潤(億元) |
同比增長(%) |
江蘇 |
42 |
455.99 |
89.85 |
5.57 |
260.57 |
-5.20 |
162.47 |
-2.15 |
91.19 |
-9.87 |
安徽 |
88 |
243.45 |
43.60 |
-4.05 |
217.82 |
-1.01 |
169.88 |
1.78 |
26.37 |
-6.24 |
四川 |
337 |
1732.61 |
349.97 |
4.66 |
1837.80 |
3.26 |
1578.93 |
7.29 |
179.55 |
-26.91 |
貴州 |
109 |
1032.87 |
38.05 |
11 |
471.79 |
5.17 |
194.46 |
13.38 |
231.26 |
12.44 |
再來看蘇皖產區,隨著今世緣、迎駕貢酒以及幾子酒的相繼成功上市,整體上顯現出強勢的發展勢頭與生命力。特別是以洋河和古井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日益顯現出后發優勢,成為行業逆勢調整期下為數不多的亮點企業代表。此外,蘇皖“新世界”有一個鮮明的特征就是發展戰略上不同于“川黔派”,無論是江蘇的洋河股份和今世緣,還是安徽的古井貢酒、金種子酒以及剛過會的迎駕貢酒和口子酒,都具有顯著的區域性,這種立足大本營市場的精耕細作使得企業經營風險系數相對小一些,徽酒在區域把控方面更是行業的典范,因此在此輪調整中抗波動性也要強一些。
上表一可以看出,川黔板塊有5家上市酒企,而蘇皖板塊上市公司一舉達到了6家上市酒企,所以蘇皖板塊在上市公司數量上已勝一籌,但在企業規模的絕對值上,川黔板塊仍優于蘇皖板塊。前者擁有茅臺和五糧液“雙塔”,而后者只是洋河一個“單核”;而從基層增長力量來看,沱牌舍得與水井坊依然處于調整后的恢復階段,而金種子酒、今世緣、迎駕貢酒以及口子則依靠區域性酒企的特點,營收維持在20億元左右的規模,浮動不大,相對來說更加穩健。
從兩大板塊上市公司數量對比來看,川黔與蘇皖兩大板塊存在著抗衡的對等性,而且鑒于兩個板塊酒水企業未來的成長性,其PK結果也存在一定懸念。但從兩大板塊在整個產業中的地位來說,蘇皖板塊尚不具備“叫板”川黔的實力,表二就是兩大板塊涉及的四個省份在2014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的綜合實力對比圖。
兩個板塊,兩種模式
兩個板塊的對壘是綜合實力的對決,我們不能簡單地以某一個維度或某一時間段來衡量或者判斷孰好孰壞。整體來說兩個板塊目前是相互制衡的,特別是迎駕貢酒和口子酒的成功過會,一舉扭轉了蘇皖對川黔上市公司數量4:5的格局,形成了6:5的反起之勢,為未來的板塊之爭增加了幾分“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一方面指的是上市酒企數量對等前提下競爭質量的各有不同,另一方面指的是不同產業背景下發展模式與思路的不同。客觀來說,雙方都存在著優勢和劣勢,未來的格局變化也值得期待。
首先是看酒企的業績報告走向分析。川黔板塊幾家企業在營收規模和利潤方面絕對值較大,相對來說,蘇皖6家上市企業的營收規模之和可能也就相當于貴州茅臺一家的量。但是川黔板塊企業群中茅臺具有香型的特殊性,而川酒總體上業績縮水比較明顯,而反觀洋河、古井、今世緣以及口子酒4家企業,下滑的幅度相對較小,說明其增長質量要優于川黔企業。
其次看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有人說成功的企業就是因為抓住了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然后提前實現了占位,而白酒行業未來的主流發展趨勢之一是大眾酒,一定是把酒賣給實實在在“想喝酒、愛喝酒”的消費者,但川黔板塊酒企的產品結構整體偏高,大眾酒轉型的壓力也相對較大,轉型周期也相對較長。從這個維度來說,除去瀘州老窖博大酒業、金沙等在大眾酒領域有所積累外,其他的川黔酒企與蘇皖板塊在這個層面競爭中相對處于劣勢;反觀蘇皖酒企,洋河海之藍是全國百元價位段少見的超級大單品,徼酒更是擅長150元以下價位段的封鎖運作。
第三看不同發展模式的較量。洋河和今世緣都有江蘇這個比較肥沃的大本營市場,古井、口子窖對合肥乃至省內的把控度也比較高,整體來說蘇皖的酒企是區域性的,或者是偏區域性的,洋河盡管擁有全國的品牌影響力,江蘇省內市場依然是其絕對重點市場。而川黔不一樣,茅五可以憑借長期積累下的高端酒品牌力保持較大的業績體量,但未來的增量部分還是要落在腰部產品上,沱牌舍得和水井坊雖有全國性品牌力,但缺乏可進可退的根據地市場,業績波動大也在情理之中了。
當然,區域深耕與全國擴張并不沖突,品牌優勢與營銷長處也不能說哪個更強,關鍵是在當下,誰調整得更早,誰更適合。舊世界的鐵幕依然在,新世界的力量在崛起,新舊之間無所謂好壞,也不能簡單地定義先進與落后,關鍵是看誰的節奏更能跟得上發展的潮流。
上一篇:川黔與蘇皖板塊白酒品牌戰略對比分析
下一篇:川黔與蘇皖白酒進入戰略對決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