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預調酒逐漸在我們的生活中流行起來。筆者時常能看到一些年輕消費者在超市、酒吧、KTV中購買預調酒。預調酒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飲料?它為什么能夠迅速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它在世界其他國家是否也非常暢銷?帶著這些問題,筆者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
解密預調酒“前世”,它從哪里來?
【問】有沒有喝過預調酒?是通過什么渠道知道的預調酒?了解預調酒的歷史嗎?
【答】喝過預調酒,第一次看到這種產品是在電視劇中,不知道是不是從國外引進的。
在筆者對身邊的朋友提出以上問題時,得到的答案大部分都是這樣:他們喝過預調酒,但是對預調酒的誕生歷史并不了解。那么,預調酒到底從哪里來呢?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就有用不加啤酒花的啤酒為基酒調配的果汁酒精飲料;在歐洲、加拿大以及南非,預調酒通常使用烈酒(比如伏特加、朗姆酒等)進行調配。但是一些人擔心這種具有甜味和鮮艷色彩的酒精飲料會吸引孩子,愛爾蘭、德國等國對預調酒所征收的消費稅有所提高。然而,稅收的提升也沒有降低人們對預調酒的喜愛。在全球市場上,2001~2007年全球預調酒產量增長近100%; 2003年預調酒在歐洲主要的19個國家創造了銷售奇跡,僅英國的銷售額便超過了18億英鎊;2013年日本預調酒銷售收入為1,962億日元,銷售量為1.37億箱。在日本,預調酒作為時尚創新酒種,其低酒精度、口味眾多、方便飲用的特性,成功吸引了以往飲酒量較少的年輕女性和剛開始接觸酒精飲料的適齡男性飲用,并逐步成為日本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根據日本三得利株式會社的調查,預調酒可以說是日本酒類市場中最深入生活的產品,日常飲用頻率極高。
探究預調酒“今生”,它是什么?
【問】什么是預調酒?它含有哪些成分?
【答】對預調酒的概念很不清晰,成分中應該含有果汁和烈酒。
以上回答是大多數被調查者的答案。消費者對預調酒的概念很不清晰是因為預調酒最近幾年才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那么預調酒的概念是什么?它的生產有沒有國家標準呢?
根據《中國飲料酒分類國家標準》(GBT17204-2008),市面上銷售的預調酒大多屬于配制酒中的其他類配制酒。配制酒是指以發酵酒、蒸餾酒或食用酒精為基酒,加入可食用或藥食兩用的輔料或食品添加劑,進行調配、混合或再加工制成的、并改變了其原基酒風味的飲料酒。
在中國市場的大部分品牌中,預調酒的基酒主要為朗姆酒、伏特加、白蘭地和威士忌、中國白酒等。其中冰銳、紅廣場的基酒較為單一,冰銳為朗姆酒,紅廣場為伏特加;而銳澳、達奇等品牌不同口味的預調酒則選擇了不同類型的基酒,有的則是兩種基酒混合調配。另外,筆者也發現一些品牌選擇沒有蒸餾的水果酒為基酒,比如泰國nite夜貓品牌。每一種基酒都具有不同的口感。通過對各類預調酒的品嘗筆者發現,雖然預調酒的酒精度不高,而且水果的香氣很濃厚,但是基酒不同、果汁相同的預調酒在口感上也存在較大差異,因而基酒在預調酒的口感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目前,國內市場的預調酒品牌都有二氧化碳、檸檬酸、檸檬酸鈉、山梨酸鉀、苯甲酸鈉、食用色素等食品添加劑。在飲料中添加二氧化碳有三個作用,一是充汽成碳酸水,有利飲料的保鮮;二是碳酸水有剎口感,喝起來過癮;三是碳酸水入口后變成二氧化碳,有涼爽感。檸檬酸(鈉)是一種酸味劑,可改善食品的風味,促進食欲;同時可以抑制腐敗微生物的繁殖,延長保質期。山梨酸鉀和苯甲酸鈉的主要作用都是防腐。食用色素則是預調酒五顏六色的最根本原因。雖然,預調酒還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但是這些食品添加劑都具有相應的國家標準,經銷商和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應該選擇一些知名廠家的產品,以確保其產品的安全性。同時,我們也期待有關部門盡快出臺國家標準,讓預調酒在規范之中張弛有道。
展望預調酒未來,它有競爭力嗎?
【問】平時都是從哪里購買預調酒?什么情況下飲用?
【答】在KTV、商超都會購買預調酒,朋友聚會的時候喝得比較多。
在中國市場上,預調酒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出現,其以柔和又刺激的口感,迎合了年輕人的消費需要,因此在國內也曾經風靡一時,是酒吧、KTV等夜場消費的時尚洋酒之一。但當時預調酒在國內的市場容量僅為2億元,其熱度也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這與預調酒當時在國內的銷售渠道太過單一有很大關系。2011年以后,國內預調酒市場進入快速增長期,很大程度上歸因于酒商重新布局預調酒的銷售渠道;2013年預調酒銷量近千萬箱,銷售額約為10億元,占整個中國釀酒行業的0.12%;2014年迅速擴展至30億元以上;預計2015年將擴大到50億元,2020年銷售金額達到百億元級別,相當于目前日本預調酒市場規模,有望成為酒類飲品的一個重要品類。
中國預調酒市場正在快速擴容,國內預調酒品牌也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其中包括銳澳、藍精靈、卡波納、達奇、德古拉、佰色等品牌。但是預調酒市場的激烈競爭已經初顯,要想在這個市場中長期穩定地發展下去,首先要為產品定位,找準它的消費人群,從消費群體和他們的購買動機出發。目前看來,預調酒的消費群體不是以飲用白酒為主的中老年,而是以社會年輕白領、大學生、中學生為主的青年人,他們喝預調酒的動機更多是追求新鮮。對于這點,準備進軍預調酒市場的企業要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可以在啤酒等低度數酒精飲料及無酒精飲料麗個領域搶占先機。另外,預調酒的快銷品屬性很強,行業本身的技術壁壘和門檻不高,廠家主要通過品牌建設和營銷推廣提高客戶忠誠度,對渠道依賴也較大,因此隨著銳澳、冰銳等品牌的成功,一些其他酒企也在加緊布局這一領域,而且同樣使用偶像劇植入廣告等方式進行營銷。雖然競爭無處不在,但對于市場而言,正因為競爭的存在才讓這個行業看起來富有生機,是競爭推動著行業向前發展,也讓更多的新產品涌現了出來。
上一篇:宴席市場創新操作案例精講
下一篇:“在中國,葡萄酒消費潛力還遠未被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