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5日,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公告稱,景芝集團大股東——安丘市華安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景芝集團76%國有股權,以5123.31萬元為底價掛牌轉讓,擬受讓產權數量3867.64萬股。其另一大股東——安丘市旅游局同時以1617.89萬元為底價掛牌,轉讓其持有的景芝集團24%股權,擬受讓產權數量1221.36萬股。該數據意味著,景芝集團100%股權總掛牌低價評估價格6741.2萬元。
公開數據顯示,景芝集團持有景芝酒業33.54%的股份,為景芝酒業的第二大股東和最大單體股東。景芝酒業此舉,一度被山東業界解讀為其開啟魯酒企業的第二次“混改”浪潮,雖備受關注,卻也一直風平浪靜。
3月10日,浮來春集團在濟南高調宣布成立“國內首個專業的白酒并購基金”,旨在對山東白酒行業企業進行整合。武玉杰曾在當日向記者介紹,該并購基金未來將引進百億元社會資本,與資本市場對接。與此同時,浮來春集團公開宣布報名參與競購景芝酒業國有股權,并已被受理。
這也與山東積極推進的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謀而合。2015年3月,山東省公布《關于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幾項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對國有企業改革內容進一步細化。銳財經網行業分析師劉江遠對此分析稱,景芝集團公開轉讓其全部國有股權,如順利完成,將在上述背景下,成為魯酒企業“混改”第一家。在他看來,其受讓方也將會成為景芝酒業的實際控股人,該企業的國資背景將進一步被淡化。
“混改”攪局者?
對于浮來春集團參與競購,武玉杰如此描述“在公開公平公正的背景下,我們有信心競購成功”。
然而在3月17日,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發布公告稱:“根據安丘市人民政府《關于終止山東景芝集團有限公司國有股權交易信息公告的通知》(安政發〔2015〕5號),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中止安丘市華安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安丘市旅游局所持有的山東景芝集團有限公司國有股權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信息的公告!4月14日,該中心再次發布《關于山東景芝集團公司76%國有股權轉讓項目終止交易的通知》。
劉江遠認為,景芝集團股權轉讓因浮來春集團突然參與而打破平靜,這場“混改”也因其而終止。記者獲得資料顯示,該股權轉讓交易掛牌時間為2015年2月15日至2015年3月19日。
浮來春集團是參與者,還是攪局者?在業界,這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地方酒企。據其官方網站介紹,浮來春集團以“浮來春”系列酒的生產經營為主。
有媒體人士直言,在此次股權掛牌公告中,景芝酒業管理層率先表示了參與收購意向,而浮來春集團參與競購則打亂了這一計劃。浮來春集團高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此說法表示否認。記者獲得的一份題為《安丘市人民政府關于中止山東景芝集團有限公司國有股權交易信息公告的通知》顯示,安丘市政府給出的解釋是“為了更好地貫徹國家即將逐步發布的國有企業改革新政策,結合本地企業實際,積極穩步推進國企改革”。
截止到目前,記者先后電話聯系安丘市及景芝酒業相關負責人,均沒有得到回復。
“混改”之惑
劉江遠稱,在魯酒企業“混改”中,景芝酒業當前境況并非個例。
早在2013年4月,山東景陽岡酒廠(以下簡稱“景陽岡酒廠”)100%國有產權公開掛牌轉讓,意味著國資全部退出景陽岡酒廠。記者在當時的調查中獲悉,其掛牌價格2495.8萬元,掛牌時間為當年4月9日至5月7日,而意向接盤方是企業的管理層。
消息一出,引起業界質疑,當地媒體在對此報道中描述,其“改制涉嫌違反國有資產法”“大品牌賣出‘白菜價’”等。當時參與報道的媒體人士介紹,此次改制最后不了了之。就在同一年,國資退出的一幕在山東蘭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上演。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白酒行業開始了一場以“國退民進”為代表的企業股份制改造,但魯酒企業因受觀念等因素影響,在當時的改制中進展并不理想。而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酒業并購趨勢更加明顯。公開數據統計顯示,從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底,全國發生30多起并購事件,覆蓋白酒、啤酒、葡萄酒領域。上述人士坦言,在當前環境下,山東酒企也無法避免,并大都會以“混改”模式出現。3月24日,知名白酒專家晉育峰在中國首屆酒業并購論壇上表示,2015年下半年開始后一年,是行業內產業整合和重組比較好的時機。
記者了解到,在國資退出露酒企業的同時,受讓方通常首先是當時企業負責人。白酒行業觀察人士歐陽千里對此認為,酒企改制過程中,管理層收購意圖明顯,理論上違規但并不違法。在他看來,企業完成轉讓后,管理層持股大多首先讓酒企向有利方向發展,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企業管理層利益和責任的相互匹配。
“不排除管理層因一己私欲想使國有股份‘私有化’!彼寡裕绱烁母锞蜁斐蓪ζ髽I、員工,甚至國家和社會的不良影響。他建議稱,魯酒企業應冷靜看待“混改”,“混改”并非白酒行業困境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