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瀘州老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將入股重慶詩仙太白酒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詩仙太白)。
注資后,瀘州老窖可能將持有詩仙太白70%的股份,詩仙太白所在的萬州區政府、以及重慶輕紡(控股)集團占30%左右股份。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入股合作是詩仙太白當地國資委和瀘州市政府牽頭而成的。“此次事件,瀘州老窖集團董事長張良親自在過問,成功率達到80%!痹撊耸扛嬖V記者。
只是在這件事情上,傳聞萬州區和瀘州政府持積極的態度,輕紡控股的態度比較消極,想自己運作。但是知情人士稱,不排除這是一種談判策略。
關于瀘州老窖入股詩仙太白的“緋聞”早在2015年11月份就被曝出,2015年11月29日,微酒曾獨家以《猛料 | 傳原重慶酒業龍頭詩仙太白清算重組,川發展和瀘州老窖或入局!》一文報道了重慶詩仙太白的擬收購事宜。
報道稱:傳言四川發展酒業投資有限公司將與重慶輕紡(控股)集團達成一致,或將以品牌收購的方式收購重慶白酒企 而川發展酒業投資有限公司是由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與瀘州老窖集團共同出資組建而成的,瀘州老窖進入詩仙太白的身影已經呈現。
詩仙太白的困境與自救
隨后,坊間傳聞,11月份傳出的并購“緋聞”并未落地,而是不了了之。有業內人士表示,此前詩仙太白迅速下滑的市場情況以及自身的高負債成為了并購的難點。
此前包括五糧液在內的酒企均與詩仙太白進行過洽談,但是,都未有進一步動作。沒有談成的重要原因或許因為詩仙太白的資產負債率過高,盤活難度太大。
早在今年的2月份,就有媒體爆料稱:詩仙太白早已身陷追債官司之中。來自兩江融資租賃股份公司及哈爾濱銀行重慶分行的兩項累計追債金額達4500多萬元。有人士表示,這僅僅是被公開報道的數據,而實際負債金額很高。
詩仙太白曾經銷售額達到10億,成為當地中高價位的龍頭企業,但是隨著企業現金流的充沛,公司收購了很多當地小酒廠以及在邛崍進行釀酒基地投資,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加上市場波動,公司迅速陷入困境。
而市場方面,作為重慶龍頭的詩仙太白自2013年開始,和大多數地方酒企一樣,面臨著急速下滑的態勢。
2007年9月,詩仙太白被重慶輕紡集團斥資收購,2011年達到歷史最高峰,9億元。然而,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詩仙太白的酒類營收為不到1.1億元,今年上半年,為5600多萬元。
輕紡集團披露的信息也顯示,2015年度,重慶詩仙太白酒業集團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6307億元,凈利潤為-2.3002億元。今年前三個月的主營業務收入為2305.37萬元,凈利潤為-2505.96萬元。
而公司層面,銷售公司撤離重慶,除大本營萬州工廠外基本處于停產狀態,人員從最多時的2000多人減少到目前的340余人。重慶主城區經營詩仙太白的經銷商只剩下2家。
面對并購困局及市場下滑之勢,詩仙太白方面也曾做過種種努力。記者曾經獲悉,今年以來,詩仙太白方面希望通過改制等方式再度激發起管理層及企業的活力。不過,其改制方案遲遲并未最終確定。
而在今年7月份, 詩仙太白總經理蔣育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提出了主業、品質、價值和市場四個回歸,公司將停止一些對外投資,將工作重心回歸到主業上來。
同時將萬州作為核心市場,進行重點打造,以點帶面向周邊不斷擴散。隨后,詩仙太白還推出了88-188元的“百年傳承”和“醉愛系列”,并作為重點產品打造。
輕紡集團副總裁徐陽也曾透露,將詩仙太白作為輕紡和國資委關于國有企業改制的首批企業,將經營層納入詩仙太白重新組建的“輕資產”運營公司。
不過,或許在高層人士看來,如此的艱難自救不如背靠大樹,順應酒業整合大勢更為有利。
老窖為何苦苦追尋重慶市場?
從去年第一次出手,到此次再度出手,讓人不禁要問:瀘州老窖為何如此執著,這背后又有怎么樣的隱情呢?
采訪中,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瀘州老窖通過收購詩仙太白進入重慶市場,將可能改寫重慶市場格局。
該人士認為,重慶是個開放性較強的市場,市場呈三角形分布,主城區被萬州片區、江津片區、酉陽秀山片區等組成,酒類銷售額估計在120億元左右,而本地的詩仙太白、江津酒廠、渝北老窖、重慶國裕古窖酒業等均實力較弱。而這恰恰給外來酒提供了市場機遇。
有熟悉當地市場環境的代理商告訴微酒記者,目前,重慶市場白酒的主流消費品牌比較集中,高端系列以茅臺、五糧液居多。
中端系列以瀘州老窖和郎酒賣的最好,老窖方面以售價在140元的老窖特曲和零售價在150元的老窖紫砂作為暢銷。郎酒的郎牌特曲也有不俗表現。
低端系列只要是零售價在10元左右的光瓶酒賣的較好,其中郎酒的小郎酒、當地的江小白表現突出。
“重慶與瀘州是鄰居,重慶一向是老窖和郎酒的核心重點市場。吃透這個市場,是兩個品牌共同的目標。詩仙太白不管目前境況怎樣,其幾年前一直是重慶本地品牌中的一哥,重慶消費者對這個品牌是熟悉的。利用老窖的產能及市場操作優勢,盤活這個品牌,成為其攻打重慶市場,改變競爭格局的又一利器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庇袠I內人士分析道。
也有行業人士認為,剛剛結束的瀘州老窖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老窖審議并通過了《關于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的議案》。意味著老窖30億定增融資逆勢擴張優質產能的計劃獲得實質性進展。
從30億的定增方案中可以看出,老窖的優質產能優勢將在未來幾年內逐漸顯現出來,而其產能只能為市場所消化。而如果詩仙太白被收入囊中,也只會是老窖并購戰略的第一步。巨大的產能優勢可能隨著老窖的并購戰略而以另外的方式進入全國市場。
另外,也有人士認為,目前中國較好的白酒品牌并不多,“詩仙太白”雖然一直是區域性品牌,但是,其名字具有全國化的基因!爸灰亲x過小學的人都認識詩仙太白。如果在老窖手上,說不定會成為又一個全國性品牌;蛟S這也是為何當地政府力主合作的重要原因。”該人士解釋道。
名酒團隊能做好地方酒嗎?
今年洋河并購了貴酒、古井收購了黃鶴樓,加上老窖集團對詩仙太白的并購如果落地,行業今年開啟了3起名酒并購地方酒的案例。
洋河、古井、瀘州老窖,都是曾經的老八大名酒,在行業黃金期和調整期,都成為行業集中化程度提高的受益者。但是買下一家企業只是開始,能夠并購“成功”才是關鍵。
可以發現,在酒業過往的并購案例中,鮮有外部投資者并購成功的案例,比如華澤最終出讓了陜西太白,輕紡控股對詩仙太白也可以說是并購失敗的案例。
因此,并購的成功關鍵要么是資源能夠互補,比如香型互補;要么是能夠真正的為并購對象輸出市場運作和管理能力,這是決定并購成敗與否的關鍵所在。
名酒企業擅長全國面上的品牌投入,高舉高打,地方酒需要的則更加接地氣,穩扎穩打,做深市場、吃透每一個終端。兩者的打法是截然不同。
所以,這里存在著隊伍運作市場思路轉換的問題,做慣了大投入、大手筆的名酒團隊,需要轉換思路。
慶幸的是,不論是洋河、古井還是瀘州老窖,都在終端和消費的運作上有一套自身成熟的團隊,加上大企業的資源能力,成功的概率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