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收藏的是:品質價值、文化價值、飲用價值,近年來老酒市場平均以30%的速度增長。老酒本身可以飲用,其稀缺性隨著時間的增加而越發突顯,一些知名品牌和品質優良的陳年佳釀受到不少收藏投資人士青睞。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我國老酒的收藏市場交易總額約為50億元,未來3-5年這一規模或將達到200億元-300億元。老酒收藏投資漸成趨勢,市場發展前景良好。越來越多的人士引發對老酒收藏投資的熱情。
眾所周知,中國白酒通常沒有保質期。酒在存放過程中,會產生多種酯類物質,就是俗稱的“醇化”過程。各種酯類會產生各種特殊的香氣,但這種醇化是非常緩慢的,所以,白酒通常是存放時間越久越好。其中以純糧釀造的高度白酒最適宜久藏,低度酒和“勾兌”酒就不易久藏。
酒液、酒瓶、酒標、酒包裝,甚至歲月刻在酒瓶上的印記,無不映射著那個時代的特征和烙印,給經歷了那個時代的人濃重的懷舊氣息。即使沒有經過那個年代,也能感受那份厚重的力量。
收藏老酒前提是酒一定得是陳年的名酒好酒。有些酒并不是很稀缺,例如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等,真正稀缺的是那些原漿酒。當代原漿白酒可以說是最具有收藏價值的白酒之一,因為原漿酒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白酒,經歷了中國白酒是起源和發展。上世紀60年代糧荒期間,由于原漿酒釀造工藝的復發性和高耗糧,逐漸被新工藝代替后,曾一度消失。進入21世紀原漿酒才重新得以發展,悠久的原漿酒文化和原漿酒稀缺性也正是白酒收藏品質價值所在。
從年代上劃分,一般來說,建國后到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老酒最具收藏價值。那時期,正值計劃經濟,各酒廠并非以經濟效益為主,甚至在生產上不考慮產量、不計成本,反而成就了好酒。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全國的酒廠紛紛改制,部分酒廠盲目抓產量、講效益的結果是酒質的下降,再加上一段時期“勾兌酒”橫行(傳統釀酒耗糧巨大,成本很高),有的傳統名酒廠也跟風而上,產品質量自然令人堪憂。
傳統的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均可作為投資備選,其中茅臺和五糧液的市場認同度最高,部分存世量很少的名優酒再次要選擇純糧釀造的高度白酒、酒精度數在50度以上為佳。
生產時間要盡可能早,由于保存上的原因,生產時間越早,陳年老酒的數量越少,價值也就越大
要注意外觀品相,品相要相對好一些,不僅方便保存,升值的空間也更大。
當然,現在的白酒也有很多恢復傳統工藝釀造的佳品,其包裝更是無可挑剔,入藏這樣的好酒若干年后不也是古董老酒嗎?
要想使老酒長期完好地保存下來,需要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酒精度數、貯存環境,溫度、濕度、運輸、包裝等。其中包裝是長期保存的關鍵。
即使采用了玻璃瓶裝酒,解決了瓶體的滲漏問題,大多數瓶裝酒依然沒能保存下來。
那年頭的瓶裝酒,經常遇到放在家里沒幾年酒就“不翼而飛”的情況,主要原因就是封口不過關。那時候瓶裝酒的封口,主要是油紙、軟木塞外封塑料包皮(賽璐珞皮),或者鐵蓋,或鐵蓋外包塑料皮。后來,又有使用螺旋塑料蓋、螺旋金屬蓋或塑料蓋再包皮封口。這些封口方式以及封口制作工藝,即使在特意保存的情況下也不能保證瓶裝酒不發生揮發、滲漏等現象,也就無法使多數瓶裝酒長期保存。
但還是有較多數量瓶裝酒完好地保存至今,有些甚至“一滴未灑”。灌裝時“碰巧”瓶口和封口咬合得很“準確”,又“碰巧”遇到了適當的保存環境,一瓶酒被完美保存下來是極有可能的。但是,與其當年的銷售量相比,與多年的消耗量相比,加之經過了動蕩的年代,被完整保存下來的老酒幾乎是“百里存一”甚至“千中存一”。所以,白酒收藏,酒滿品好的才有最高收藏價值。
中國的假貨向來屢禁不止,酒類也是一樣。制造販賣假酒一直是危害企業利益,甚至公民健康安全的大事,這也給收藏老酒帶來了麻煩。
鑒定老酒的真偽,開瓶品嘗,甚至化驗成分自然可以得出結論。這樣一來,一瓶酒的收藏價值也就沒了。不開瓶,辨真偽,是鑒定收藏老酒必須具備的功夫。
鑒定老酒需要的是足夠的經驗,要對各種酒的商標史、包裝史了如指掌。
還有外包裝,有的時期有盒,有的時期無盒,有的時期僅僅用一層棉紙包裝。
再有就是日期,有的年份沒有在瓶體上印日期,而不同的年份打在酒標上的日期的寫法或阿拉伯數字,或中文數字也有不同。
這種情況各種材質的酒瓶都有,以紫砂瓶居多,陶瓶次之,瓷瓶、竹筒瓶也不少。
原因分析:瓶體滲漏所致。
酒體發生了物理性變化。如原500mL的容量,現剩下300mL。不同的容量按比例減少,從10%—80%的都有,這種情況各種材質的瓶裝酒都有,包括玻璃瓶。
原因分析:陳年老酒瓶口封口不嚴,導致揮發。
收藏的瓶裝酒質量發生化學性變化,使內裝的白酒質量下降;瓶體的材料與液態酒發生了化學反應,使酒體變色(如變紅、變黑、變混)。
原因分析:能是瓶體材料(紫砂)掉色,或者是軟木塞瓶蓋中的單寧和白酒中微量含氮化合物起化學反應,而形成黑色沉淀物等原因所至。如竹筒酒瓶,封口較好,是用蠟質封口,但由于竹筒中竹絲間有縫隙,因此,酒液會慢慢滲漏,顏色變深,一般2年左右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變味,則是因為內塞材料使用不當,如橡皮內塞使酒帶上橡皮味,或是木塞帶上木香味。
與傳統收藏品類相比較,陳年老酒收藏門檻更低、更具稀缺性,同時老酒本身又是活的“古董”,有特殊的文化價值,因此近年來,陳年老酒的收藏價值被不斷的挖掘。
中國白酒數萬種,知名品牌數百個,“全國名酒”十七大,但擁有“雙國保”稱號的少之又少,古井即為其一。釀造古井貢酒年份原漿所使用的窖池為明代始有,連續使用已500多年。2013年5月3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古井在用的77條明代窖池等四處釀酒遺址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而古井傳承千年釀酒古法——“九醞酒法”也被列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同時,古井釀酒所用的水來自有1500多年歷史的魏井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應當說,“雙國保”和“國家重點文物”才是老酒收藏價值的“硬指標”。
毋庸置疑,一款具有投資價值的收藏酒,離不開稀缺性、歷史沉淀、可維持性和成熟的交易市場這四大因素。只有品牌歷史悠久、現存量較少、酒品質量上乘及具有特殊的品位和紀念意義,才是值得收藏的酒品。然而,目前市場上推出的這些收藏酒,其價值都難以評估,藏家也只能任憑廠家的說辭買進,憑著買賣雙方的討價還價來交易。
酒類收藏的法律體制不健全;沒有專門的權威部門對其確認價值和市場規范。基于這些因素的存在,導致白酒收藏市場的諸多亂象,使收藏酒市場變得魚龍混雜。
應該說,珍品薈萃、獨具特色的白酒是全面記錄和反映我國酒業發展歷史的具體體現,白酒收藏與其他藝術品收藏一樣,收藏的是厚重的酒文化。然而,在魚龍混雜的酒類收藏市場中,各種品牌的收藏酒五花八門,有些根本沒有文化底蘊和附加值的所謂“收藏酒”也標出很高的價格,大有玩價格概念之嫌。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名酒的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被充分發掘。而收藏酒的興起,則正是將我國傳統酒文化和現代投資收藏文化充分結合的收藏模式。未來,隨著白酒收藏熱的不斷深入,相關配套產業將會逐漸成熟和規范,收藏酒或將成為一種“經濟現象”。
現在市場上,假酒橫行,尤其是名優酒品,造假者使出渾身解數,有的干脆將一些劣質酒在小作坊中進行灌裝,然后再送入一些管理疏忽的流通渠道,以此欺騙消費者。因此,倘若你想買到真正的好酒,一定要到正規的商超等流通領域,切不可因貪小失大。
與酒接觸的時間久了,我們就會把酒當做自己的一個知心朋友,尤其是白酒收藏愛好者更是如此。因此,越是有如此深厚的感情,越是要了解酒的特性,如白酒的香型、特性、產區等。對于白酒的基本常識了解得越多,在收藏的過程中越得心應手。
收藏白酒,大品牌、知名度高的名優酒品當屬首選。如果僅僅是個人愛好,全國各地的酒品都收藏起來也未嘗不可。白酒收藏的悄然興起,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這也是白酒愛好收藏者的一大投資機會。
收藏愛好者見到自己喜歡的酒品就購買保存。一般購買名優白酒、品牌酒和具有個性特征包裝的酒。
如親朋好友贈送的好酒,或是高檔包裝的酒未喝,長期存放家中。藏者們幾乎都直接或間接受“白酒貯存越久越好,也就是時間越長越好”理念的影響。
隨著新酒的降價,八項規定等大環境的影響,這兩年是調整起,沒有太大的增幅,基本保持平穩。短期不會有太好的效益。短期是幾個月或者一兩年內。
老酒被認可度越來越高,消費人群也越來越多,但是老酒越來越少,如果想做3-5年或者更長期的投資,那增值絕對是可以得。
“創新與融合:老酒+互聯網”座談會在四川聯合酒類交易所舉行。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宋書玉在座談會上表示,老酒+互聯網是一個全新的產業,互聯網是現實與虛擬世界的交匯,現實世界是虛擬世界的基礎,而虛擬世界可以成倍放大人們的想象力。在眾多的金融產品中,唯有酒,可以通往精神、虛擬、現實的三界。
依法合規制定嚴謹的規章、組建高素質的專家團隊增強公信力、建立健全第三方風控體系是交易所的重要工作。董事長唐世敏表示,白酒行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拉動內需、牽動民生,影響著國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酒交所將傳統酒業與互聯網相結合,肩負著立足四川,輻射“中國白酒金三角”區域,服務于全國酒類產業集群,促進酒類產業整合、升級的使命,旨在打造中國最大的酒類交易平臺和定價中心,進一步推動老酒收藏交易的創新與發展。
互聯網+是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發展的一種新常態,互聯網與老酒融合將進一步推動其市場的發展。老酒+互聯網打造的公平、公開、公正的新平臺可以更好地服務老酒收藏投資者,在交易所上自由交易各種珍貴的老酒,不僅僅便于找名牌老酒更可以投資交易,是實現豐厚利潤的新途徑。
以茅臺為例,1993年每瓶的價格是8.5元,2011年的拍賣價格在45000元左右,升值空間遠遠大于黃金、玉器等傳統收藏品。這樣的高利潤,吸引了一大批老酒收藏者,但選擇品種收藏并非易事,應注意以下要點,謹防掉入收藏“陷阱”。[詳細]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