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文人墨客常在醉酒之后感慨“借酒澆愁愁更愁”!但如果你僅僅把這句話當做一句感嘆就錯了,科學驗證,“借酒澆愁愁更愁”是真的!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借酒澆愁不僅容易導致酗酒,還會增加患抑郁癥的風險。研究發現,排除遺傳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經常借酒澆愁的人更容易發生酒精中毒或患上抑郁癥。由于男性不像女性那樣愿意表達,因此比女性更容易借酒澆愁,也更容易養成酗酒的習慣,或更易患抑郁癥。
另外,日本東京大學的一項研究證實,中國人常說的“借酒澆愁愁更愁”是有科學依據的。
日本學者首先反復“刺激”實驗室籠子中的小白鼠,讓它們進入一種“害怕和不安”的狀態。然后,實驗人員給老鼠們注射酒精,并觀察其再次進入籠子時的反應。研究發現,凡是在“不安”后被注射了酒精的老鼠,其恐懼感持續時間要遠遠超過那些體內沒有酒精的小白鼠。
日本學者以此類推稱,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喝悶酒非但不會實現“忘掉悲傷”的美好愿望,反而會刺激大腦中業已存在的“不愉快記憶”持續更長時間。如果人要想忘 記不愉快的事情,就應該先讓自己“高興起來”,然后再出去喝點“開心”酒,這樣就能通過“留住更美好的記憶”擺脫煩惱。
失戀、壓力等諸多困難讓人貪戀杯中物,可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真的會借酒澆愁愁更愁。
上一篇:82年的拉菲葡萄酒,為何到現在還有?
下一篇:保健酒行業又出新品類——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