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多在清明節前一二日,在漢朝和唐朝,每逢寒食節降至,上到廟堂下到百姓,除了登高踏青,在門前插柳條,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各式各樣的面點和酒水,共襄佳節。
寒食節期間民間嚴禁煙火、全吃冷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但是由于冷食寒涼并非人人都可消受,于是就有了“寒食節,飲春酒”的習俗,借黃酒“天然的溫度”,給畏寒的身體以細致的呵護。
說到黃酒的溫補作用,國人大抵再熟悉不過。用溫性的黃酒暖胃養身已是中國人傳承千年的飲食文化,縱然黃酒有海派、蘇派、閩派、北派、鄂派等多種派別,但無論從營養價值還是口感質地來說,浙派的紹興黃酒都當屬中國黃酒之最。所謂“天下黃酒源紹興”,紹興黃酒具有水的外形和火的性格,它低度、養生、酒性溫和且外柔內剛,非常適合國人體質。
如同日漸式微的傳統佳節,一瓶傳承經典,品質上乘的黃酒如今也是可遇不可求了。浙江塔牌紹興酒就是優質手工黃酒中碩果僅存的一個。塔牌紹興酒滴滴源自手工釀造,其健康價值就更容易顯現,相對于普通機制黃酒,塔牌手工黃酒最大的特點是營養。塔牌手工黃酒的營養與釀造季節、地域、原料、手藝有著密切關系,塔牌沿用傳統工藝一年一個周期嚴格按照節氣生產:三伏天精制自然培養的白藥,農歷八月踏制麥曲,立冬開始投料發酵,立春啟動開榨煎酒。釀酒過程中,塔牌將酒醅裝入酒壇并置于露天,經低溫長時間發酵以吸取日月精華之靈氣,黃酒經過晝溫夜冷和風霜雨雪的溫差變化經多年陳化最終形成香氣馥郁、醇厚豐滿的黃酒成品。如此嚴守自然之道的釀造而成的瓊漿,讓植物和山泉的養分以最合理的方式充分釋放,釀出的紹興酒渾然天成、主陽暖身,讓人身體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塔牌手工黃酒的養生“秘方”來自天地宇宙的啟發,與傳統中醫倡導的“天人合一”不謀而合。
黃酒的暖胃溫補,活血行氣的功效不言而喻,然而在寒食節“吃寒食,飲春酒”的過程中,想在養身之余又品出淋漓盡致的黃酒意境,還可在飲用方法上多做些講究。在寒食節,道行較深的黃酒客們喜歡用不同的菜式搭配不同類型的黃酒:比如干型塔牌“元紅酒”適合搭蔬菜、海蜇皮等冷盤;半干型塔牌“加飯酒”適合配肉類和大閘蟹;半甜型塔牌“麗春酒”與雞鴨相配味更鮮;甜型塔牌“香雪酒”與甜菜類同食更甘美。
寒食節搭黃酒,既能感受傳統文化,又能養身暖胃,也因時令需求,初春乍暖還寒,黃酒溫補,最適宜飲用。
上一篇:為什么會酒精中毒,酒精中毒的原因
下一篇:家庭自制藥酒必須注意以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