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雖是超級經濟大國,軍事強國,政治、文化都無比耀眼,但對于葡萄酒及葡萄酒文化來說,美國確是一個“年輕”的國家。
美國葡萄酒文化:
2007年,超過270萬人次光顧過美國的酒莊,這相當于約30億美元的銷售額。如今,酒莊的角色不僅僅局限于酒的生產商或者是酒的銷售商,他們現在還扮演著另一個角色——婚禮以及商務會議等聚會的場地承辦方。有一些酒莊甚至還擁有餐廳、禮品店以及酒莊特有的景點。一方面,這說明了葡萄酒制造商的精明與才智,另一方面更說明了美國群眾對葡萄酒態度的轉變。大多數主流報紙,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以及今日美國等,都涵蓋了常規的葡萄酒報道。如果某個年份的葡萄酒特別優異,或者是某款葡萄酒的潛力被低估了,只要價錢合理,消費者都愿意去購買。
2010年,美國已成為全球葡萄酒最大的消費國。盡管美國葡萄酒的人均消費與法國的(法國人均消費是美國人均消費的五倍)相比,仍處于一個落后的位置,但是紅酒在美國的受歡迎程度是不容忽視的。
在美國售出的葡萄酒中,約55%的葡萄酒是由女性購買的;
葡萄酒的消費量在過去的17年里一直持續增長;
據美國商務部的消息指出,美國售出的葡萄酒中,約有四分之三是產自本土的;
在舊世界的葡萄酒生產商中,法國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商,進口量達總量的三分之一,其他進口數量比較大的生產商有意大利和西班牙等。而占據了美國四分之一進口市場份額的新世界葡萄酒生產商中,脫穎而出的有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智利以及南非。
人們更習慣于私底下品嘗葡萄酒。研究數據表示,美國葡萄酒近百分之八十的銷售是由零售商完成的,剩余的百分之二十銷售才是通過酒吧以及餐廳等渠道進行銷售的。
2010年美國葡萄酒市場理事會年度消費調查報告指出,紅酒消費者的數量為770萬,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地增長。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葡萄酒消費者都會選購超過15美元一瓶的葡萄酒。
在過去的40年里,消費者們對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的喜愛程度是一直變化著的。1970年,紅葡萄酒以75%的銷量贏得了消費者們的青睞;直到2000年,口感輕盈馥郁且價錢實惠的白葡萄酒以70%的市場份額成為了葡萄酒市場中的大贏家;然而,在2007年,白葡萄酒與紅葡萄酒的銷量又處于一個不相上下的局面,紅葡萄酒的市場份額上升至45%。在某種程度上,紅葡萄酒市場份額的增長是因為國內種植的梅洛品種越來越受到追捧。
美國葡萄酒文化特征:
1.新興葡萄酒生產大國(相對于法德意西這些舊世界而言)
2.集中但不限于加州生產
3.金粉、仙粉黛、曾芳德,也就是Zinfandel為特色和主導品種
4.低價優質的餐酒比例高,也有opus one、screaming eagle這樣的頂級佳釀
5.加州氣候導致各品種酒體普遍飽滿,很多酒精度偏高,果香濃郁,新世界風格突出
6.也有一定的文化底蘊,比如巴黎審判,比如Robert老先生等等
7.知名酒廠如嘉露、星座等工業化生產規模大,商業化程度高,全球推廣得力,也是在很多國家比較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雖然是葡萄酒新興國家,但確是世界第四大葡萄酒生產國,僅次于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全國50個州都有生產葡萄酒,而加利福尼亞州生產的葡萄酒卻占全國總量的89%。實則新世界葡萄酒產酒國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