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自周公開始便講究以德治國,以禮治國,我國儒家思想的靈魂也是“德、禮”,可見“德”對于中國千百年文化的影響。如今中國在飲酒文化上也多講“德”,致力于摒棄“糟粕”酒文化。
中國飲酒講究真心實意
酒桌上最講究的就是融洽的氣氛,因而酒桌上的人際關系亦是酒德的一種體現。飲酒之中,不可言不由衷,更不要抱有不善良的心態,與任何人飲酒,都要保持良好、融洽的酒桌氣氛。
中國飲酒注重神態怡然
“感情深,一口悶。”推推搡搡、互相灌酒、大口喝酒的的方式,不僅不利于人體健康,更不是一種具有酒德的表現。飲酒講究淺斟細酌,神態要怡然有致,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酒后飄逸的高雅境界。
中國飲酒體態更要優雅
飲酒時不僅只要求美酒或美器或優雅的環境,而且更應注意自己的行為和體態。品酒應該是一件有雅趣的事情。如果在飲酒的時候出現粗陋、灌人等行為則有失風范。
中國飲酒需有度
早在古代人們就將中庸的說法運用到了飲酒之中,古人提倡飲“中酒”,飲至微醺即可,切不可酩酊大醉。正所謂“花看半開,酒飲微醺。”
中國飲酒需有節制
既包括節制,也包括節約。節制,即是要求人們飲酒之中一定要節制自己的酒量,這與上面所講的“微醺”亦有共通之處。而酒德中的節約,則是提醒人們在飲酒之中不要虛榮擺闊,更不要浪費酒液。
逢年過節,親朋聚會,借酒助興,當屬大快人心事,但切記飲酒勿忘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