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葡萄酒的寫ml的都是假酒?葡萄酒瓶底越深越好?鉛封上的小孔真能幫忙陳年?掛杯的才是好葡萄酒?你被以上的哪幾個葡萄酒謊言忽悠過?
一:進口葡萄酒從來不用ml作單位?
這種觀念在中國太普及了,不少酒莊都只好要求制瓶廠改為標注cl,如今隨手在超市里翻翻進口酒,可能只有375ml的小瓶還保留著ml的單位。常有人說酒瓶的容積,用cl(厘升)做單位的才是進口酒,ml(毫升)的都是國內灌裝,其實并沒有什么根據。
二:葡萄酒瓶底越深越好嗎?
和刻度一樣,瓶子底部的凹槽也是很多人執著的方向,在多數中國消費者在選擇葡萄酒時都會特意看下葡萄酒瓶底的凹槽。
“葡萄酒瓶底越深,越容易收集沉淀,說明這瓶酒品質越好越有陳年的潛力”很多人都這樣認為,可惜的是,保存葡萄酒,首先得將葡萄酒橫著放…如果豎著放,用不了幾個月,瓶塞就會因為接觸不到水分干燥漏氣,最終導致葡萄酒液被氧化。
其實,大部分的葡萄酒,不適合陳年到出現沉淀再喝,市面上200以下的酒,絕大多數是為了在上市后一年以內喝掉的。
三:鉛封上的小孔的作用是幫助陳年?
真正需要陳年的葡萄酒,怕的就是透氣。越是高品質的軟木塞,塞子其實越長,為的就是讓盡可能少的空氣透過來。
孔的本意,只是在高速封級封口時,避免封套中的空氣排不出來,引起密封不嚴準備的。有孔,不代表葡萄酒能透氣;葡萄酒能透氣,也不代表就能陳年,更不代表葡萄酒一定好喝。
四:掛杯的才是好葡萄酒
很多人認為葡萄酒的掛杯現象能說明葡萄酒的品質,在他們看來,葡萄酒的掛杯越多,越厚重,葡萄酒的質量就越好。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當我們用合適的酒杯來品鑒葡萄酒時,幾乎所有的葡萄酒都會有“酒淚”,即都會產生掛杯現象。酒精是酒淚形成、也就是導致掛杯現象的主要原因。然而酒液中除了酒精之外,還會有糖、甘油和其他的一些物質,在這些物質中糖能增加酒體的濃稠度,減緩酒液的下流速度,所以說,一杯葡萄酒的掛杯現象明顯,掛杯厚且長只能說明該款酒的酒精的相對濃度較高,糖分含量高,跟葡萄酒的質量沒有直接關系,跟葡萄酒的年份也沒有關系。
五:酒標上到底應該寫英語還是寫法語?
不管酒標上標明的是“Product of France”還是“Produit de France”都是原產國標注,通常寫在不太顯眼的位置。不管哪一種寫法都很正常,個別酒莊甚至會英法對照的寫兩遍。但國內葡萄酒剛熱起來那幾年,我隔三差五就會遇到有人指著酒標上的“Product of France”抱怨“這造假的也太不專業了,法國人怎么會用of,法國人寫的是de…”估計是這種投訴太多,以至于很多葡萄酒進口商在采購的時候,只能要求酒莊把正背標都改成法文。
無可否認,以上的說法都非常常見,容易影響大家的判斷,但是如果以后再有導購人員告訴你文章中的內容,可不要再被忽悠了!
上一篇:我國的國酒是茅臺,那其他的國家呢?
下一篇:盤點貴州茅臺推出的那些閱兵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