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阿爾曼-費爾依戴(arman-fernandez),尼斯的畫家和雕刻家,1960年他和伊芙-克萊因(yves-Klein)和皮埃爾-雷斯坦利(pierre-Restany)共同建立了新現實主義學派,此學派反對抽象美學概念,著重表現日常事物,他著名的“憤怒系列”,毫不夸張的表現了物體的爆炸,特別是樂器的爆炸,樂器的零件散落各地,這個時期,他經常表現小提琴爆炸的主題,為木桐設計1981年酒標就是該畫的彩色板。
1982—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1906-1987)以電影導演身份為人所知,同時他還是一名拳擊手,藝術愛好者,作家,馴馬師,獵人以及演員,而在其生命早期,還曾是才華橫溢的天才畫家。他為了“祝賀我親愛的朋友拜倫·菲利普(Baron Philippe)在木桐(Mouton)酒莊的第六十個豐收年”所繪的酒標,表達了他對朋友的友愛,以及對這片土地的迷戀。他為木桐羅斯柴爾德(Mouton Rothschild)1982年酒標所作的水彩畫,是他的最后一幅作品。感性、雅致,畫作用色溫暖,同主題格調非常相符,一只公羊,在酒神節上歡欣起舞,身邊是永不分離的同伴,太陽和葡萄樹。
1983-索爾·斯丹伯格(1914年6月15日--1999年5月12日)美籍羅馬尼亞人后裔,動畫片著名制作家,紐約客雜志漫畫大家。他畫的封面,都被贊曰“引起共鳴”或“啟人感悟”。他曾經創造了提利的瑞·歐文,通過一個在自家郵箱上作畫的女士,想像出創作者與主題之間的一種微妙關系。1976年他所畫的曼哈頓圖畫《紐約客》,被美國雜志編輯學會(ASME)評為“最佳美國封面雜志”。他為1983年的木桐酒標作畫,一個人沉浸在美麗的只屬于自己的風景中,思緒遐想,充分展現了他的個人漫畫風格。
1984-雅各姆(1928 - )出生于以色列,拉比的一個兒子,并在1951年移居巴黎。 1958年,他與索托介紹,波爾伯里和湯格利什么成為了被稱為反應動力學藝術。他看到了它的理由,“塔木德:”生命是一個路過的陰影,因此可以在什么下面一動不動的形象捕獲 這產生了色澤鮮艷的木材或金屬,改變它的外觀,因為它或觀眾感動的工作雅。
1985—保羅·德爾沃(Paul Delvaux),創作了兩個天真的小女孩們站在一起,凝視,觸摸并品嘗一串葡萄的場景。體現了他受到超現實主義的影響:不再是重現外部世界并記錄下真實的形象,而是發掘自身生活深處的親切、秘密。詩歌,廟宇,月亮,馬路或公共廣場,無家具的房間,在這些經常出現于他畫中的環境中,我們看到同一類型的婦女:她們年青漂亮,時而裸體,時而穿著鑲有花邊和樹葉的衣服,或者大褶長裙。
1986—貝爾納·塞如內(Bernard Séjourné),海地天才畫家。他的作品與他的同胞的天真風格不同,充滿神秘和精致。該年酒標的創作選用了古代文化中的形象,刻畫了三個有黑人特點的白人面具,畫中婦女半閉的眼睛,纖長的脖子,貝殼與異國的花朵,在當時數先鋒作品。人們可以在水粉色彩與迂回的曲線中感受到夢幻的甜美。
1987—漢斯·艾里尼(Hans Erni )瑞士畫家,這年是飛利浦男爵作為莊主的最后一年。此年酒標體現了藝術家的肖像畫天分,畫的是1987年的男爵形象,并把他的形象與木桐的標志牡羊結合在一起,作者寫道:獻給我的父親,木桐的革新者,菲利普·羅斯柴爾德男爵,并祝賀木桐第65個豐收季。代表了畫家最大的敬意。
1988—凱斯·哈寧(Keith Haring)1980年代期間紐約派中最主要的領導人物。他對于街頭到處可見的涂鴉和波普的一些藝術家作品有濃厚的興趣。美國波普藝術家湯姆·奧登斯(Tom Otterness)的作品《渡渡鳥》那種具有卡通角色的歡樂趣味的特征對他影響很大。哈寧的作品充滿了非常歡樂的小人物形象,也有大量的性象征形象,描繪的手法非常流暢而簡單、明確、游戲娛樂感很強。他的許多作品都被稱作《無題》。他的“小人”形象目前也被廣泛地應用在服裝、室內裝飾、廣告設計上。可謂是涂鴉文化的一代宗師。1988年的酒標以木桐的標志——羊為題創作,體現了這個住在紐約下城東村的藝術家的標志性風格——小小的印章線條式簡筆畫,
1989—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德國畫家,1938年生于德國的薩克森,1958年20歲時穿越柏林墻從東德到了西德。巴澤利茲對繪畫的純粹圖像因素感興趣,而有意忽視敘事性和象征性。從1969年開始,他開始改變主題,畫處于混亂世界中的人形。他經常畫上下倒置的人體,在這樣的畫中,人物似乎在向上升,重力似乎顛倒了。這種遵循象征主義的新的繪畫視角,帶給公眾感官帶來一種全新的改革。而且巴塞利茲的作品很大,高達兩米的水彩畫在他的作品中十分常見。這一風格也成為他的典型風格。為木桐創作的1989年酒標,結合了木桐的標志性形象羊和1989年的大事——柏林墻的倒塌,畫家在酒標上用德語寫道“另一邊現在也屬于我們了”。
1990—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英國畫家,于1909年10月28日出生在愛爾蘭的都柏林,后來移居英國。Bacon的繪畫風格曾深受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的影響,并受到后來興起的超現實主義風格的熏陶。他本人也是葡萄酒愛好者。作品描述的是一個怪異閃光的舞蹈似的動作。作家一直堅持自己的流派——在一種在分娩或垂危時才有的扭曲形狀中表現孤獨、裸體或肌肉的力量。畫面底色是深色,一只有力量的手臂拿著一杯酒,動作痙攣收縮的像是哈哈鏡里才有的影像。
1991—1991年的木桐酒標由日本畫家出田節子(Setsuko Ideta)創作,畫中隱喻了葡萄酒的一生:先是一束開的花,之后是果實成熟,由人們收割,然后變成了酒。作品是他的典型風格:靜物繪畫,排成一排靜靜的五顏六色的物體。
1992—佩爾·柯克比(Per Kirkeby),丹麥色彩畫家。他的作品很難歸于某一特定的藝術門類。1957到1964年就讀于哥本哈根大學,目標是成為一名地質學家,他曾參加過無數次的遠征考察隊,足跡遍布整個北歐和格陵蘭島。這段經歷對于藝術家的人格特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到今天,這種影響仍然在他的創作中清晰可見。1962年,佩爾·柯克比(Per Kirkeby)開始繪畫創作,整個60年代,他一直參與西方后現代流派——激浪派(Fluxus)藝術運動。佩爾·柯克比(Per Kirkeby)認為自己首先并且主要是一位繪畫藝術家,但他還廣泛涉獵其他的藝術門類,諸如雕塑、素描和版畫制作。另外,他還制作過電影,寫過許多本書以及詩歌和批評性散文。其設計和建造的公共及私人建筑遍布歐洲。1992年酒標中,畫家用彎曲的線條畫出一只盛滿深紅液體的酒杯,酒杯四周用不同顏色象征了陽光,葡萄園的葡萄藤。
1993—巴爾蒂斯(Balthus,1908-2001)是法國當代著名畫家,1908年出生于巴黎。他一生從未進過藝術學院學習,他依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和始終不渝的藝術信念而獲得成功。在現代派藝術大行其道的西方,他始終不向時尚妥協,堅持用寫實的手法表達自己作為現代畫家的真實感受,他的人物畫、靜物畫和風景畫,都是以極其嚴肅認真的態度進行思考和描繪的產物。Balthus為木桐創作的1993年酒標,使用了他作品常用的主題:一個有著成熟眼神的少女,有著不同尋常的優雅。人們可以感受到事物的內心世界,在凝視畫布的那一刻在心內感受到一絲永恒。
但也因此被美國煙酒槍械爆炸物管理局(BATFE)禁止上市。 當時有人建議酒莊主人更換標簽,但當時的酒莊主人 - Philippine女爵 (Philippe男爵的女兒)堅持不換,因此當年在美國上市的年份酒是和其他市場不同的版本,其標簽以空白取代原本裸女的位置,但此舉反而引起收藏家的競相收購兩個不同的版本,使得93年的酒價上升不少。這個換標簽的特色導致在拍賣會上,木桐酒莊的酒比其他四個未每年更換標簽的一級酒莊更為昂貴也更有收藏價值。
1994—卡雷爾·阿佩爾(Karel Appel)是第一個為木桐創作酒標的荷蘭畫家,畫風粗獷而艷麗,接近美國抽象表現主義風格,作品有《自由的呼喊》、《女人與鴕鳥》。酒標作品描述了一對飲酒后的夫婦繞著繪有圖騰的瓶子四周跳快步舞的場景,就像感受到了葡萄酒的生命力。
1995—安東尼·塔皮埃斯(Antoni Tapies 生于1923年),西班牙著名當代抽象藝術家, 為戰后重要的歐洲藝術家之一。作為生活在“二戰”之后的新一代藝術家,塔比埃斯一向重視繪畫藝術的純粹感與對繪畫語言的探索。他有時會走出二維的平面,嘗試三維空間里的其它藝術形式,然而又不會遠離其創作故有的痕跡。故有時評論家會把他的作品歸類為“物體繪畫”。塔比埃斯創作態度嚴謹,視材料為獨特的語言形式,也視形式與技巧為單一的研究課題,力圖賦予抽象的繪畫一種詩意般的理性。他的作品對抽象語言和物質材料的研究,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對為數眾多的中國藝術家產生了深刻影響。此年的作品描繪的是一個很難控制的混亂局面,兩顆心,一只鼻子,一只眼睛,一只耳朵混在一起。畫家自己命名這幅畫為《血流成河的戰場》。
1996—中國畫家兼書法家古干,為木桐創作了1996年的酒標。他也是書法藝術的創新者,首創在書法中使用色彩的墨,使之更有裝飾效果。作品使用了五個不同的心形象征圖案,每一個圖形都有自己的顏色。這幅作品在富視覺沖擊力的同時又很有寓意,名叫《心連心》。在畫中,作者使用了流傳千年的中國的書法元素。
1997—莊主菲利賓女伯爵邀請她的朋友尼基·德·圣法爾(Niky de Saint Phalle)創作1997年的酒標,作者繪制了一幅寓言畫似的場景:從陽光到盤子,一張貪吃的嘴和一雙伸開的手,表現了用餐時的愉快,一條蛇橫穿整幅畫,比伊甸園里誘惑夏娃的那條蛇還有誘惑力,正在向畫中人物推薦一瓶葡萄酒。
1998—墨西哥畫家魯菲諾·塔馬約(Rufino Tamayo)曾在1990年答應為木桐創作一幅酒標,但不幸地他在1991年就去世了。然而,他的家庭希望完成這個他未完的心愿,于是在他的畫作中選出了一幅用作1998年的酒標。畫作描寫的是在淡紅色的陽光下,一個握著酒杯的男人干杯的場景,這是墨西哥普遍的一種宗教儀式。畫面寓意在蠻荒時代,人們就已被葡萄酒這人生之樂所征服。
1999—雷蒙·薩維那(Raymond Savignac),法國著名招貼畫大師,他的作品聞名世界。1987年成立的國際招貼畫展組織,便以他的名字設立了“薩維那獎”。他是這個時代最著名的藝術家,從法國比克(Bic)到法航, 從 Dunlop輪胎到百事可樂都有他的作品。畫面中木桐的象征小羊,沖著畫面外的觀眾狡黠地一瞟,好像是邀請人們加入到享受葡萄酒的樂趣中來。簡單線條的描繪,活潑對比性強的顏色,干凈的背景,狡黠的眼神,充分表現了作者的風格。
2000—當年的酒標是木桐堡酒莊紀念千禧年的特別版。莊主菲利嬪女男爵特地從木桐堡葡萄酒藝術博物館挑選了一個16世紀鍍金奧斯伯格羊(Augsburg Ram)的小雕像作為當年的主題。2000年木桐堡酒瓶沒有貼酒標,而是由技藝精湛的工匠運用先進的鍍金技術直接在玻璃酒瓶上刻了這只羊的形象,使得整瓶葡萄酒成為一件精美的收藏品。
2001—羅伯特·威爾森(ROBERT WILSON)1941年生于美國德克薩斯州,在德克薩斯和布魯克林大學學習雕塑和建筑。他多元化的藝術愛好表現在多方面:繪畫、家具設計、裝置藝術和戲劇。1995年上映了由他自導自演的獨白劇《哈姆雷特》,他還在紐約附近建造了實驗劇場“水磨中心”。
在為木桐2001設計的酒標中,藝術家用綠色表達了葡萄嫩芽,金色代表陽光,紅色和紫色分別代表葡萄酒成熟的階段,在顏色中有若隱若現莊主菲利嬪女男爵的線條形象。
2002—卡巴可夫(ILYA KABAKOV)莫斯科觀念藝術家,他在當時是頗有影響力的人物。他藝術生涯開始于70年代,到80年代時他的裝置藝術在西歐已經很有名氣了。其中最有名的裝置藝術《洗手間》還受邀參加了德國第9屆卡塞爾文獻展。《洗手間》展示了他當時在俄國各地的洗手間里收集的物品,這些物品在一個搭建的毗鄰的男女衛生間內展示,這間衛生間被故意安排成起居室和臥室的格局,這樣的格局是當時蘇聯兩人間公寓的典型戶型。他用冷嘲熱諷的藝術手法讓觀眾了解到蘇聯的公有體制逐漸讓位給私有制的事實。在為木桐創作的2002年酒標中,他表達了自己對于用透視手法將圖形和多維空間結合在一起的偏愛,他將這幅畫命名為OKHO(俄語:窗戶),在空間的盡頭,藝術家向我們展示了另一個世界:無盡的旋轉,無數的翅膀輪廓將人們帶領到酒瓶深處的夢幻天堂。
2003—眾所周知,自1945年以來,木桐堡酒莊每年都會邀請一位知名的畫家為木桐堡酒設計酒標。木桐2003年佳釀更是一個期待,因為這將標志著一個釀酒家族五代人經營木桐酒莊150年的歷史。1853年5月11日,羅思柴爾德家族的英國分支血統納撒尼爾﹒羅思柴爾德男爵(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正式擁有了木桐羅思柴爾德男爵酒莊,從1853年到2003年已經有150年的時間。為表達敬仰與緬懷之情,現任莊主羅思柴爾德菲利嬪女男爵決定將酒標的全部內容都用于描述那個歷史性的年份和納撒尼爾﹒羅思柴爾德男爵(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木桐酒莊的第一代主人。標簽的背景顯示了當年契約轉讓酒莊合約的部分內容,這份合約至今仍妥善保存在木桐葡萄酒藝術博物館,象征著羅思柴爾德男爵家族和偉大的波爾多葡萄酒幾個世紀以來故事的起始。
2004—尊貴的查爾斯王子正在步入20世紀偉大藝術家的行列,2006年11月他的一幅水彩畫被木桐酒莊選作2004年份酒的新酒標。查爾斯王子是位聲名在外的水彩畫家,喜好描繪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山多利根(Sandringham)以及國內外其它王室居所附近的田園風光。木桐酒莊所選的這幅水彩畫描繪的是蔚藍海岸大區(Cote d’Azur)安提布岬(Cap d’Antibes)的松樹。查爾斯王子并沒有特意為木桐酒莊作畫,是木桐酒莊莊主菲麗嬪·德·羅斯柴爾德女男爵(Baroness Philippine de Rothschild)自己把它選作酒標。木桐酒莊的發言人接受采訪時表示,選擇查爾斯王子的水彩畫是為了紀念2004年舉辦的英法友好協約(Entente Cordial)簽署100周年。該酒標上刻寫著:“慶祝英法友好協約簽署100周年,查爾斯2004.” 2007年2月23日~3月10日,木桐酒莊在紐約曼哈頓中心舉辦“木桐酒標繪畫原作展”,并為查爾斯王子這幅水彩畫舉行揭幕儀式,他這幅畫被安置在畢加索的《酒神祭》旁邊。
2005—著名雕塑家吉賽帕·帕諾內(Giuseppe Penone)。這位意大利的藝術家1947年降生在著名酒鄉皮爾蒙特省的Garessio小城。年輕時,帕諾內曾求學于都靈,在此期間,他成為了意大利“貧困藝術”運動的領導者之一。2004年,帕諾內在巴黎的蓬皮杜中心舉辦了他的個人作品回顧展。在帕諾內的藝術生涯中,他一直在尋求植物世界與人體的聯系,他認為這個聯系將會揭示出兩者之間物質的實質性。在他給木桐酒莊繪制的2005年份酒標圖中,他試圖想將種植者手指所散發的生命力,通過葡萄葉延伸到飲者的手中。
2006—86歲高齡英國著名藝術家Lucian Freud是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孫子,被公認英國最偉大的當代畫家,其作品在倫敦佳士得與蘇富比拍賣會上的拍賣價格位居當代藝術家榜首。木桐酒莊委托為其設計酒標已有六十年,他此次為其設計的酒標上,畫著酒莊傳統的公羊標志,紅色條紋的斑馬和一棵盆栽樹。
2007—這個酒標是68歲法國雕刻家Bernar Venet的創作,他以大型都會鋼雕作品《線條》(Lines)而聞名。此標深入地表現了根植于大地的高腳杯就像葡萄藤一樣,向上準備接受珍貴的禮物。
2008—在現代主義的潮流中,徐累是一位以完美詩意表達才情的藝術家,他堅持以中國傳統美學的意境表達對世界的感知。他的作品往往用寓意深刻的靜態圖像,簡潔精致的形象,戲劇舞臺式的布局,重新組合出一種東方主義的境界,具有一種神秘的想象力。在2008年“木桐”新酒標中,徐累延續了他的空間構成手法,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天、地、人的關系。酒標中曲折的屏風,葡萄的枝蔓,如影的假山石,都在透明的藍色中顯得幽遠嫻靜,精妙營造出了一種東方的神秘氣韻。法語中的“木桐”是“羊”的意思,在中國傳統文化里,“羊”象征吉祥,預示“開泰”,即:新的美好開始。畫面中,畫家以開啟的中國園林的洞門契合寓意,隱喻如月般的圓滿。同時,作為酒標,它也代表著“連接兩個半球人民和文化的紐帶”。
2009—酒標的設計者是一位名為Anish Kapoor的英籍印度藝術家。2009年份酒標所表達的深刻內涵是植物生命的原動力——即它是光與物瘋狂熱吻的結果。
2010—美國著名雕塑家杰夫·昆斯 (Jeff Koons,1955年- ) 設計,他的設計結合了“維納斯誕生”(龐貝古城的一幅壁畫),圖中描繪的是手持酒杯的維納斯女神臥于貝殼之上,太陽之下的輪船正漸漸駛向一款精致的葡萄酒。
2011—出自法國著名畫家和雕刻藝術家蓋•德•胡蒙(Guy de Rougemont)之手。他沿用了其一貫的畫風,將“蜿蜒與隨意”的波浪線條發揮到極致,還配以金色、深紅色等明快色調。木桐酒莊認為,該畫作影射出了一款絕世佳釀的整個誕生過程,不管是驕陽下茁壯成長的葡萄還是酒窖里緩慢醞釀的佳釀在這幅畫作中都有完美演繹。
2012年份木桐酒莊酒標的設計靈感來自于木桐酒莊的家徽——兩只公羊。酒標設計師,西班牙人——Miquel Barcelo生于1957年。他的作品于1996年在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其水彩作品再次于2004年在盧浮宮展出。在過去二十年里這位藝術家名聲大噪。
此枚酒標是2014年8月22日已故木桐酒莊前莊主菲利嬪·羅斯柴爾德女男爵(Baroness Philippine de Rothschild)生前委托設計的最后一張藝術酒標。
上一篇:“圣人”茅臺與周恩來
下一篇:口子窖酒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