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飲酒,常出許多新奇的花樣。在唐代,宮廷中開始有了“自來酒”,美酒可以通過管道源源不斷地暢涌到筵宴上,流到酒客的杯子里,就像我們當今使用自來水一樣便利。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兩次用這自來美酒招待北方少數部族,場面非常壯觀。第一次是在貞觀三年(629年),為招待“獻方物”的回紇使臣。當時唐太宗坐在寶殿中,殿前臨時建起一個高坫臺,臺上放著大銀瓶,自左埋有地下管道,美酒通過管道直通臺下,往上涌入高坫的銀瓶中。銀瓶下有管道引出,將美酒轉注飲者杯中。赴酒宴的游牧部落使團有數千之眾,他們敞開痛飲,結果還剩下一半的酒沒飲完。
這次自來酒會是一次成功的嘗試,效果不錯。10多年后,唐太宗興致勃勃地又舉辦了第二次自來酒會,那是貞觀21年(647年),唐太宗在天成殿宴請歸附的北方游牧部落首領,也是設高坫于殿前,置銀瓶于坫上,自左閣內“潛流”酒泉通于坫腳而涌至殿前瓶中,與宴者也是數千人,酒也只飲下了一半。這次酒會的規模與上一次相當,只不知是不是在同一場所。
上一篇:酒在古代詩詞中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曲水流觴”成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