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李白,被譽為詩仙、酒仙,其詩歌中許多與酒有關,有人以為李白是唐朝詩人中寫飲酒詩最多的人。其實不然。李白的飲酒詩數量既不及杜甫,亦不及白居易,頂多算是第三。
據郭沫若統計,李白現存詩文1050余首,與酒相關的有170首,占16%; 杜甫現存詩文1400余首,與酒有關300首,占21%?梢,無論是飲酒詩的總數還是飲酒詩占詩歌總數的比例,李白均遜于杜甫。而白居易就更多了,據學者統計,白居易現存詩文2600余首,其中,與酒相關的詩多達900余首。在這900余首詩中,共出現酒字729處,醉字423處,杯字263處,飲字212處,酌字88處,酣字43處,醞字24處,醅字20處,其它如釀、醺、酩酊、玉液、玉壺等65處,總計達1867處。從詩歌的數量上講,白居易無疑當屬大唐酒詩第一人。
白居易寫下如此之多的飲酒詩,當然與他喜歡喝酒有關。白居易崇拜的偶像一是陶淵明,一是劉伶。他曾在詩中寫道:“一生耽酒客,五度棄官人。異世陶元亮,前生劉伯倫。”陶元亮即是陶淵明,劉伯倫則為劉伶。既然奉史上著名酒鬼為偶像,自個焉得不飲?白居易特喜歡參加宴會,有時甚至通宵達旦樂此不疲。而唐朝的宴會又十分盛行,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有事沒事都要設宴,設宴當然離不得酒,白居易也就難得清醒,“日日酒家去,脫衣典數杯!
翻開中國的詩歌史,詩似乎從誕生之時就與酒結下不解之緣。《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我國詩歌的源頭,打開《詩經》,即可嗅到酒香:“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倍搅颂拼,詩歌達到了其它任何一個朝代都不能望其項背的高峰,而酒至唐代也真正實現了與詩的完美結合。唐代思想開放,經濟發達,商業繁榮,酒肆林立,為詩人飲酒賦詩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自號“醉吟先生”的白居易一生留下九百多首飲酒詩,委實令人嘆為觀止。與此同時,這些詩歌,對于我們深入了解唐朝酒文化大有裨益。
上一篇:葡萄酒酒標:把藝術融入酒文化
下一篇:石斛與徐福的歷史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