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酤酒者,為器甚沽清,置表甚長,而酒酸不售,問之里人何故?里人曰:“公之狗猛,人挈器而人,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酸所以不售之故也。”
(《野客叢談》)
前漢食貨志,作酒一均,率開盧以賣臣玷。(注曰:盧,酒甕也)言開一甕酒也。趙廣漢人丞相府,破盧甕(按:趙廣漢傳,直突入霍禹第,椎破盧罌也)但嘗將吏卒入丞相府,召其夫人,跪受辭而已。玷誤以二事并為一事,引之。盧者,賣酒之處,壘土所筑,形如鍛盧,以居酒甕,非瓶罌。文君當盧、黃公酒盧者是也。師古之說得之。
(《野客叢談》)
東坡云:唐人名酒,多以春名。退之詩:“勤買拋青春”。國史補注:滎陽土窟春,富平石凍春,劍南燒春。子美詩:“云安曲米春”。鄭谷贈富平宰詩曰:“易博連宵醉,千缸石凍春。”知富平石凍春信矣。觀白樂天詩有“青旗沽酒聽梨花”之句(注:杭人其俗,釀酒聽梨花時熟,號梨花春)李白詩:“甕中百斛金陵春”。劉夢得詩:“鸚鵡杯中若下春”。
(《野客叢談》)
都下有銀甕酒庫,或問何謂?余考瑞應圖,王者宴,不及醉則銀甕呈祥,蓋陂此意。真州郡齋,舊有酒,名花露,人亦莫曉。讀姚合詩:“味輕花上露,色似洞中泉。”得非取此乎?又太真妃宿酒,初消吸花露以潤肺。見開元遺事。
(《野客叢談》)
上一篇:軼事傳聞任品潭——《摭言》
下一篇:軼事傳聞任品潭——《云仙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