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初,酌酒用奠杓,無何,改為注子。其形如罌而蓋嘴,柄其背。元和巾,貴人仇士良惡其名同鄭注,乃去其柄,安系若茗瓶,而小異之,目曰偏提。
(《續(xù)事始》)
劉公《嘉話錄》曰:三臺送酒。蓋因北齊文宣毀銅雀臺,官人拍促,呼上三臺,因以送酒。 《資暇》云:三臺三十拍促,曲名。昔鄴中有三臺,石季倫游宴之地,近樂工此曲促飲也。又一說,蔡邕自治書御史,累遷尚書,三日之間,周歷三臺,樂府制此曲以悅邕。三說未知孰是。
(《續(xù)事始》)
《晉書》:束皙曰,昔周公卜洛,流水以汎酒。故逸詩曰,“羽觴隨流波”。其后三月三日,曲水流杯,即其遺事。
(《續(xù)事始》)
楊安國判監(jiān),集學(xué)宮飲,必誦詩譜以侑酒。舉杯屬客,曰:“詩之興也,諒不于上皇之世,且飲酒。”裴如晦亦舉杯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不能飲矣。”一座皆笑,而楊不悟。
(《續(xù)事始》)
上一篇:軼事傳聞任品潭——《晏子》
下一篇:軼事傳聞任品潭——《湘山野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