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說酒,首推杜康,他所醞之甘醇浸透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幾千年來,上至皇室禁苑,下到百姓黎民,無不為這神奇之物所傾倒。酒,它實在是承載了太多的民族文化:有江南絲竹,花紅柳綠,碧透紗重,才子佳人低酌淺飲;也有關山明月,大漠秋風,戰旗獵獵,戍邊將士杯傲殘陽;有廟堂宮殿,九五之尊天顏頓開,把酒話國事,治國方略臣服四海;更有山野樵夫,或在山澗中、林蔭下,或在茅屋側、官道旁,一壺濁酒喜相逢,道不盡人間思念,世事滄桑。這層層的堆積,成就了中華酒文化的厚重與綿長。
我總覺得,酒,看似一平常的白色液體,實是一種變化多端的神奇妙物,它傾若流玉,定似凝晶,時烈如火,忽冷如冰。它又似一個隨時欲附體的百變魂靈,叫你莽撞,叫你纏綿,叫你勇敢,叫你沉淪,叫你恣肆無忌,叫你魂牽夢縈。可借之以高攀峰頂,不防時哀墜深淵。你盡可把酒臨風,激情蕩漾;還可以無人無我,寵辱不驚。它可為你蒙身掩過、護面遮羞;也會令你丟掉面具、畢露原形。正如作者書中所道:真言吐在席宴后,百態千姿各風流。
其實,天下萬物均是一把雙刃劍,不在其惡,不在其善,而在其用。縱觀歷史上各色人等,好酒者不乏其人,成功失敗者林林總總。失敗者因酒誤人生,誤國家,以至有人將酒列在“色、財、氣”之前為四大禍根之首。然而看那些仗酒鋤惡魔、蘊華章、扶社稷、平天下的成大業者,才是真正喝出了酒的真諦,品出了那“仁、義、禮、智、信”的文化精髓。
《老白干傳奇》根據民間傳說,以明清時代為背景,以老白干歷史上知名的十八酒坊為題,寫成了獨立成章而有關血緣、親緣、情緣的系列故事,既是一幅波瀾壯闊的古鎮釀酒圖,又是一部老白干的興衰傳承史,使老白干增添了深刻的文化內涵。而且,本書還廣涉衡水地域文化、傳統民俗、地方特產,更堪稱一幅多彩的民俗畫卷。透過十八家酒坊跌宕起伏悲歡離合的傳奇故事,可以感受到燒鍋林立、酒香蒸騰、好人好酒、人酒相融的桃城遺韻,體味那商道誠信、救死扶傷、俠肝義膽、患難與共的酒鄉情懷。既有張揚的個性,又有傳統的美德。書中雖有天道輪回、善惡報應的內容,但更多的是教人向善,倡導誠信。這些頗與時代精神相合,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好酒是燒出來的,名酒是喝出來的。喝文化酒,品酒文化,是當今潮流,而酒文化的價值往往超越酒的本身。老白干流芳幾世,雖有些傳說典故,但卻未形成系統文化,確是一大遺憾。走過悠悠歲月,直到今天,喜有樹清先生動筆,以早年在老白干做工時酒坊師傅的啟蒙,以對老白干鐘愛至深的情感,以對酒文化的無比珍惜與崇敬,填補了這一空白。在全國獨有的老白干產地,便有了這本特色鮮明的酒書,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僅是在搶救老白干的酒文化,更是在升華中國的酒文化,他所挖掘的傳統內涵,也是在捍衛中華酒文化的尊嚴。
此書以簡潔明快的話本語言特色,流暢的文筆,樸實的文風,輔之以頗見功底的詩詞聯賦,以文學形式為衡水酒追本溯源,是對家鄉文化建設的一個突出貢獻。我想,《老白干傳奇》今后會與老白干酒如影隨形、相融相伴而傳世的。
縱觀中華大地,各方地域文明特色獨具,地方文化浩若煙海,中華民族文化正是由于各種地方文化的匯集而彰顯了她分外迷人的魅力。衡水屬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歷史上多災多難,殺伐聲聲,征戰不斷,造就了這里人們獨具特色的豪邁性格。正所謂人如其酒,酒如其人。同時在戰爭的間隙里.也出現了不少文人墨客,傳下了許多民俗精髓,而這些民俗文化許多與老白干互為載體。細品《老白干傳奇》,你會不自覺地走到冀南風土人情的生活中去,同喝了老白干一樣飄然若仙。然而掩卷沉思之際,當知搶救地方民俗,張揚地域文明,乃當今為文者不可推卸的責任。樹清先生非專業作家,此番所為,實乃義舉,其志可嘉,其行可敬。愿更多的人都行動起來,投入為地方文明立言、為地域文化作志的行列之中,則偉業可就,大事必成。(作者:高占祥)
(此文是高占祥同志為《老白干傳奇》
一書寫的前言,啟迪深遠。標題為編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