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黃帝,谷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傳說倉頡造字,功蓋天地,黃帝為之感動,便以“天降谷子雨”作為酬勞,從此就有了谷雨節。此后,在谷雨,人們都要以好酒,好菜來祭祀倉頡。表達紀念之情。谷雨時節海水回暖,魚行至淺灘處是下海打魚的好日子。為祈求滿載而歸,平安無恙這一天,漁民們都要敲鑼打鼓,抬上貢品和美酒面海祭祀。
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也是最富有詩意的一個節氣。谷雨時節,春雨連綿不停,外出踏春多有不便,不如在閑暇之時,開啟一壇佳釀,或獨酌、或對飲,在雨幕下小酌一杯,慢品生活百態,揮別大好春日,靜待夏日歸。
“雨生谷,谷生酒,而酒生百態”,古人的身體中有“時序”,與自然共鳴。谷雨前后,雨水增多。空氣濕度大,潮濕的環境會給人帶來一些不適感,而酒有通血脈,散濕氣”,“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除風下氣”,“開胃下食”,“溫腸胃,御風寒”等作用,谷雨時節小酌一杯,除濕去火,益于身心健康。古人按照季節的更替,用最簡單的方式,過最簡單的生活。中國白酒的釀造過程也是如此,所謂“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以道法自然為本源,融入釀酒地的特色環境系統,講究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加之數千年延綿不絕的技藝傳承和高度集中化的產業集群形成了中國白酒獨一無二的產區價值與百家爭鳴的風味市場。
“雨生百谷,雨霽云開。這是谷雨時節田間景色最真實的寫照。此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素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許多地理位置獨特的產區,已經開始進入多雨季節,釀酒必需的高粱開始加快成長,田間景色也格外秀美。"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生機勃勃的谷物們亭亭而立,遙望河谷邊的那彎虹霓,一頭連黃土前世,一頭接佳釀今生。
夏不釀酒,冬不制曲。好酒的誕生需要遵天時而行。谷雨時節,也是一年中最適宜釀酒的時期。此時平均氣溫在20-22度之間,這個時期發酵溫度適宜,酒的口感得以濃郁飄香,成就美酒。千百年來谷雨封壇在釀酒傳統中,都是一年一度的大事。這當中還有古時王侯將相好酒祭天,祈禱天下風調雨順的禮儀傳承。谷雨封壇的白酒,經年窖藏守足歲月,時光醞釀,美酒天成。選擇谷雨封壇,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統一。
谷雨即春末,把酒與春別。春景繁盛,當與三五好友攜酒踏春,正值花開最好處,春日蓬勃迎夏來。群芳并集,群山回唱,賞美景,品佳釀,不負春光,唯舉杯痛飲最為熱烈。暮春回望夏日臨至,愿君不念過往,不懼將來。
上一篇:毛澤東主席與茅臺酒的淵源
下一篇:一杯清明酒,滿盞思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