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卓為東晉時期官員,為吏部郎,平生酷愛飲酒,且經常飲酒而廢棄公事。
畢卓對酒毫無抵抗力。他曾經公開宣布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
雖然是朝廷的人,但大概是飲酒太多的緣故,畢卓那點兒工資經常捉襟見肘。有一次,他的鄰居釀了酒,酒香四溢,自然逃不過畢卓的鼻子。可是他當時身上沒什么錢,竟然夜里跑到鄰居家去偷喝酒,被人捉住捆了起來。天亮之后,鄰居主人發現被綁的竟然是畢卓,大吃一驚,趕緊解綁謝罪。畢卓倒并沒生氣,反而大笑說:“讓我聞一夜的酒香,多謝了。”至今民間仍有“甕邊醉倒畢吏部,馬上扶歸李太白”的勸酒對聯。
齊白石曾多次以畢卓盜酒為題作畫,并在畫上題字云:“宰相歸田,囊中無錢。寧可為盜,不肯傷廉。”可見他對畢卓是相當“崇拜”的。
畢卓少年時豁達豪放,很有才華。因當時朝政腐敗,加上“八王之亂”,權柄你爭我奪,殺殺砍砍,國無寧日。也傳說是為保身,才扮成一個不問政事、不愛權勢、飲酒自樂之人。但在身處腐敗現狀,畢卓仍出現“囊底無錢”的局面,可見其品格高尚!
上一篇:中國酒器文化 遠古時期酒器特點
下一篇:酒文化典故 杜康造酒醉劉伶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