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春節長假的結束,多個行業的假期消費數據也相繼出爐。據酒仙網統計數據顯示,春節期間酒類市場供銷兩旺,其中紅洋啤酒品類線上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了190%。而大眾消費品牌化更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區域來看,春節廣東酒水消費保持強勁勢頭,約占全國消費10%。
廣東市場中檔酒銷售占比大
春節期間,酒類消費逐漸保持了良好勢頭。來自酒仙網的統計數據顯示,白酒品類占全品類的70%以上,紅洋啤酒品類銷售占全品類的25%,其他品類占近5%。值得關注的是,紅洋啤酒品類銷售線上春節囤貨季增幅突出,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了190%。
春節期間,廣東酒水消費仍保持強勁勢頭,約占全國消費10%。品類方面,白酒占全品類的75%,紅洋酒占24%。傳統名酒茅五劍仍列第一、第二及第四,國臺醬酒位列第三,酒仙網與瀘州老窖聯合推出的互聯網爆款白酒三人炫位列第五;前十名中,白酒占6位,紅洋酒占4位。“廣東地區消費者消費層次較高,普遍喜愛飲用醬香型白酒。而紅洋酒方面,廣東地區在暢銷酒水排名十位中占有4位,這與廣東地區的飲酒習慣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大有關系。”酒仙網相關負責人認為。
廣東省酒類協會秘書長彭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春節酒類市場總體來看,相較于2015年是有所增加的。其中,商超、酒樓、百貨公司今年中檔酒(80~300元)的銷售占了比較大的部分,往年則以高檔酒為主。
大眾消費品牌化趨勢明顯
“今年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酒具周邊的產品,如酒柜、酒杯等增長顯著,高達300%。”酒仙網相關負責人認為,這足以說明,消費者對酒類品質的追求正在不斷提高。
廣州連鎖酒行俊濤酒業董事長張健偉也向記者透露,大眾消費品牌化趨勢明顯。今年門店進口葡萄酒銷售同比增長了20%,這種趨勢與現在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轉變有關。他表示,春節發貨地區顯示,新疆、山東、河南等地的二三線城市進口葡萄酒消費快速上升。
對此,彭洪分析說:“大眾消費品牌化本身跟酒的品質有關,消費者對白酒或其他酒的消費其實很多都是因為對品牌的記憶深刻。過去,名牌的酒比較多且貴,沒有作為大眾消費主流來推薦。原來三公消費以高檔為主,現在消費群體大眾化,所以品牌的大眾化是大勢所趨。”
酒類資深專家李唐則認為,從春節酒類消費來看,結構變化突出,過去酒類銷售通過經銷商、代理商、零售商或者網商,都是通過上下游的關系。今年則是消費者認可什么酒,就會買什么酒。低質低價的時代是消費品質和消費品類比拼的時代,消費者為了價格可以放棄品質。但今年則不一樣,大眾消費者寧可不要數量,更看重品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