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葡萄酒的“鈍”現象表現明顯,進口、消費雙增長,酒商出貨卻不見漲;品牌投入大,市場收效低下;市場表現不及預期,酒商退單情況頻發。在這種情況下,要激活葡萄酒市場,就要找到那條被忽視的“鯰魚"!銷售資源前置,下一盤更大的“棋”。
客觀來說,2012年前后葡萄酒行業的負增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產銷脫節。葡萄酒生產和進口盲目看好,消費增長卻比較緩慢,從而導致了渠道壓貨,使得高速增長的葡萄酒產業遭受重大傷害。這幾年酒商消化庫存基本完成,但是帶給他們的陰影還是明顯的,在進貨的時候寧可錯過,也不貪多,養成了謹小慎微的心理。這本無可厚非,但帶給整個葡萄酒產業的,卻是行業發展缺乏活力。對此,有實力的酒商不妨嘗試一下銷售資源前置,下一盤更大的“棋”!
以銷售引領生產本來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態度,但如今葡萄酒行業,卻缺乏這種態度。從運營商的角度,盲目進口是導致渠道壓貨的重要原因;而分銷商也不能正確估計銷量,從而盲目相信自身的銷售能力,導致渠道壓貨是主要原因。而把銷售資源前置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辦法。
武漢中百副總理廖力生說,葡萄酒市場要真正活躍起來,必須要誓盯緊兩端,中間著手”,盲目的生產(進口)和穩定的銷售,是阻礙葡萄酒渠道發展的最大矛盾。只有把銷售資源前置,從而保證供應的合理性,才能讓葡萄酒在整個鏈條中流通起來,才能達到真正激活葡萄酒市場的目的。
資深葡萄酒營銷實戰人士麥海淵認為,銷售資源前置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招數,但是對于應對當前葡萄酒市場發展,卻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以銷售決定生產和進口,有助于克服渠道壓貨的問題,能夠幫助酒商實現產品和資金的加速流轉,其中就會帶來良性的可支配利潤,從而為酒商進一步發展做好儲備。銷售資源前置,對于酒商來說,擺脫了盲目性,其實是在下一盤更大的“棋”!
酒商轉型.市場呼喚更加細分化的主體
筆者曾去廠州采訪過眾利酒業總經理謝維冰,他向筆者談了一個構想:現在市場上人人都想做進口酒,但是配套設施卻不健全。如果從葡萄酒周邊產業入手,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比如選酒、進口報關、售后、倉儲等,將公司轉型成為提供更加細分服務的平臺,是否更加具有前途。
其實,隨著葡萄酒市場競爭加劇,銷售已經是所有人共同面對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提供更加細分化的服務,不失為一種策略。寧波永裕商貿一直堅持現貨代理模式,海外采購放在保稅區倉庫,給予經銷商某個品牌的全國運營權,確定交易后再完成報關,很好地滿足了許多中小規模酒商沒有能力直接進口的需求;寧波云海方舟供應鏈管理公司現在在致力于打造更便捷的代理模式,海外光瓶采購,在保稅區按分銷商要求貼標,做個性化定制。
不難看出,在葡萄酒市場“鈍”現象的影響下,大家都在尋求能夠打破這種僵局的辦法,構建服務型的運營商平臺,提供上下游的各種服務,是葡萄酒行業細分的需求,也能夠起到激活市場的作用。
以供應商的身份,涉足銷售終端建設
廣義上來說,葡萄酒生產企業和進口酒供應商是很少涉足終端銷售的,一方面可能存在著同渠道內產品沖突的問題;另一方面是與分銷商“奪利”。但是,在當前一潭死水的行業現狀下,廠家和供應商涉足終端建設,有可能會激活市場。
葡萄酒的銷售終端,比如專賣店,它對于廠家和進口酒供應商的意義,很多是為了維護形象,并不以銷售為主。事實上,在當前情況下,這是對專賣店的一種誤讀。當市場銷量很大的時候,形象店能夠起到挺住高端,保持不同檔次產品價差的作用;但是在當前,專賣店在銷售上的實際意義顯然更大一些。而且,廠商共建的專賣店,其實就是激活區域市場的那條“鯰魚”。對于大型商超來說,供應商的直接供貨,可以采購資金向利潤轉變的速度,從而幫助供應商更好地實現資金回籠,從而謀求更大發展。而大型超市中的店中店,可能是解決葡萄酒需要面向大眾做體驗式消費的最好辦法。大型超市的客流,遠高于專賣店;而現場可以通過品鑒等方式,吸引消費者關注,從而達到更好銷售的目的。
所以,供應商和廠家涉足終端建設不是新問題,但是其性質要發生轉變,向著銷售職能靠攏,這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葡萄酒市場活力不足的現象。
借力網絡平臺,要分清先與后
近日,筆者一位朋友來咨詢淘寶開店賣葡萄酒的問題。對此,筆者給他的建議是,由實體入電商易,由電商入實體難!要分清先與后的辯證關系。
作為蓬勃發展的電商平臺,承擔著一部分葡萄酒銷售的職能。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產品良莠不齊、價格奇低、產品質量無法保證、不能滿足葡萄酒體驗式消費的特點,是葡萄酒電商平臺普遍存在的問題。那么問題就來了,如果僅僅依靠電商,是很難維系葡萄酒運營的;但足作為一種新興的渠道模式,實體酒商不妨做一些嘗試,雖然可能銷量有限,但“有棗沒棗打一竿子”,又不會有太大損失,只要做好產品的渠道區隔就可以了。
葡萄酒借力網絡平臺的優劣勢同樣明顯。優勢是客流相對實體店來說更大,但是消費的忠誠度幾乎為零:價格很低,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但是產品質量卻無法保障;促銷方式更加多樣化,但很難做體驗式消費。所以,如果有實體店,借助網絡平臺提升銷量顯然更靠譜一些。湖北人人電商事業部總經理廖志煌認為,葡萄酒要做電商,一看電商平臺的價值和可信度;二看產品是否具有價格優勢;三看質量如何背書。只有同時滿足了這三個條件,才能更好地利用電商平臺實現葡萄酒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