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類獨立性是成就品類夢想戰略基石,沒有品類獨立性便不可能形成完整的清晰的品類戰略;品類創意性推廣考驗是企業對市場要素把握與掌控能力,考驗是企業對品類資源市場化轉化能力;品類渠道結構與商業模式則是口類企業對于未來企業發展戰略路徑選擇,對于培育品類冠軍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中國酒業多酒種格局已經初步形成。由于歷史與消費習慣因素,中國酒業各酒種發展仍然很不均衡,特別是過去黃金10年,白酒以絕對強勢姿態占據中國酒業主導性話語權;在一部分高端消費人群中,葡萄酒有一定市場影響力,但葡萄酒市場普及率仍然有待進一步提高;大眾消費領域,啤酒已經成為最重要的酒種,但啤酒結構性提升依然面臨挑戰;面對中國老年化浪潮,保健酒、藥酒等也存在很大市場,但保健酒市場規范性與標準化仍然需要進一步提高;從健康與時尚出發,相當多果酒與雞尾酒等細分品類逐步崛起,但果酒產品研發與口感穩定性仍然需要進一步提高;如何使得企業產品從一般性“差異化”走出獨特性“品類化”?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構建基于消費者價值觀的系統品類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酒業消費形態發生巨大變化,特別是移動互聯與文化開放程度逐步加深,中國酒業市場必將迎來一個消費者碎片化時代,宏觀消費環境變化將十分有利于多香型、多酒種成長,十分有利于培育更多超級品類,而中國酒業結構轉型也需要借力品類多元化杠桿,擴大消費者選擇空間,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認為,中國酒業迎來了一個超級品類時代,超級品類成就企業超級夢想。
首先,品類獨立性是成就超級品類的戰略基礎
所有將自身定位為獨特品類的酒水企業都需要審視自身“品類獨立性”的問題,品類獨立性包含技術獨立性、市場獨立性、消費價值獨立性以及結構獨立性,缺少四個要素層面獨立性,便很難形成獨具商業價值的品類戰略,品類獨立性推廣也將面臨巨大障礙。
其一,作為品類,必須具有可靠的技術支撐。目前來看,比較成熟的品類都具備比較成熟的技術支撐,如濃香型、清香型與醬香型白酒具有比較差異化的技術體系;如兼香型白酒也是口子窖與白云邊潛心數年技術研發的結果,目前也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獨立的技術體系;如葡萄酒,經過西方國家長達數百年研發,在技術上也非常成熟。但是,有一些小酒種在技術上仍然處于探索期,技術標準化與產品穩定性均存在一定問題。如細分酒種一一蜂蜜酒,在技術上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攻關的環節,產品規模化與穩定性也有待進一步提升;如一些動物性保健酒產品在技術上也存在障礙,導致產品質量穩定性存在質疑等。技術是品類獨立性根本性保證,缺少技術支撐,品類獨立性便無從談起。
其二,市場獨立性預判,是確保品類成功的關鍵。任何一個品類在推出之前一定需要考量市場的可能規模,考量這種品類市場的成長空間,沒有規模化市場支撐同樣難以成就超級品類。一般小眾香型白酒品類并不能按照超級品類方向進行打造,也需要酒水企業制定基于真正小眾意義上“小而美、小而強”的戰略,而不是盲目地進行規模化擴張。長期市場研究發現,有些品類市場容量與市場獨立性的存在問題,不具備成長為超級品類的可能性。
其三,消費者價值適應性原則,是開創大品類的重要條件之一。一般情況下,個品類產品滿足消費者一種價值需求往往是最好選擇,如果一個品類希望滿足多重消費需求,這種價值標準往往不具備成長為超級品類的消費基礎。研究發現,內蒙古奶酒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商榷的品類創新案例,消費者喝酒與喝奶價值需求完全相反,喝酒屬于情緒性需求,本身不一定健康;而喝奶則是營養性需求,主要是滿足消費者理性的健康需要;喝酒與喝奶在價值上很難統一,這樣的品類創新在市場適應性上很顯然存在問題,需要研究者關注價值適應性與市場需求性吻合。
其四,結構性價值符合品類擴張需要,形成真正意義上超級品類成長的市場基礎。酒水企業特別需要在結構上尋找品類價值與市場價值的切合點,并根據市場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價格。某企業圍繞一個果酒方向進行四種類別定價,第一是葡萄酒價格定位。感覺自己工藝比較靠近葡萄酒,希望切分葡萄酒市場份額,因此,開發了一款靠近高端進口葡萄酒的結構性產品;第二,感覺自己的產品在功能上很靠近保健酒,于是推出小容量包裝產品,圍繞勁酒價格體系進行推廣;第三,深挖品牌背后的歷史,發現該產品具備白酒類產品價值屬性,于是,按照白酒價格體系開發了一系列產品;第四,看到啤酒非常流行,基礎量非常大,于是推出類啤酒性果酒產品。可想而知,這種左右搖擺、結構失序的安排必然帶來營銷系統不知所措。
技術支撐、市場規模、消費價值與結構合理構成了超級品類的戰略基礎,沒有上述四個基礎,超級品類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其次,品類戰略市場化過程。
品類市場化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創造性工作,如果說技術基礎、市場預判、消費價值與合理結構是“品類戰略基石”,那么口感(酒體)培育(設計)、精準定位、創意推廣與傳播平臺則是“超級品類助推器”。
其一,超級品類必須高度重視酒體設計與口感培育。作為入口飲品,酒體設計與口感培育是市場推廣的第一步,也是品類產品市場化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工作:必須看到,中國消費者已經從過去被動接受型轉型為口感享受型,沒有好的口感,很難征服消費者。欲成為超級品類,必須研究該品類的口感適應性,確保消費者在第一時間能夠感受到產品的口感魅力。我們在對一些小眾香型白酒企業研究中發現,一些非常優秀的小眾白酒品牌不太注重消費者口感,導致市場推廣存在一定問題。如中國老八大名酒貴州董酒,其董香型白酒口感問題在北方市場面臨挑戰;同樣是小眾香型白酒品牌,中國四大名酒之一的陜西西鳳非常注重消費者口感,不斷改進產品口感適應性,使得鳳香型白酒越來越受到消費者追捧。
同樣是小眾香型中國名酒,董酒與西鳳在口感上的嘗試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市場表現,董酒始終難以做大市場蛋糕,越來越成為少數消費者的嗜好品,而西鳳則成為營收規模40億元以上深具影響力的中國名酒,其商業價值也得以極大地釋放。
其二,超級品類精準定位與創意性表現對于培育超級品類至關重要。快消品有很多精準定位與深具創意的品類成功案例,如娃哈哈營養快線,開創了果汁類乳飲料先河,成就了年營收超200億元的超級品類,最重要是娃哈哈對于品類定位與創意表現有十分精準的描述;如大家熟悉的加多寶,更是以定位就是表現方法實現了涼茶類飲品的崛起,成就了加多寶年營收超200億元的奇跡。
中國白酒行業也有很多品類定位與品類創意經典案例。四川郎酒是一家戰略上定位”一樹三花”的白酒巨頭,面對跨越醬香、兼香、濃香三大香型的現實,郎酒集團以“醬香典范”、“傳世醬香”、“兼香代表”等類別性定應將多香型、多產品戰略進行了非常好的區鬲,形成了多品類成長十分經典的案例:陜西西鳳更是將鳳香型品類植入到產品命名之中,形成了國典鳳香、鳳香經典、大鳳香等系列化產品,不僅傳承了鳳香型品類的特點,而且彰顯了鳳香型產品的市場價值。
目前,品類眾多的果酒類產品尤其需要重視品類定位與創意性表現,品類定位與創意表現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策略定位即創意表現,如涼茶策略定位是“去火”,其創意表現為怕上火,喝**”;白酒行業的“濃香鼻祖.瀘州老窖”等等都是將定位直接表現為傳播創意典范;第二種方式是消費情境,如“就是這個味,“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等等。果酒行業特別需要學習在品類定位與創意表現之間的有效轉化,成就超級品類戰略。
其三,創意推廣與傳播平臺也是決定品類戰略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性要素。一直以來,品類市場推廣比較重視媒體平臺傳播,缺乏落地推廣,隨著消費者日趨重視個性化體驗,未來品類市場推廣重心將逐步走向地面推廠。
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啟社區營銷為品類落地推廣創造了條件,越來越多的品類性產品將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低成本創意性推廣。行業熟悉的江小白酒幾乎沒有做大眾媒體廣告就風靡重慶與成都,最重要原因就是江小白酒充分運用自媒體平臺,通過密集的地面推廣實現了時尚類品類的突破。
目前,眾多小眾香型白酒與眾多新酒種都比較熱衷于招商,熱衷于迅速上量。我個人認為,小眾香型白酒企業與新酒種企業最重要的實際上是基于消費者的市場推廣,沒有消費者認同,任何招商活動都不可能取得實質性效果,特別是有一些類型的香型白酒與新酒種本身的技術獨立性與口感設計就存在問題,更加需要重視構建起基于消費者的推廣手段與營銷方法,千萬不要在未經消費者測試的基礎上盲目招商。
第三,品類戰略需要高度匹配的渠道設計與商業模式。
品類商業化是一個永久性話題,而渠道設計與商業模式構建則是成就品類冠軍的臨門一腳,品類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產品屬性與結構特點,構建起符合自身特點的渠道結構與商業模式。
實際上,不同企業打造自身品類冠軍中往往要選擇不同渠道模式,如加多寶選擇了深度分銷模式,通過對終端的塑造,形成席卷全國的紅色浪潮,成就了涼茶品類第一品牌;娃哈哈則憑借自身聯銷體模式成就了果汁類乳業飲料第一品牌一一營養快線;白酒行業相對比較復雜,深度分銷模式成就了湖北勁酒保健酒類第一品牌;而專賣店則成就了醬香鼻祖貴州茅臺市場輝煌。針對小眾香型白酒品類與保健、果酒類新酒種,我們提出渠道結構與商業模式新設想,供參考。
其一,價格帶30元以下品類性產品,深度分銷模式比較適合這種品類性產品市場成長。實際上,零售價30元以下小眾香型與多酒種更加具備快速消費品屬性,其渠道結構應該遵循普通消費品的特點,堅定不移地執行深度分銷渠道模式,渠道扁平化與終端直控性應該是重要方向。
其二,零售價50~200元價格帶品類性產品,分層代理制有利于該品類市場成長。客觀地說,酒水在該價格帶可以運用渠道模式較多,企業可以根據自身資源狀況進行渠道結構分層,形成有利于品類成長渠道體系。
其三,零售價200元以上的新品類渠道模式主要有兩個方向,第一種是傳統商圈營銷模式,品類擴散更多依靠口碑傳播;第二種則是創新性眾籌與定制,以價值導向形成品類快速成長的新態勢。
其四,運用互聯網工具,提升傳統渠道效率,開創新商業模式。目前,互聯網在新品類市場推廣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互聯網對于傳統渠道效率提升有重大作用,互聯網對于商業模式的重構作用更加巨大,通過互聯網形式的植入,將給品類成長增加強勁動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品類成長的關鍵性動力。其中,品類獨立性是成就品類。想的戰略基石,沒有品類獨立性便不可能形成完整的、清晰的品類戰略;品類創意性推廣考驗的是企業對市場要素的把握與掌控能力.考驗的是企業對品類資源市場化轉化的能力;品類渠道結構與商業模式則是品類企業對于未來企業發展戰略的路徑選擇,對于培育品類冠軍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中國酒業進入到品類制勝時代,我們期待企業能夠把握品類本質,真正締造自己獨立的品類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