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季報業績收官,食品飲料行業的三季報也亮相臺前,大眾品種增速持續放緩,而食品飲料行業高端品顯現復蘇,尤其是一線白酒又欲重拾升勢。繼去年四季度老白干酒(600559)混改方案出臺后,第二家白酒股五糧液混改方案也再次落地,這無疑重燃市場對白酒股國企改革預期的熱情。
白酒股業績表現亮眼
從三季度業績來看,食品飲料行業三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出現微增,分別同比增長2.52%、0.07%。在子板塊中,增速相對較快的細分子行業分別為食品綜合(收入增長8.37%,凈利潤增長42.11%)、葡萄酒(收入增長14.81%,凈利潤增長9.71%)、調味發酵品(收入增長8.21%,凈利潤增長9.02%)、白酒(收入增長2.88%,凈利潤增長3.27%),而軟飲料、啤酒、乳品、肉制品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軟飲料凈利潤下降了49.40%。總體來看,食品飲料行業高端品整體顯現復蘇,而大眾品增速同比出現回落,原因在于受成本下行、需求不振、競爭加劇影響下,費用率持續走高,侵蝕了相應的利潤。
一直受到市場關注的白酒股,其業績變化與其股價波動息息相關。三季度,白酒板塊業績改善明顯,高端酒出貨量超預期,因中秋備貨推動了三季度報表收入增速環比回升,消費升級、競爭趨緩推動利潤率回升。在市場銷售來看,一線白酒實際表現較好,高端酒出貨量超出預期;非一線白酒分化較大。行業依然表現出強者恒強,三線企業依舊在探底的格局。在業績同比增長中,貴州茅臺(600519)、洋河股份(002304)、古井貢酒(000596)、瀘州老窖(000568)、老白干酒增速較好;三線酒企*ST酒鬼(000799)、*ST水井(600779)在同比低基數上增幅較大;而金種子酒(600199)、沱牌舍得(600702)、伊力特(600197)等仍未觸底,延續下滑趨勢。但值得強調的是,白酒行業上市公司預收賬款大幅增加,這也說明產品銷路很好,甚至是供不應求。
從三季報數據來看,白酒行業預收賬款恢復得最好,其中貴州茅臺截至三季度末的預收賬款為56.06億元,與去年底相比大增279.73%。古井貢酒三季度末預收賬款期末余額為6.75億元,同比增長119%,且預收款余額創歷史新高。另外,洋河股份、沱牌舍得、伊力特等白酒企業預收款均出現大幅增加。
分析師認為,“白酒企業普遍實行‘先打款后發貨’,若預收賬款大幅增加,預示著經銷商對下階段銷售的看好,提前訂貨”。平安證券認為,白酒業連續三個季度回暖,可能表明企業對后續銷售持樂觀態度。展望四季度,隨著“雙十一”、元旦、新年春節等節日疊加因素影響,第四季度備貨時間窗口開啟,將提升白酒的銷量,預計白酒行業營收可維持5%~10%的增幅,消費重拾升級態勢、競爭格局趨緩將繼續帶動利潤率繼續回升。
龍頭白酒股重獲機構關注
數據顯示,基金三季度重倉食品飲料的比例約1.8%,環比二季度略有回升。其中,重倉白酒的比例持續回升至0.8%,但仍明顯低于歷史2.4%的平均水平。個股上,基金重倉白酒品種主要集中于一線白酒中,如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等,而二線龍頭老白干酒、*ST酒鬼也獲得一些基金的加倉。在倉位變化上,基本面最穩健、競爭優勢持續顯現的貴州茅臺、洋河股份和老白干酒,基金持倉比例是逐季增加的。
雖然從2014年四季度起,因市場風險偏好持續提升,食品飲料行業的伊利股份(600887)、貴州茅臺、雙匯發展(000895)等相繼跌出A股前十大重倉股行列,但隨著今年三季度市場風險偏好回落,伊利股份又重回A股前十大重倉股行列,貴州茅臺則重回前二十。
研究人士認為,在季節性和節假日因素,以及茅臺實際銷售持續超預期提振市場信心的影響下,四季度機構對白酒股的持倉有望繼續回升。一些基本面較好、有業績支撐的公司獲得市場資金青睞,如老白干酒、洋河股份等低估值、成長性較好的龍頭企業在機構增持下,有一定表現機會。
五糧液混改激活行業整體表現
停牌3個半月后,五糧液混改方案終于在10月30日亮相,這是繼去年四季度老白干酒混改方案出臺后,白酒行業第二家出臺混改方案的上市公司,該方案落地有望重燃市場對白酒股國企改革預期的熱情,甚至影響到整個食品飲料行業。
在具體上市公司來看,瀘州老窖與五糧液同為川酒龍頭,后續有望推進改革;古井貢酒凈利率相比較安徽其他白酒公司明顯偏低,安徽國企改革進度較快公司管理和營銷能力業內居前,激勵到位后業績改善的空間十分大;而主業調味品的中炬高新(600872)也受到前海人壽不斷增持,加上計劃中的定增比例,前海人壽共計持有中炬高新股權42.01%。在前海人壽入主后,公司已變身民營企業,后續如果能夠實現相應激勵,人員積極性調動、管理提升,公司將具有較大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