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家上市白酒企業2015年三季報已全部出爐,除沱牌舍得、迎駕貢酒、金種子酒、青青稞酒、今世緣之外,其他酒企營收均獲得增長。其中,洋河股份、古井貢酒、老白干酒業績增幅明顯。業內人士分析,成熟的拳頭單品在酒業低迷之際較易細分突圍,助推酒企業績增長。
酒業產品價格細分
貴州茅臺、瀘州老窖、洋河股份、古井貢酒、老白干酒、口子窖、順鑫農業、酒鬼酒、水井坊、皇臺酒業實現了業績凈利雙增長,其中,洋河股份、古井貢酒、老白干酒三家業績增幅明顯,分別為11.02%、13.77%、22.78%。
值得關注的是,業績表現突出的品牌均擁有暢銷款,也就是白酒行業稱的拳頭單品。比如茅臺的飛天茅臺、洋河的海之藍、古井貢酒的年份原漿。
對此,白酒營銷專家晉育峰表示,酒業產品價格帶進一步細分,若酒企擁有在某一價格帶的強勢單品,在酒業低迷之際較易細分突圍,使酒企業績重新獲得增長或保持增長趨勢。
川酒業績壓力尚未緩解
上市四家川酒企業表現均不盡如人意,其中沱牌舍得營收下降20.69%。五糧液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1.31 億元,同比微增0.42%,但凈利潤同比下降2.22%。瀘州老窖前三季度營收共50.14億元,同比增長5.31%,凈利潤同比增長6.09%。水井坊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1891.07萬元,同比增長122.42%,凈利潤為7079.76萬元。
然而,有業內人士指出,水井坊扭虧為盈并非是主營業務的增長,而是由于長期業績虧損基數較低;與此同時剝離了長期占用資金的項目。因此水井坊的銷售業績實質上并沒取得明顯增長。
業內人士指出,白酒行業近年呈現“L”形發展,在經歷深度調整期后,還將長期在低谷徘徊。川酒作為國內主要的原酒生產基地,業績壓力仍將持續存在。
白酒行業步入新常態
數據顯示,國內約1.8萬家白酒企業,近8000億元市場份額,18家上市酒企的比重很小。蔡學飛表示,白酒企業業績增長并不一定是來自銷售額的實際增長,有一部分是新業務拓展,即來自收購或并購的資本收益。可以明確的是,中國酒企的資本整合速度正在加快,大量資本向名優酒企集中。
晉育峰也指出,隨著高端難以持續、低端費用高企,惟一的結局就是利潤大幅度下滑、現金流更為緊張,這一狀態在2015年之后將更嚴峻,競爭強度加大,生存環境更加嚴竣,這是白酒行業的新常態。與此同時,資本將主導下一個周期的產業整合,并改寫行業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