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進口酒發展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以前保持的直線增長逐漸被波形增長所替代。客觀來說,進口酒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增長,任何產業發展到定階段,都會出現波形增長。但有一個問題在這時候表現得就比較突出了,那就是市場應激性反應和行業統計數字的滯后性,二者之間的“時差”就是從銷售終端到供貨源頭的產業鏈反映時間,這種應激性將會在進口酒波形發展中,更加關鍵!做進口酒,必須要認清這現狀,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恢復正增長,進口酒重新上路
2013年,中國的葡萄酒進口量價齊跌,這是自2005年以采的第一次。而2014年,進口量雖有小幅增長,但進口額仍然是負增長狀態。進口酒自此結束了直線上升的發展狀態,進入到一種波形發展的態勢。
2015年上半年,我國瓶裝進口葡萄酒總量為142,762,210升,同比上漲7.65%;進口總額為655,334,297美元,同比上漲2.16%,瓶裝葡萄酒進口總量和總額從微幅上漲恢復了正增長狀態。
而在前兩年突飛猛進的起泡酒進口則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了波動。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進口起泡酒思量為4,857,009升,同比下降14.09%;進口總額為24,595.860美元,同比下降33.58%;均價為5.06美元/升,同比下降22.75%。起泡酒進口呈現出了下跌態勢。
事實上,在我們WTC巡展過程中,現場詢問經銷商這個數據的時候,他們都表現出了一定程度的驚詫,起泡酒在終端市場和渠道中一直表現不錯,怎么會出現下跌呢?
杭州海鈺進出口商貿公司劉琴總經理說,今年他們的起泡酒進口業務的確出現了小幅下滑,而這種情況應該是因為前幾年起泡酒進口高速增長,市場基本飽和的一種反應。雖然進口量和進口額下降了,但這并不表示銷售終端狀況不好。這種情況,應該是產業發展中供銷鏈條之間的一種延遲反應。
在整個進口酒產業恢復正增長的時候,起泡酒的下跌顯得分外不和諧。是什么造成了這種情況呢?答案就是產業發展進入到波形增長之后,進口酒應激性市場的一種反應!
應激性市場,這就是進口酒面臨的生存現狀!
從2005年開始,進口酒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年均增幅超過50%,到了2011年,這種增長也達到了一個頂峰。接下來的2013年,葡萄酒進口量價齊跌,人們似乎都在驚嘆難道進口酒發展就到此為止了嗎?!很快,2014年進口酒止住頹勢,雖然進口額微降,但進口量有所上升,大致追平了2012年的進口數字。而今年上半年,來自海關的統計顯示,進口酒仍然表現出較強后勁,保持正增長將會是整個年度的發展特征。
你會不會在這些紛繁的數字中迷失呢?有很大可能。其實,進口酒的發展我們可以借用一個生物學的概念,那就是“應激性”!
相對于其他酒種采說,進口酒的產業鏈很長,從給國外酒莊下單到三個月的海上運輸,再到中國運營商倉庫,然后分銷或者直供終端,最后實現終端購買將產品兌換成貨幣,整個鏈條非常繁雜,從“生產”到“消費”的周期很長,因此從供銷關系上來看,就相對慢一些。
比如2013年進口酒量價齊跌的原因,是從2010年開始中國酒商就開始強制推行渠道壓貨,進來中國的酒并沒有消化掉,而是壓在酒商和終端手里。也就是說國際采購量已經大于市場消費的增量,而這種矛盾在2013年集中爆發出采,這就是一種對市場的應激性反應。
而2014年進口酒“解套”,其實也不是說當年發生的情況,而是從2012年底酒商就已經意識到了壓貨風險,主動降低訂單甚至不再下單,開始消化庫存。到了2014年,很多渠道壓貨已經通過拋售、促銷、低價等手段清理出去,酒商下一輪采購已經開始,只不過這次采購相對更加謹慎小心,而這也是推動2014年進口酒回暖的重要原因,這同樣是一種應激性反應。
其實,應激性反應是進口酒供銷兩段由于戰線過長,導致的國際采購落后于市場選擇的一種體現,認識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我們真正掌握進口酒中國市場的動向,從而做出提前反應。
波形發展中的應激性反應,進口酒必須客觀認知
2013年是個轉折點,行業發展一改之前的直線增長,開始出現起伏。今年上半年的進口酒數據再次印證了這一觀點。如果說波形發展是行業的整體走勢,那么,把握市場的應激性反應,做到“料敵機先”,就是進口酒所必須客觀認知并且勇敢面對的。
套用進口酒商都熟悉的一句話,在2013年之前,他們要做的就是“囤貨、囤貨、再囤貨”,消費增長就能幫助他們消化部分庫存,再加上營銷上面的努力,這些庫存似乎不是問題;而在2013年之后,這句話就成了“謹慎、謹慎、再謹慎”,這并不表示酒商對進口酒沒有信心,而是他們吃到了苦頭,變得更加嚴謹,希望在行業波形發展過程中,能夠站到“波峰”!
事實上,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進口酒恢復正增長,眼經銷商消化掉庫存之后的反彈有關,而這種市場行為,反映到運營商那里影響到他們下單的數量,而下單數量最終決定著進口量和進口額。因此,可以說,市場反映要通過整個銷售鏈條反溯到上游,至少已經是半年之后了!這種延時,其實就是應激性的最直接體現。
從進口酒商的角度來看,他們面對的銷售區域和終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說,行業的高增長表現在成熟市場,并不那么明顯;而即使行業出現了負增長,在二線市場增長卻依然強勁。這就要求進口酒商必須要有個預判!在這種波形發展中,根據市場的應激性反應,在行業整體統計數字出來之前,做出應對,比如是大量囤貨還是減少庫存,比如是引入新品類還是堅持老產品……只有對進口酒市場的應激性有了客觀準確的認識,才能保持企業的競爭力,保證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