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數行業在年中都會有銷售的旺季與淡季,葡萄酒也不例外。然而,淡季并不是無事可做,反而應該忙碌起來,因為要想在旺季有所收獲,淡季期間也要付出相應的努力。那么,如何抓住淡季這個時期進行有效的市場運作,企業如何修煉內功提升競爭力呢?
對外:緊抓客戶資源,維系利益紐帶
我們都知道,現在正值炎熱的夏季,葡萄酒銷售處在一個較為平淡的時期,有的酒商因為無事可做而感到焦慮,有的酒商知道要利用淡季抓市場但卻無從下手,淡季真的就要這樣虛度嗎?在各位看來,淡季在全年葡萄酒銷售中扮演著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淡季做好充分的準備,旺季才能有銷量上的增長。在淡季,廠家、經銷商不會因為頻繁的配貨感到勞累,大家有了更多的時間了解并管理市場,同時應加強企業內部的管理。
淡季并非無事可做,反而是營銷工作最忙的時候。我們應該利用這一段時間做好未來一年的規劃。誰能在銷售淡季積蓄力量,抓住機遇,誰就能在即將來臨的旺季競爭中游刃有余,搶得先機。
淡季在全年的銷售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時期。那么,酒商在淡季應該做些什么呢?
淡季是做好三項工作的好時機。首先,推出新產品的好時機。在淡季,整個市場缺乏活力,因而新產品往往能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如果能推出彌補淡季市場空白的新產品則可能給企業帶來新的商機。但是新產品一定是在企業對市場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的基礎下推向市場的。比如中糧君頂,在今年夏天主推旗下中低端價位的產品,這也恰恰迎合了大眾消費市場的需要;其次,鞏固經銷商感情的好時機。旺季期間,酒商都忙于銷售,沒有時間了解客戶的情況,因而酒商要利用好相對空閑的一段時間與客戶多溝通,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最后,培育消費者的好時機。大多數消費者對葡萄酒的品牌認知度遠沒有白酒那么高,因而,要讓他們成為你的忠實消費者,就要讓他們對產品形成口感依賴,加深對品牌的印象。
旺季抓“量”,淡季就要抓“質”。所謂抓“質”就是要提升客戶的忠誠度,至少在旺季來臨時不會選擇其他產品。任何企業作為市場產業鏈條中的環,都會有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對其的管理與維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進口商和廠家,就要把握一級代理商,對他們進行指導和培訓,同時對二級經銷商予以監管、控制和指導。同時,在原有網絡結構基礎上優化整合部分代理市場。
代理商是企業產品的第一消費者,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滿意度是維持產品營銷通路流暢的關鍵,而維持廠商的關系,除了利益分配,還要注重感情培養。因此,趁淡季時加強對合作伙伴的客情維護,對于旺季無顧慮地銷售是非常重要的。除了針對代理商的客情維護,也要重視二批商和消費者。
對內:強化品牌概念,提升企業競爭力
那么對于企業內部,是不是也應該把握住這一機會進行規劃與調整呢?
其實除了推出新品,淡季也是廠家品牌戰略調整、產品結構優化配置、開拓潛在市場、苦練內功的關鍵時刻。從某種意義上講,誰能有效地利用市場淡季調整品牌戰咯,優化產品結構,誰就能在即將來臨的市場旺季把握先機,占據主動。品牌是葡萄酒企業決勝市場的“利器”,市場淡季應該成為廠家的品牌推廣旺季。
在未來,葡萄酒行業一定是以品牌制勝,所以打造自身品牌是全年都需要做的事。在品牌推廣方面,我們可以選擇重點市場進行深耕。
淡季是對員工進行深度管理和培訓的好時機。一些企業一到淡季就裁員,以減少開支,待到旺季時再大量招募員工,這樣表面看來是節約了人力成本,但實際上卻使企業始終處于不穩定的狀態。這樣的企業容易產生兩方面問題:一是由于人員流動性大,員工缺乏安全感,這樣的心態很難使其全心投入工作,導致員工歸屬感不強;二是由于在同一工作崗位的時間較短,新管理者或其他員工需要適應公司文化與經營模式等,導致員工專業技能不穩定。在旺季時,我們把心思都用在了市場營銷工作上,無暇顧及其他,因而要抓住淡季對員工進行技能培訓并提高他們的凝聚力。如果能提升員工的綜合能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自然會得到提升。
淡季將終結于葡萄酒消費的普及
葡萄酒的淡旺季之分沒有白酒那么明顯,一方面葡萄酒的消費基數沒有白酒那么大;另一方面隨著人們對葡萄酒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日常消費也在增多,作為葡萄酒進口商,希望銷售過程的完成不是一批商收貨,也不是消費者購買,而是消費者真正喝掉這一瓶葡萄酒。如果我們對銷售環節的把握能夠做到這一點,葡萄酒市場就不會存在淡季的煩惱了。
葡萄酒文化的推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消費者能接受更多的葡萄酒文化,就有可能把葡萄酒當作日常飲料來看待,這樣,淡旺季也就不復存在了。
我們不要把銷售情況的好壞過度歸因于大環境的變化,而是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如果產品的品質過硬的話,即使是在淡季,也能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上一篇:白酒廠商如何將節日銷售變節日推廣
下一篇:脫離大商,國產酒企應該何去何從